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修辞学第四章

英语修辞学第四章

英语修辞学第四章

英语修辞学第四章

专八修辞学

专八考来考去就这些东西,背就行了。 1. A Tale of Two Cities was written by Charles Dickens. 2. Phonology: The study of speech sounds in language or a language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distribution and patterning and to tacit rules governing pronunciation. 音位学; 在语言或一门语言中,对有关其分类和模式以及为大家所默认的发音规则的研究音韵学, 音系学 3. Syntax: The study of the rules whereby words or other elements of sentence structure are combined to form grammatical sentences. 句法,研究词或其它句子成分如何联合起来形成合乎语法的句子规则的学科 4. Semantics: The study or science of meaning in language forms.语义学,以语言形式表示意思的研究或科学 5. acronym : 首字母组合词,首字母缩略词,比如,NATO, UNESCO, BASIC,它们可以连拼,但VOA是Initialism。 6. Metonymy: 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one word or phrase is substituted for another with which it is closely associated, as in the use of Washingt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or of the sword for military power. 换喻或转喻,一种,一个词或词组被另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的修辞方法,如用华盛顿代替美==或用剑代替军事力量,对面来了三个“红领巾”也是,以红领巾指代少先队员。 7. Simile: 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two essentially unlike things are compared, often in a phrase introduced by like or as, as in How like the winter hath my absence been or So are you to my thoughts as food to life (Shakespeare).明喻, 一种修辞手法,把两种基本不相像的东西进行比较,通常在由like或as引导的短语中,如“我的离开好象是冬天来临”或“你对我的思想就象食物对于生命一样重要”(莎士比亚) 8. Metaphor: 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that ordinarily designates one thing is used to designate another, thus making an implicit comparison, as in a sea of troubles or All the world's a stage(Shakespeare) 隐喻一种语言表达手法,通常用指某物的词或词组来指代他物,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如“忧愁之海”或“整个世界一台戏”(莎士比亚) the ship of desert 沙漠之舟 9. Oxymoron: A rhetorical figure in which incongruous or contradictory terms are combined, as in a deafening silence and a mournful optimist. 矛盾修饰法, 一种把互相矛盾或不调和的词合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如在震耳欲聋的沉默和悲伤的乐观cruel kindness 10. The affection name given to the clock tower of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Westminster is Big Ben. 11. John Milton the poet wrote of Adam and Eve’s expulsion from the Garden of Eden in Paradise Lost. Paradise Regained was also written by him. 12. Sonnet: A 14-line verse form usually having one of several conventional rhyme schemes. 十四行诗体, 一种由十四行组成的诗歌形式,通常有一种传统的押韵形式, 莎士比亚用过此诗体。 13. Slang: A kind of language occurring chiefly in casual and playful speech, made up typically of short-lived coinages and figures of speech that are deliberately used in place of standard terms for added raciness, humor, irreverence, or other effect. 俚语主要出现在非正式的、游戏性的话语中的一种语言,基本由存在时间很短的派生词和修辞构成,它们被故意地用来取代标准的词语以达到生动、幽默、无礼或其它效果 14. Catch Phrase: A phrase in wide or popular use, especially one serving as a slogan for a group

语用学与修辞学讲义

语用学与修辞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语用学与修辞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语用学 Pragmatics这一术语由美国哲学家C.Morris在《符号学理论基础》(1938)一书中首次提出。如果以1977年在荷兰创刊的《语用学杂志》为标志,则语用学作为一们独立的学科迄今不过30多年的历史。 1、定义:Charles W.Morris在其《符号理论基础》中提出: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研究“符号与有生命的方面,即研究符号作用下出现的所有心理、生理和社会现象”。 列文森(Levinson S.C.,1983:转引自何兆熊,1989:8-9)有关语用学的几个定义: (1)“语用学是对在一种语言的结构中被语法化后被编码的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2)“语用学是对所有那些未能纳入语义理论的意义侧面研究”; (3)“语用学是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对于说明语言理解来说是十分根本的那些关系的研究”; (4)“语用学是对语言使用者把句子和使这些句子得以合适的语境相匹配的能力的研究”; (5)“语用学是对指示(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含义、前提、言语行为以及话语结构各个侧面的研究。” (6)“语用学多要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语句的能力。”(英·列文森 S。C。Levinson,Pragmatics,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3 P。24。 再来看看其他学者对语用学的定义(何兆熊,1989:10-11): (1)“语用学是对语言行为以及实施这些行为的语境所作的研究(Stalnaker,1972)”; “语用学是一种旨在描述说话人如何使用一种语言的句子达致成功交际的理(2) 论(Kempson,1975)”; (3)“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交际进行的研究(Akmajian,1979)”; (4)“语用学可以有效地定义为对话语如何在情景中取得意义的研究。”(英·利奇G。N。Leech,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gman,1983。P。X。 何自然:“语用学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语用学概论》第1页 金定元:“语用学就是研究语境的科学。”(《语用学——研究语境的科学》载《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第1期。) 周礼全:“语用学是符号学的重要部分……它研究:在一个语境中,说话者如何应用话语准确地表达和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给听话者,从而达到自己的意图;它也研究:在一个语境中,听话者如何准确地了解说话者通过话语所表达和传达的思想

英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 教师姓名职称办公室电话电子信箱徐桦副教授 本教师教授过的本科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写作、英语语言风格、英语修辞学、英语词汇学等。所教授的英语写作获得2014年度学院“精彩课堂”奖;所教授的英语写作、英语词汇学、英语修辞学等课程获得学生评教高分。 本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论和英语写作教学。参加编写过多种英语词典、英语专业课本、和英语教辅书籍,其中参与编写的《英语语言学与教学丛书·写作教程系列》获2008年度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撰写和发表重要专业论文十余篇。担任2006-2008年度上海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级英语写作”项目以及2009-2011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英语写作基础”系列课程项目负责人。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英语修辞学 课程名称(英文):English Rhetoric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 □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 课程代码: 周学时:2总学时:32 *2 学分: 4 先修课程:英语写作,英语语法 授课对象:英语(师范)专业本科三年级(5+6学期)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向具备英语写作基础的学生介绍现代英语修辞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主要修辞手段的运用;教学内容涉及词法、句法和段篇的修

辞特色、组织安排及表达手段。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较深层次的表达特点和规律,辨别英汉修辞技巧的异同,能够利用修辞知识分析英语读物,提高欣赏水平和语言修养,并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段,提高语言交际效果。 本课程对于高年级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领域及环节,它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身,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帮助。 四、课程目标 英语修辞学的教学内容涉及词法、句法和段篇的修辞特色、组织安排及表达手段;通过修辞中的美学和非美学两套标准,系统传授英语修辞学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技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较深层次的表达特点和规律,辨别英汉文化及修辞技巧的异同,能够利用修辞知识分析英语读物,提高欣赏水平和语言修养,并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段,提高笔头及口头的语言表达效果。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目的、场景、对象,使用相应风格的英语交际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英语语言有效表达的学术素养。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 本课程内容分三个大方面,第一方面为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英语修辞活动的层次;第二方面为不同句法的修辞特色,短篇组织安排,文章写作和修改;第三方面为一些专题研究内容以及常用修辞格。

英语修辞学(定)

《英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学分 2 ,总学时36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深化课程之一,系统介绍英语修辞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介绍修辞的基本概念、语言各个层面的修辞规律及修辞手法,帮助学生从语言角度对使用英语过程中所接触的修辞现象进行归纳整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进一步使用英语的能力。 二、课程讲授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导论2学时 1. 了解英语中“rhetoric”的意义 2. 掌握现代修辞学的定义,了解其研究对象 (二)影响修辞活动的要素2学时 1. 掌握信息与使用场合、与受话者之间的关系 2. 理解语气如何反映其间的关系 (三)词汇的修辞4学时 1. 了解英语选字遣词的修辞规律,包括词汇的恰当性、精确性和选用简洁的表达方式 2. 掌握其应用 (四)句子的修辞4学时 1. 了解英语连词组句的修辞规律,包括句子的清晰性、统一性、连贯性、强调性和多样性 2. 掌握其应用 (五)段落的修辞4学时 1. 了解英语段落构成的修辞规律,包括段落的统一性、连贯性和段落的展开 2. 掌握其应用 (六)语篇的修辞4学时 1. 了解英语语篇构成的修辞规律,包括语篇的目的、内容、统一性、连贯性和强调性 2. 掌握其应用 (七)语体2学时 1. 了解各种语体的特点,包括日常交际语体、新闻语体、广告语体、科技语体、文学语体 2. 掌握其应用 (八)修辞手段4学时 1. 了解修辞布局和辞格的规律,包括词的修辞布局和结构的修辞布局以及辞格 2. 掌握其应用 三、课程实践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 课程实践形式:课程论文课程实践学时:10学时(第11 周到第15 周) (一)课程论文的目的与任务 1.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论文写作、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2.任务 根据任课教师每一讲所给思考题拟定课程论文题目并撰写成文。 (二)课程论文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论文的撰写主要是检验学生所学语言学知识水平,重视和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专业思维能力,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举措。 1.选题要求: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题目难度应适合

【免费下载】英语修辞学第八章

English Rhetoric By Ma Jishan Chapter Eight Syntactic Figures of Speech(I) Page 2 8.1 Repetition重复 8.1.1 Immediate repetition直接重复 8.1.2 Intermittent repetition间歇重复 8.2 Anaphora首语重复 8.3 Epiphora尾语重复 8.4 Simploce双重重复 8.5 Anadiplosis联珠法 8.6 Parallelism排比 8.7 Antithesis对偶;对照 Contents of This Chapter Page 3 8.1 Repetition Repetition v.s. Redundancy Redundancy is a kind of faulty wording, which results from ideological confusion. Repetition is a powerful rhetorical device which creates good rhythm and parallelism to make the language musical, emphatic, attractive and memorable. E.g. Now I was shocked not only by the disclosure but I was equally shocked by the fact that my fellow seminar participants were not shocked. She saw there an object. That object was the gallows. She was afraid of the gallows. Page 4 A powerful rhetorical device which creates good rhythm and parallelism to make the language musical, emphatic, attractive and memorable. E.g.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Proverb)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Page 5 (2) Purposes: Knit the ideas together Emphasize an idea Generate emotional force O Captain! My Captain! Rise up and hear the bells; Rise up-for you the flag is flung-for you the bugle trills, For you bouquets and ribbon'd wreaths-for you the shores crowding, For you they call,the swaying mass,their eager faces turing ; 啊,船长!我的船长!起来听听这钟声, 起来吧--旌旗在为你招展--号角在为你欢鸣,

英语修辞学教案

English Rhetoric 英语修辞学 I. Connotation of Rhetoric:rhetoric的含义 1. Rhetoric may be used as an ordinary(普通用词)word and a technical term(专业术语). 1) As an ordinary word, rhetoric in a derogatory sense means “skilful argumentation”(巧辩)and “empty or exaggerated eloquence”(虚夸的话). e.g. the exaggerated rhetoric of presidential campaigns(总统竞选期间唱 的高调);the empty rhetoric of the politicians(政客们的花言巧语); flowery rhetoric(华丽的辞藻) Rhetoric also means (1) “language designed to have a persuasive or impressive effect on its audience”(言语,辞令), e.g. employ stirring rhetoric; soothing rhetoric; glowing rhetoric (2) “a rtistic language”(艺术语言), e.g. the rhetoric of fiction(小说的艺术语言); the rhetoric of film(电影语言); body rhetoric(肢体语言) 2) As a technical term, rhetoric has several senses. In America, the writing course or the writing textbook is entitled “rhetoric”. Apart from the above senses, rhetoric also has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senses: (1) Speaking rhetoric(演讲修辞): the art of speaking (2) Compositional rhetoric(写作修辞): the art of writing (3) Stylistic rhetoric(风格修辞,文体修辞): the style of writing 2. Rhetoric may also be sub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英语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说服方式知识讲解

英语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说服方式

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说服方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演讲就是对听众的一种说服,让听众形成某种判断,认同、赞成并采纳自己所持的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因而修辞学的目标就是研究如何能够达到最大的劝说效果。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第一卷第2章和第二卷18至26章中就如何取得说服的成功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演说取得成功有两种手段,一类是不属于技术范围的或“非人工的”手段(inarti ficial proofs) ,如证据、证人、法律条文等这些已经存在无须演说者提供只需要恰当地加以利用即可的条件,另一类是属于技术范围的或“人工的”手段( artificial proofs) ,即需要演讲者凭借修辞方法达成的说服论证。亚里士 多德提出了属于技术范围的三种基本说服方式——人品诉求(et hos)、情感诉求(pathos)和理性诉求(logos)。 人品诉求是指修辞者的道德品质、人格威信,亚里士多德称人品诉求是“最有效的说服手段”,所以演讲者必须具备聪慧、美德、善意等能够使听众觉得可信的品质,因为“人格对于说服几乎可以说是起支配作用的因素”(Kenn edy 1991: 38) 。“当演说者的话令人相信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亚里士多德 1991:29)。一位成功的演说家在演讲中“除了设法使受众成员进入最有利于说服工作获得成功的感情状态以及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之外,还必须展示出一种能赢得他们尊重和信赖,对他们具有感召力的人格,并利用这一人格所具有的威信来影响他们的决定”(刘亚猛 2004:165) 。人品诉求不仅仅是演讲者与听众建立可信性的桥梁,同时也是对雅典人所认为的可信人群品质的研究。 情感诉求是指通过对听众心理的了解来诉诸他们的感情,用言辞去打动听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动之以情”。它是通过调动听众情感以产生说服的效力,或者说是一种“情绪论证”(pathetic proofs) ,主要依靠使听众处于某种心情而产生。演讲者通过带有倾向性或暗示性的语句向听众施加某种信仰和情感来激起感情并最终促使他们产生行动,可以说,“对情感诉求的研究是一

英语文学教学大纲

《英语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分] 2 [总学时]32 学时。其中理论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 [适用对象]商务英语专业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翻译英语,中国文化 后续课程:英语修辞学,公共演讲 (二)课程介绍 英美文学史是全日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解、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英美文学史上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家的创作倾向、思想方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以及对本国文学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影响等等。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一些名家的代表作品的思想意义、文学价值、写作手法、语言技巧等,为学生的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英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英美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全貌有个大概的了解: 了解各个发展时期的文学特色及作家、作品,并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国、美国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努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和方法,努力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英美文学原著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情感的理解,提高他们对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四)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 交际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教学法,习题讲解法 [教学手段] 教师借助幻灯片、讲义和视听材料等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有关理论、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等,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和领会教学内容。在每个单元结束之后,教师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学过的书本知识进行讨论,邀请部分学生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体会和观点介绍给课堂上的其他同学,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们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五)学时分配表 章/节/单元内容总学时讲授实践其它第一章早期和中世纪英国文学 2 2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代 2 2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王朝复辟时代 2 2 第四章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 2 2 第五章英国的浪漫主义 5 5 第六章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文学 5 5 第七章20世纪的英国文学 2 2 第八章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学 1 1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How do you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答:Linguistics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data, 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some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structure.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nature and rules of the underlying language system, the linguists has to collect and observe language facts first, which are found to display some similarities, and generalizations are made about them; then he formulates some hypotheses about the language structure. The hypotheses thus formed have to be checked repeatedly against the observed facts to fully prove their validity. In linguistics, as in any other discipline, data and theory stand in a dialectical complementation, that is, a theory without the support of data can hardly claim validity, and data without being explained by some theory remain a muddled mass of things. 2. What are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of them study? 答: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are: (1) phonetics: it studies the sounds used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2) phonology: it studies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3) morphology: it studies the way in which linguistic symbols representing sounds are arranged and combined to form words; (4) syntax: it studies the rules which govern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grammatically permissible sentences in languages;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总72学时;4学时/周 学分: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院(系):英语外事管理系 开课学期:三年级第1学期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高级英语》课程系英语本科专业学科基础课,适用于已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并进入高年级的专业学生。该教材课文的编写全部出自英美等国的多种刊物和杂志,有时代感,有较高的修辞及写作水平,有较高雅的语言内涵,有现代科学、技术、人文等信息的渗透,教材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物理学、化学、电子学、气象学等多种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相关信息。 在本科三年级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1)总结并重新认识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一、二年级精读、泛读课中所学过的语言材料。(2)为高年级的其他理论课积累丰富的素材。(3)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及认知领域、更广泛地接触多学科、多门类的非语言类的知识领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4)扩大词汇量,以期达到《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中所规定掌握的词汇。(5)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习英语修辞学,强化学生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的审美意识。(6)传授英语四种基本文体的写作理论与基本构架,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为今后的外语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知识范围,应该系统地掌握英语修辞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使学生的语言实践不仅正确,更要具有一定的“美感”。应该掌握英语学作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要求,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过程更加条理化,篇章化,写作实践更加逻辑。因此高级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是基础阅读课(精读、泛读)的延伸,又为专业理论课(语言学、词汇学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学生在学习高级英语课程时,应改变从前的阅读课的学习方法,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词汇、语法上,更要注意文章的整体架构,句与句,段与段间的逻辑联系,注意词汇及分句的选择及从中所反映出的修辞手法。注意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概念,并注意分析与判断文章中新概念的价值。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1)应能理解并用较规范及正确的英语解释课文内容所涉及的绝大多数生词。(2)应运用正确及地道的英语去解释课文中所有的难句及生癖句型,(3)应能运用课上所学到的修辞学基本内容,在相关修辞学书籍的指导下,掌握更多的修辞格的概念,定义及典型例句,以扩充该学科的知识范围,并在日后的阅读过程中,能对文句中的修辞格产生足够的意识与判断力。(4)应能运用课上所学到的四种基本文体的理论知识去欣赏性的阅读具有一定难度,一定词汇量,一定水平的文章,并能通过实践写出较有水平的文章。(4)应该学会有关自然与社会科学方面的基本词汇及术语,(5)应该了解内容相衔接的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如历史、地理、文化、物理学、电子学等知识,(6)应学会

英语修辞学

《英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 执笔人: 张若兰 一.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中文名称:英语修辞学 2. 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Rhetoric 3. 课程类别:任选 4. 适应专业:英语(师范类)本科 5. 总学时:36 6. 总学分:2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英语修辞学》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任意选修课。该课程通过系统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英语修辞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从而达到写作时语言更加贴切,意义更加清晰,表达更加生动;阅读时更加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体风格和写作技巧,从本质上了解英语,掌握英语,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和语言修养。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Chapter One:Syntactic Devices (句法辞格) (6课时) 本章内容包括: 1.长句和短句(Long and short sentences); 2.简单句(The simple sentence); 3.复合句(The compound sentence); 4.分枝句(Branching sentences); 5.主动和被动句(The active and the passive voiced sentences); 6.平衡句(Syntactic schemes of balance)----排比句(parallelism);对偶句(antithesis);逆转反复句(chiasmus); 7.倒装句(Syntactic scheme of inversion)----省略句(ellipsis);局部省略句(fragmentary elliptical sentence);连词省略/散珠(asyndeton);跳脱(aposiopesis); 8.添加句(Syntactic scheme of addition or insertion)----连词叠用(polysyndeton);修正法/换语(epanorthosis);注释法(exegesis);扩充法(exergasia) ;并列法(apposition) ;插入法(parenthesis); 9.反复句(Syntactic scheme of repetition)---二项式(binomials);三项式(trinomials);多项式(catalogues);首语重复(syntactic anaphora);尾语重复(syntactic epiphorea);首尾语重复(syntactic framing); 10.层进与突降(Syntactic scheme of climax and anticlimax)----(climax);(anticlimax or bathos) 11.修辞问句(Rhetoric question); 12.顿呼(Apostrophe)。 重点:掌握各种句法辞格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平衡句、倒装句、添加句三类句子的理解。 Chapter Two:Lexical Devices (词法辞格)(8课时) 本章包括两部分:词汇选择和词的反复。 1.词汇选择(Lexical options):长词或短词(short words or long words);普通词或学究词(common words or learned words);正规、非正规或口语词(formal, informal or colloquial

英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2013版

《英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32502506 2.课程名称:英语修辞学 3.英文名称:English Rhetoric 4. 课程简介: 《英语修辞学》是为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适用于英语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和应用翻译方向,于第五学期开设,主要讲授英语修辞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以及各类英语文体的语言风格特征,旨在引导学习者全面认识英语的语体特征、文体风格及其修辞要求和技巧,从本质上了解英语语体,掌握各类文体的修辞手段和语言特点,熟悉各种修辞手法,各类英语的功能,掌握语言使用中的“常规”和变异及其在各种文体中所表现出的规律,提高语言使用中的修辞与文体意识,使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文学批评和对各类文体的分析和鉴赏水平。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较系统地了解英语修辞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提高语言表现力的重要作用认识,增强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提高恰当运用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学会从修辞的观点出发,从英语语言现象入手,对其涵进行分析,初步掌握对各类文体的语言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掌握各种主要的修辞手段,提高实践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理解与欣赏英语文体的能力。 2.与相关课程衔接: 先修课程:《英语国家概况》、《基础英语》、《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国文学》等专业必修课,以及《英语词汇学》、《西方文化入门》等选修课。 并修课程:《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 后续课程:《美国文学》、《学术论文写作》等必修课,《笔译1》、《笔译2》、《口译1》、《口译2》、《实用文体翻译》等专业方向课程,以及《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翻译》、《经贸口译》、《会展口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选修课程。 3.学时:本课程周学时为2,共开16周,讲授学时32,总学时32,共计2学分。 4.开课学期:本课程于第五学期开设 5.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讲授与分析讨论相结合。本课程将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课堂上教师致力于讲清楚基

英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英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142011 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Rhetoric 课程总学时: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英语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英语修辞学》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通过系统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英语修辞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从而达到写作时语言更加贴切,意义更加清晰,表达更加生动;阅读时更加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体风格和写作技巧,从本质上了解英语,掌握英语,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和语言修养。 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对西方修辞学这门古老学科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修辞学发展的渊源、历史和现状;同时,对西方现代修辞学的发展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学了该课程后,学生对英语的运用更加准确和优美,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本课程为专业限定选修课,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当代英语修辞方面的理论、各种修辞手法和修辞格等知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精细分析的技巧,提高其对英语语言理解和欣赏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英语修辞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提高语言表现力的重要作用认识,增强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提高恰当运用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 2. 使学生学会从修辞的观点出发,从英语语言现象入手,对其内涵进行分析,初步掌握对语言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3. 使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修辞手段,提高实践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理解与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1. 本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主教材是教学大纲内容的具体体现,是组织教学和期末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本课程不提供音像教材,但可通过小组讨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别学习提供帮助。 2. 教学方法:以课程讲授法、课堂练习分析法为主,辅以相应的课外练习。有取有舍,因人而异。有些章节精讲,部分章节大体涉猎或由学生自学,教师课后进行辅导,答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做课后习题,并辅以精选练习;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讲授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再分析不同修辞格的概念和作用:然后举例说明;在讲英语修辞时,穿插对比讲授汉语修辞格,使同学对两种不同语言中的修辞方法有更深的印象.讲 课时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活学活用 . 3. 教学手段:可利用幻灯或投影仪或电子课件 4. 计算机辅助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做大量语法习题以深入巩固语法知识。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英语修辞学笔记整理

英语修辞学 Ⅰ. Phonetic figure of speech 语音修辞 1.Alliteration 押头韵 Bread not bombs. Cut crimes with jobs not jails. Time and tide waits for no man. 2.Assonance 押元音 Let us help you extend yourself. Could anything ever replace the taste of old grape and apple juice. Haste makes waste. Spend dime save your time. 3.Consonance Women don’t angonize,organize. Farms not arms. 4.Aposiopesis 中间间断法 Another step forward,you will… 5.Pun 双关 To Engla nd I will steal,and there I’ll steal. If we don’t hang together,we hang separately. O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 You earn your living.You urn your dead. Ⅱ.Syntactic figure of speech句法修辞 1. Repetition 重复 There is no,no,no,life. 2. Anaphora 句首重复 I want to know,I want to know who is the girl. 3.Epiphora 句尾重复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4.Simploce 首尾重复 Those who are toil to death,those who are worried to death,those who are bored to death. 5.Parallelism 平行结构 It was not anger,nor surprise,nor disapproval,nor horror,nor any of emotions that she has been prepared for. Kind hearts are the gardens,kind thoughts are the roots,kind words are the flowers,kind deeds are the fruits. 6.Antithesis 对照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hen poverty comes in at the door,love flies out of at the window. 7.Climax 高潮 I came,I saw, I conquer. I was born American,I live American,I shall die American. 8.Anticlimax 反高潮突降法

较全英语修辞学方法

1明喻(simile)明喻是用来表达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一般用like或as连接。 如: (1) O 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 is like a melody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Robert Burns) (2) The young hunter was as strong as a lion and as keen-eycd as an eagle. 类似as…as的用法很普遍,有的成了习惯用语,如: as timid as a mouse as white as snow as black as pitch as busy as a bee Eg.The man can't be trusted. He is as slippery as an eel. 那个人不可信赖。他像鳗鱼一样狡猾。He jumped as if he had been stung.他像被蜇了似的跳了起来。 Childhood is like a swiftly passing dream. 童年就像一场疾逝的梦。 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 2>.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 2暗喻(metaphor)又称隐喻,暗喻的结构不同于明喻,没有as或like之类的比较关系词,它 是隐含的比较。英语词义通过暗喻方式可以产生转义: When the curtain fell,there was a storm of applause. He was so angry that he stormed about the house. 暗喻多用to be结构来联系相比较的两个不同事物的: The society was his college. The guest is God of us. He is one of the dogs of the rich. Children are flowers of the motherland. Eg.He has a heart of stone. 他有一颗铁石心肠。 The world is a stage.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 3拟人(personification)比喻可以使无生命的事物具有生命,或者赋予动物以人性,从而造 成某种意象或抒发某种情感。如:an angry sky;the grave yawned;killing half-an-hour;the shoulder of the hill;the foot of the mountain;the dancing daffodils; the thirsty crops. Money talked as sweetly in Athens as it had in Chicago in the old days.(John Dos Passos) My heart was singing. 我的心在歌唱。 This time fate was smiling to him. 这一次命运朝他微笑了。 The flowers nodded to her while she passed. 当她经过的时候花儿向她点头致意。 The wind whistled through the trees. 风穿过树丛,树叶哗哗作响。 1>.The night gently lays her hand at our fevered heads.(把夜拟人化) 2>.I was very happy and could hear the birds singing in the woods.(把鸟拟人化) 转喻(metonymy) 转喻反映两个密切相关的事物的现实关系,转喻与明喻、暗喻不同,不需要两个事物相比,而是借用一个相关的事物代表本体。因此,转喻是一种用另外一种事物的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