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道损伤讲

尿道损伤讲

尿道损伤讲

尿道损伤讲

尿道损伤的护理常规

尿道损伤的护理常规 (一)定义 尿道是泌尿系统最容易损伤的部位,损伤多见于男性。男性尿道从尿生殖隔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尿道包括球部和阴茎体部,后尿道包括前列腺部和膜部。前尿道损伤多发在球部如骑跨伤;后尿道损伤多发生在膜部,骨盆骨折时常合并后尿道损伤。 (二)临床表现 1、.休克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休克发生率高,约40%,单纯骑跨伤一般不发生休克。 2、尿道出血前尿道损伤有鲜血自尿道口滴出或溢出。 疼痛局部常有疼痛及压痛,有排尿痛并向阴茎头及会阴部放射。 4、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损伤严重者伤后即不能排尿,伤后时间稍长耻骨上区可触到膨胀的膀胱。 5、血肿及瘀斑骑跨伤局部皮下可见到瘀斑及血肿,并可延至会阴部,使阴囊,会阴部皮肤肿胀呈青紫色。 6.尿外渗尿道损伤后是否发生尿外渗及尿外渗的部位,取决于尿道损伤的程度及部位,尿道破裂或断裂且有频繁排尿者,多发生尿外渗,膀胱周围尿外渗可出现直肠刺激征及下腹部腹膜刺激征。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疼痛,与创伤及尿外渗有关。 2、排尿型态异常——与尿道损伤不能正常排尿有关。 3、组织灌注不足——与尿道损伤后骨盆骨折损伤血管引起大出血、血尿有关。 4、焦虑/恐惧——与患者受伤打击,担心预后有关。 5、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外伤、卧床有关。 (四)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尿液引流管:是否在位、通畅与否 3、伤口有无渗血 4、术后排便情况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尿道损伤伴休克时迅速输液、交叉配血、止痛,纠正休克;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应卧硬板床,并做好防压疮护理。 (2)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严密监测患者神志、生命体征。 (3)解除急性尿潴留:观察排尿障碍的程度,根据症状对症处理。对尿道损伤者应先试插尿管排尿,并保留尿管4周;如无法插入尿管应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尿。 (4)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两的变化。 (5)维持电解质平衡及有效的血容量,卧床期间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观察抗生素、止血、止痛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 (7)有手术指征者,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进行各项术前准备。 2、术后护理 (1)饮食:术后禁食,待肛门排气后近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饮食要注意营养丰富;嘱多饮水,保持尿量24小时>2000ml,达到内冲洗的作用。(2)预防感染:定时观察体温,了解血、尿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时发现感染征象;留置尿管者,每日尿道口护理二次,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加强损伤局部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3)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敷料及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尿管及膀胱造瘘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4)心理护理:术后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支持,介绍目前治疗的意义及如何医护人员以尽快康复。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1)耐心的安慰,开导病人,消除羞涩心理,尽早接受和配合治疗。 (2)解释留置导尿管的目的是起尿道支撑作用,防止尿道狭窄,尿失禁等情况,应克服暂时的痛苦,予以配合。 (3)尿道修补后,尿道连续性恢复,一般不会影响性生活及生殖功能,应消除

尿道损伤护理(最新知识点)

尿道损伤护理 1.术前护理? (1)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纠正

休克。?(2)压迫止血:球部尿道断裂、会阴部血肿较大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压迫会阴部暂时止血,然后手术止血。? (3)解除尿潴留:病人出现尿潴留时可行导尿术.但目前多不主张导尿,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尿. (4)尿道轻度损伤,如尿道挫伤、粘膜裂伤、无排尿困难的病人,鼓励其多饮水,同时口服抗生素。尿道部分裂伤但能插入尿管的病人,应观察其尿管是否通畅并加强护

理,一般保留2~3周,尿道损伤修复即可拔管. (5)确定手术的病人,应向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并如实说明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术后护理?(1)常规监护:单纯尿道损伤者平卧6小时后改为半卧位,合并内脏破裂时适当延长平卧时间。一般术后1周即可带管下地活动,有骨盆骨折时需卧床3~4周.单纯球部尿道损伤,术后2~3

日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即可进食流质,4~5日后改为半流质,1周后进普通饭,避免过早解大便污染会阴部伤口。单纯膜部尿道损伤行尿道会师牵引术的病人,术后3~4日肛门排气后即可进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通饭。 (2)持续膀胱冲洗:外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根据尿液颜色调整冲洗液的滴速。保持各种导管引流通畅,防止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阻塞,3日后改为抗生素生理

盐水间断冲洗。耻骨后负压引流管要保持通畅,术后3~4日无引流液排出时即可拔管.?(3)导尿管持续床尾牵引:尿道会师术后,气囊导尿管要通过滑轮作持续床尾牵引,导尿管应与躯干成45°角,牵引重量为0。5kg,3日后逐渐减重、牵引时间为1周。 (4)防止阴茎勃起:尿道手术后出现阴茎勃起,是导致吻合口出血、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常规给病人乙烯雌酚4mg肌内注射,每日2

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原因2.ppt

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甘肃省兰州市石洞镇卫生院(730299)石平清 导尿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技术。近年来应用气囊导尿管,不易脱落,操作方便,但操作不当可造成尿道损伤,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1.留置尿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留置尿管后见尿,但气囊内注水时疼痛; 1.2留置尿管后无尿反复插管; 1.3尿管全部插入后自感疼痛,检查发现尿管反折于尿道内; 1.4留置尿管成功2天后无尿; 1.5留置尿管过程中出血,量40-200ml,平均115ml; 1.6后尿道轻度狭窄,排尿畅通,尿线细,但插管困难。 2.处理措施 2.1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造影; 2.2注水疼痛时,将气囊内水抽空后继续插入; 2.3尿道中段有隔膜,插管时造成尿管反折于尿道中,用支架留置导 尿。 3.气囊导尿与传统尿管机构的差异 3.1普通导尿管,前端有2个引尿孔,插入膀胱后即可见尿,再插入2cm 就可以用胶布固定。 3.2气囊导尿管,前端除有两个引尿孔外,距尿管前端约5cm处还有一气囊,气囊尿管引尿孔刚进入膀胱时,气囊位于后尿道,此时注水时

气囊肯定损伤后尿道。 4.如何判断有无损伤 4.1插入尿管气囊固定后,若此时气囊位于膀胱内,则导尿管露出部 分既可向内插也可向外拉出少许,若气囊固定在后尿道,则向内外不动。 4.2如气囊不在膀胱内注水时会出现明显疼痛及注水时有一定阻力。 5.损伤的原因 5.1对尿管的了解不够及操作不当 5.2对男性尿道解剖特点掌握不足 5.3选择尿管不适合 5.4气囊内注水过少 6.尿道损伤的处理 一旦发现或估计有尿道损伤,不要轻易拔管。因拔除尿管后,损伤的尿道会迅速充血、水肿,导致重新留置尿管困难。 7.拔除尿管 拔除尿管一定将气囊内的水用注射器抽完,再将尿管缓慢抽出。 8.防范措施 8.1加强理论学习,熟练掌握气囊尿管的机构、性能、特点及操作注 意事项,因人而宜,选择合适的尿管。 8.2注意检查尿管与集尿袋的位置,防止外力牵拉尿管。 8.3掌握男性尿道的解剖特点及正确插管的方法,

2020护士资格考试辅导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七节 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

2020年第七节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A1 1、通常闭合性肾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 A、肾周围血肿早期引流 B、观察和支持疗法 C、用导尿管冲洗肾盂 D、肾部分切除 E、全肾切除 2、下列哪种检查,不适合于肾损伤 A、肾动脉造影 B、逆行尿道造影 C、B超检查 D、CT检查 E、排泄性尿路造影 3、肾损伤首选的检查是 A、尿常规 B、B超 C、CT D、动脉造影 E、排泄性尿路造影 4、闭合性肾损伤必须绝对卧床休息 A、到休克纠正后 B、到血尿转清后 C、腰部肿块不再增大 D、1周 E、2~4周 5、肾损伤出现明显血尿时见于 A、输尿管断裂 B、输尿管被血凝块堵塞 C、肾盂广泛撕裂 D、肾血管严重损伤 E、肾实质深度裂伤,破入肾盏、肾盂 6、提示膀胱损伤的表现是 A、血尿 B、假性尿失禁 C、排尿障碍而膀胱空虚 D、导尿管不易插入 E、下腹部腹膜刺激征 7、对患者危害最大的肾损伤是 A、肾挫伤

B、肾部分裂伤 C、肾全层裂伤 D、肾盂、输尿管裂伤 E、肾蒂血管裂伤 8、男性泌尿系损伤最常见的部位是 A、肾 B、输尿管 C、膀胱 D、前尿道 E、后尿道 9、尿道损伤后,有排尿困难,导尿管能插入膀胱,应将导尿管留置多久 A、2~3周 B、1天 C、3~4周 D、5天 E、5~6周 10、尿道球部损伤的最常见原因是 A、尿道器械检查 B、骑跨伤 C、骨盆骨折 D、锐器伤 E、踢伤 11、确诊膀胱破裂的主要方法是 A、腹腔穿刺 B、X线检查 C、膀胱造影 D、导尿试验 E、膀胱注水试验 12、骑跨伤所致尿道破裂,其尿道出血的特点是 A、尿道口滴血 B、终末血尿 C、尿道口无流血 D、全程肉眼血尿 E、镜下血尿 13、后尿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 A、尿道器械检查 B、骑跨伤 C、刀伤 D、骨盆骨折 E、手术损伤

尿道损伤护理知识分享

尿道损伤护理

1.术前护理 (1)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纠正休克。 (2)压迫止血:球部尿道断裂、会阴部血肿较大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压迫会阴部暂时止血,然后手术止血。 (3)解除尿潴留:病人出现尿潴留时可行导尿术.但目前多不主张导尿,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尿。

(4)尿道轻度损伤,如尿道挫伤、粘膜裂伤、无排尿困难的病人,鼓励其多饮水,同时口服抗生素。尿道部分裂伤但能插入尿管的病人,应观察其尿管是否通畅并加强护理,一般保留2~3周,尿道损伤修复即可拔管。 (5)确定手术的病人,应向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并如实说明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术后护理 (1)常规监护:单纯尿道损伤者平卧6小时后改为半卧位,合并内脏破裂时适当延长平卧时间。一般术后1周即可带管下地活动,有骨盆骨折时需卧床3~4周。单纯球部尿道损伤,术后2~3日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即可进食流质,4~5日后改为半流质,1周后进普通饭,避免过早解大便污染会阴部伤口。单纯膜部尿道损伤行尿道会师牵引术的病人,术后3~4日肛门排气后即可进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通饭。 (2)持续膀胱冲洗:外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根据尿液颜色调整冲洗液的滴速。保持各种导管引流通畅,防止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阻塞,3日后改为抗生素生理盐水间断冲洗。耻骨后负压引流管要保持通畅,术后3~4日无引流液排出时即可拔管。 (3)导尿管持续床尾牵引:尿道会师术后,气囊导尿管要通过滑轮作持续床尾牵引,导尿管应与躯干成45°角,牵引重量为0.5kg,3日后逐渐减重、牵引时间为1周。 (4)防止阴茎勃起:尿道手术后出现阴茎勃起,是导致吻合口出血、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常规给病人乙烯雌酚4mg肌内注射,每日2次,安定10mg肌内注射,每日1次晚睡前。 (5)注意尿道外口的护理:病人在置管期间,每日均需用粘膜消毒剂擦拭尿道外口和导尿管2~3次,保持尿道外口清洁,防止发生逆行感染。 (6)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尤其会阴部尿外渗切开引流的病人,随时都要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一旦浸湿应及时更换。尿外渗引流条应于术后72小时起逐日拔除,切口橡皮引流条于术后48小时拔除,尿道损伤特别是前尿道损伤的病人,要特别注意大便后会阴部的护理,要求病人晚排便, (7)按时更换导尿管:前尿道损伤的病人,于术后7~14日拔除导尿管,若有膀胱造瘘管,可于术后12~14日夹管试行排尿,排尿通畅时次日即可拔管。后尿道损伤的病人,术后3~4周更换1次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4~5周更换成细的环形塑料管,同时用24号金属眼随器扩张尿道1次。 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切口感染:注意观察切口疼痛及体温变化。若术后早期局部疼痛逐日加重、刀口肿胀发红、体温持续升高不降,提示刀口感染。局部可给酒精湿敷或理疗,适当拆除皮肤缝线,延期拔除引流条。若局部积液、积血或已形成脓肿,则应切开引流。

泌尿系损伤考点总结

泌尿系损伤考点总结 泌尿系损伤 【考试大纲】 泌尿系损伤肾损伤病因、病理、临表、诊治②+③熟练掌握膀胱损伤病因、病理、临表、诊治②+③熟练掌握尿道损伤病因、病理、临表、诊治②+③熟练掌握 考情分析 重难点:肾脏 易考点:尿道损伤考点一:肾损伤

肾外伤 1.概念 肾损伤是指肾脏受到外来暴力的打击导致肾脏及其血管不同程度破坏,在泌尿系损伤中最常见。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 2.病因 1).肾脏位置深在,腰肌、椎体、肋骨和前面脏器保护,不易受伤。 2).肾实质脆弱、被膜薄,受到外来打击或挤压会发生损伤。 3).肾损伤分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以前者最为多见。 3.分类 (1)闭合性损伤 外来暴力撞击或挤压,肾脏受到沉重打击或被推向肋缘,发生损伤;间接暴力如自高处落下,足跟或臀部着地时发生的对冲力,造成肾或肾蒂损伤。 (2)开放性损伤 常见锐器如刀、子弹、弹片的贯通伤,常合并胸腹部损伤。 4.病理 肾挫伤肾瘀斑及包膜下血肿、表浅肾实质微小裂伤、形成肾周围血肿 肾裂伤肾实质深度裂伤时可引起广泛的肾周围血肿,破入肾盏、肾盂可引起血尿和尿外渗 肾碎裂 伤 肾横断或碎裂,损伤严重,常伴有失血性休克和尿外渗 肾蒂损伤肾蒂血管破裂(部分破裂和完全破裂),大量血液流入肾周围组织,无血尿,但很快出现失血休克 5.表现 1).休克 严重的肾损伤、肾血管损伤或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因损伤及出血常出现休克。

2).血尿 血尿是肾损伤的主要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 肾挫伤时血尿轻,严重肾损伤则血尿严重,但也有例外。 肾损伤严重而临床上却无血尿,应给予重视: ①肾蒂血管断裂; ②损伤性肾动脉血栓形成; ③肾盂广泛裂伤; ④输尿管断裂或被血块阻塞。 3).疼痛 ①肾损伤后被膜张力增加以及肾周围软组织损伤可引起患侧腰痛; ②血块通过输尿管受阻时,可发生肾绞痛; ③血液、尿液渗入腹腔或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时,可出现全腹疼痛及腹膜刺激症状。 4).腰腹部肿块 肾周围血肿及尿外渗使局部肿胀形成肿块,有触痛、肌紧张。 5).发热 血肿吸收以及尿外渗继发感染均可引起发热。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继发感染可导致肾损伤部位的再次出血。 6).肾损伤的并发症 ①尿囊肿:较长时间尿外渗所致;

优化术前护理对尿道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优化术前护理对尿道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1-29T15:33:06.1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1期作者:郑丽萍梁彩梅[导读] 探究优化术前护理对尿道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优化术前护理对尿道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青海省西宁市解放军第四医院外二科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术前护理对尿道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科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尿道损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术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6例,有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其中3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 组中,显效20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其中2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7.5%。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术前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尿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缓解或消除患者身体不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尿道损伤;优化术前护理 尿道损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损伤,由于女性尿道短而直不易损伤,因此尿道损伤多发生于男性,男性尿道以尿生殖膈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即前尿道和后尿道,前尿道为海绵体部,包括球部和阴茎部,后尿道由前列腺部和膜部组成。男性尿道损伤分为前尿道损伤和后尿道损伤,前尿道损伤较后尿道损伤更多见,多发生于球部,后尿道损伤90%以上合并骨盆骨折[1]。现抽选我科收治的80例尿道损伤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优化术前护理对尿道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科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尿道损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5.4±2.1)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36.2±1.9)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术前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病情观察及护理 (1)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尿量及尿液性状。 (2)观察并记录患者腹部体征,局部出血和尿外渗情况,必要时会阴局部压迫止血[2]。 (3)观察休克、疼痛及使用止血药物止痛药物的效果。 (4)后尿道损伤合并骨盆骨折平卧硬板床。 (5)出血患者积极做好急诊手术及备血准备。 (6)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及时配合医生导尿或膀胱造瘘手术准备[3]。 (7)有其他脏器合并伤,同时进行相应观察护理。 1.2.2术前常规准备 (1)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完成相关术前检查:心电图、B超、CT、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出凝血试验等。 (2)术前行抗生素皮试,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 (3)更换清洁病员服。 (4)备皮:范围为上自脐连线平面,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注意会阴部皮肤准备[4]。 (5)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入手术室。 1.2.3循环及营养支持 (1)患者禁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静脉补液,维持循环血量。 (2)遵医嘱静脉补充热量及其他营养。 1.2.4心理护理 (1)向患者解释手术的重要性。 (2)安慰患者,向患者讲解损伤后应注意的主要事项及治疗的有效手段,如卧床、禁食、外伤疼痛的处理及手术方式[5]。 (3)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 (4)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5)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2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2.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 2.2护理满意度 按满分100分进行评定,60分以下视为不满意,60~80分视为满意,80分以上视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3结果 3.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

双腔导尿管应用不当致尿道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双腔导尿管应用不当致尿道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1-11-21T09:37:39.6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9期供稿作者:萨比尔·马拉提别可沙比拉·库拉力[导读]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在诊治急危重病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萨比尔·马拉提别可沙比拉·库拉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医医院外科新疆伊犁 835000) 【中图分类号】R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9-0142-02 【关键词】双腔导尿管尿道损伤原因对策.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在诊治急危重病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应用的留置尿管为一次性的双腔气囊导尿管,应其固定性能好,避免因滑脱造成反复插管的机会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操作不当或缺乏经验,常会导致病人尿道损伤、断裂、出血等,或因病人保留尿管出院,医护人员交代事项不清,也会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本文着重提出并加以讨论,以引起同仁们警惕。 1 双腔导尿管结构特点 双腔导尿管不同于普通的单腔导尿管之处,就是多出了一个气囊腔,气囊腔顶端为一长约2-3cm的气囊。自气囊顶部距导尿管顶端有2-3cm的长度,为尿液引流腔的内口开口处。气囊的作用就是充入气体(或注生理盐水)后膨起形成一个球囊,卡于尿道内口处起到防止导尿管脱出的作用。 2 双腔导尿管操作要点 2.1导尿管插入长度:成人尿道长度:男性为18-20cm,女性3-5cm。一般用单腔导尿管时,导尿管插入长度为:男性需要插入20-22cm,见尿后再插入2cm;女性需插入4-6cm,见尿后再插入1cm即可。由于双腔导尿管有一个2-3cm的气囊,气囊距导尿管顶端还有2-3cm的长度,如果按插入单腔导尿管的长度插入双腔导尿管时,双腔导尿管的气囊就会位于尿道内而不能达到膀胱内,此时如果充气囊,膨起的球形气囊就会将尿道撑开,造成尿道损伤。因此,置放双腔导尿管时,见尿后再插入4-6cm方可。 2.2充气囊:尿道插入适宜长度,确定气囊都已进入膀胱后,用注射器吸10-20ml空气或生理盐水自气囊口向气囊内注入,使气囊膨起成球形卡于尿道内口处,起到固定导尿管防止脱出的作用。 3 置放双腔导尿管造成尿道损伤的原因分析 3.1双腔导尿管插入长度不够造成尿道损伤。常见于:(1)医务人员为患者导尿时,不了解双腔导尿结构而按照单腔导尿管插入的长度插入导尿管。(2)按照双腔导尿管插入的长度顺利插入导尿管后,由于固定导尿管不妥,病人恰好在这一瞬间突然咳嗽或者因为导尿管刺激使病人屏气或排出尿液使尿道管部分脱出,操作者却未发现。(3)病人因前列腺增生或者尿道炎症、水肿等原因,造成导尿管插入受阻,导尿管在尿道内折叠,虽然从外部看来导尿管插入已够长度,但实质上导尿管气囊部未进入膀胱内。此时,如果盲目向气囊内充气(或注生理盐水)就会使气囊在尿道内膨起,造成尿道损伤。 3.2拔导尿管方法不当造成尿道损伤。多见于带管出院及不配合治疗的患者,由于不了解双腔导尿管的结构,认为直接将导尿管拉出即可以拔除导尿管。因此,在没有将气囊内气体或生理盐水抽出的情况下即强行拔出导尿管而造成尿道损伤。这种情况比较严重,甚至会造成尿道完全断裂或者大量出血致休克发生。 3.3导尿管安置不当造成尿道损伤。多见于意识不清或者躁动不安的病人。一般情况下,为了利于尿液引流,保持引流通畅,预防逆行感染,常将导尿管固定于床边。但是,对于躁动不安及意识不清的患者,身体剧烈活动,很容易使导尿管受到牵拉,甚至滑脱,造成尿道损伤。 4 预防及对策 4.1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导尿技术,尤其注意双腔导尿管插入长度要比单腔导尿管插入的长度多出4-6cm,确定气囊已进入膀胱内之后再进行充气操作。 4.2充气囊时速度宜慢,并且要边充气边观察病人的反应,询问病人有无尿道疼痛等不适。如果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充气,同时检查导致病人反应异常的原因。经过检查确认操作无误后,再继续充气。 4.3躁动不安,意识不清的患者,要加强看护,禁止固定导尿管于床边,以避免病人翻身或躁动时,将导尿管牵拉出体外或无意中将导尿管拔出,造成尿道损伤。 4.4对不能配合导尿治疗的患者要加强心理护理,做好耐心解释工作,解除顾虑,配合治疗。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泌尿系统》试题及答案(卷三)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泌尿系统》试题及答案(卷三) 一、A1 1、关于前尿道损伤说法错误的是 A、男性尿道损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损伤 B、可由医源性损伤导致 C、前尿道损伤多并发于骨盆骨折,伤情较重 D、前尿道损伤多见于会阴部骑跨伤所致的球部尿道损伤 E、若膀胱破裂伴有出血和尿外渗,病情严重,须尽早施行手术 2、一般情况下后尿道损伤并发症不包括 A、继发性大出血 B、膀胱壁破裂 C、尿道瘘 D、尿道狭窄 E、尿失禁 二、A2 1、男,46岁。被车撞伤致骨盆骨折,尿道损伤,血压70/50mmHg,脉搏120次/分,入院后最主要如何治疗 A、尿道会师术 B、膀胱造瘘术 C、抗休克治疗 D、镇痛 E、止血剂应用

2、患者,男性,3小时前因交通事故致骑跨伤,伤后会阴部疼痛,尿道口滴血,不能自行排尿。生命征平稳,阴囊肿大、青紫。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抗感染 B、经会阴尿道端端吻合+引流尿外渗 C、膀胱造瘘 D、导尿 E、应用止血药 3、男性患者,27岁,3小时前因翻栏杆不慎造成骑跨伤,伤后不能自行排尿,会阴部青紫并阴囊血肿,导尿管不能插入膀胱,其损伤的部位为 A、阴茎部尿道损伤 B、阴囊损伤 C、尿道球部损伤 D、后尿道损伤 E、膀胱损伤 4、男,28岁。下腹部挤压伤后5小时,下腹胀痛、排尿困难、尿道滴血。检查:下腹部膨隆、压痛明显、叩诊浊音,X线片显示:骨盆坐骨支骨折。最可能的损伤是 A、肠破裂 B、膀胱破裂 C、直肠损伤

D、后尿道损伤 E、输尿管损伤 5、某男,骨盆骨折后;下腹胀痛,排尿困难。检查:下腹膨隆、压痛明显、叩诊浊音,此时应考虑的损伤是 A、肠破裂 B、后尿道损伤 C、膀胱破裂 D、前尿道损伤 E、输尿管损伤 6、男性,37岁,因交通事故致骨盆骨折,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会阴部肿胀,导尿管不能插入膀胱,其损伤的部位为 A、阴茎部尿道 B、肛门直肠 C、后尿道 D、尿道球部 E、膀胱 三、B 1、A.耻骨上膀胱穿刺 B.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C.尿道修补术 D.尿道牵引会师术 E.切开引流术

尿道损伤护理

1.术前护理 (1)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纠正休克。 (2)压迫止血:球部尿道断裂、会阴部血肿较大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压迫会阴部暂时止血,然后手术止血。 (3)解除尿潴留:病人出现尿潴留时可行导尿术.但目前多不主张导尿,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尿。 (4)尿道轻度损伤,如尿道挫伤、粘膜裂伤、无排尿困难的病人,鼓励其多饮水,同

时口服抗生素。尿道部分裂伤但能插入尿管的病人,应观察其尿管是否通畅并加强护理,一般保留2~3周,尿道损伤修复即可拔管。 (5)确定手术的病人,应向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并如实说明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术后护理 (1)常规监护:单纯尿道损伤者平卧6小时后改为半卧位,合并内脏破裂时适当延长平卧时间。一般术后1周即可带管下地活动,有骨盆骨折时需卧床3~4周。单纯球部尿道损伤,术后2~3日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即可进食流质,4~5日后改为半流质,1周后进普通饭,避免过早解大便污染会阴部伤口。单纯膜部尿道损伤行尿道会师牵引术的病人,术后3~4日肛门排气后即可进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通饭。 (2)持续膀胱冲洗:外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根据尿液颜色调整冲洗液的滴速。保持各种导管引流通畅,防止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阻塞,3日后改为抗生素生理盐水间断冲洗。耻骨后负压引流管要保持通畅,术后3~4日无引流液排出时即可拔管。 (3)导尿管持续床尾牵引:尿道会师术后,气囊导尿管要通过滑轮作持续床尾牵引,导尿管应与躯干成45°角,牵引重量为0.5kg,3日后逐渐减重、牵引时间为1周。 (4)防止阴茎勃起:尿道手术后出现阴茎勃起,是导致吻合口出血、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常规给病人乙烯雌酚4mg肌内注射,每日2次,安定10mg肌内注射,每日1次晚睡前。 (5)注意尿道外口的护理:病人在置管期间,每日均需用粘膜消毒剂擦拭尿道外口和导尿管2~3次,保持尿道外口清洁,防止发生逆行感染。 (6)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尤其会阴部尿外渗切开引流的病人,随时都要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一旦浸湿应及时更换。尿外渗引流条应于术后72小时起逐日拔除,切口橡皮引流条于术后48小时拔除,尿道损伤特别是前尿道损伤的病人,要特别注意大便后会阴部的护理,要求病人晚排便, (7)按时更换导尿管:前尿道损伤的病人,于术后7~14日拔除导尿管,若有膀胱造瘘管,可于术后12~14日夹管试行排尿,排尿通畅时次日即可拔管。后尿道损伤的病人,术后3~4周更换1次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4~5周更换成细的环形塑料管,同时用24号金属眼随器扩张尿道1次。 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切口感染:注意观察切口疼痛及体温变化。若术后早期局部疼痛逐日加重、刀口肿胀发红、体温持续升高不降,提示刀口感染。局部可给酒精湿敷或理疗,适当拆除皮肤缝线,延期拔除引流条。若局部积液、积血或已形成脓肿,则应切开引流。 (2)吻合口出血:除了术中因止血不彻底和局部感染外,术后阴茎勃起海绵体充血是

泌尿系损伤试题(含答案)

第五十二章沁尿系统损伤 一、填空题 1.泌尿系统损伤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2.肾损伤的病因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 3.闭合性肾损伤的病理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肾损伤的临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输尿管损伤的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外伤性输尿管损伤的处理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膀胱破裂分为________型.________型。 8.尿道球部损伤时.血液及尿液渗入________包绕的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肿胀.有时向上扩展至________。 9.前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后尿道断裂后.尿液沿________外渗到________和________ 。 二、判断改错题 1.肾损伤后.血尿与损伤程度是一致的。 2.肾损伤后应立即行逆行肾造影。 3.肾损伤的处理与损伤程度无关。

4.肾损伤后尿量逐步减少.尿白细胞逐渐上升提示有活动性出血。 5.因逆行插管致输尿管小穿刺伤.需立即开放手术修补。 6.腹膜外型膀胱破裂.除膀胱壁破裂外.腹膜也破裂。 7.腹膜型膀胱破裂.一般不会引起腹膜炎。 8.膀胱破裂的手术探查中.盆腔血肿应彻底清除。 9.男性尿道损伤多见于尿道悬垂部。 10.尿道球部损伤时.尿道可外渗到两侧股部。 三、选择题 [A型题] 1.闭合性肾全层裂伤的病理损伤围为________。 A.肾实质深度裂伤.外及肾包膜.达肾盂肾盏粘膜。 B.损伤限于肾实质.肾瘀斑和(或)包膜下血肿.肾包膜及肾盂粘膜完整。 C.肾实质部分裂伤伴有肾包膜破裂.肾盂血肿。 D.肾蒂或肾段血管部分或全部撕裂。 E.肾蒂撕裂并其他脏器损伤。 2.判断肾损伤的程度.主要依靠________。 A.血尿程度 B.尿路X线平 C.排泄性尿路造影、肾B超、CT检查 D.腹部可扪及包块

尿道损伤的临床护理分析

尿道损伤的临床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0-02-05T16:06:24.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4期供稿作者:倪鲜艳[导读] 尿道是泌尿系统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又因为解剖上的特殊性,尿道损伤主要发生在男性青壮年时期,女性较少。 倪鲜艳(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4-0222-02 【关键词】尿道损伤护理尿道是泌尿系统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又因为解剖上的特殊性,尿道损伤主要发生在男性青壮年时期,女性较少。尿道损伤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形成尿道狭窄,尿流不畅而造成严重后果。尿道损伤的原因有尿道内灼伤、钝性损伤、穿通伤、撕裂伤及锐器切割伤。依照损伤程度分为:尿道粘膜损伤、尿道部分断裂和尿道全层断裂。尿道损伤处理不当,常形成瘢痕愈合而致排尿困难。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治的尿道外伤的男性患者45例。年龄24~46岁,平均35岁。闭合性损伤42例,开放性损伤3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骑跨伤9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压损伤5例,利器刺伤4例。 1.2 临床表现各种新鲜的损伤都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尿外渗,损伤严重的出现休克。尿道出血尿道口滴血常见于前尿道损伤,特点为出血不多,常自行停止。尿外渗由于损伤程度和部位不同,范围亦不同。排尿障碍尿道全层断裂产生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尿道部分断裂,也可能因为疼痛引起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导致排尿障碍。 1.3 查体后尿道损伤直肠指诊检查前列腺上移,并有浮动感,直肠指诊多可发现有明显压痛。X线平片,后尿道损伤怀疑骨盆骨折可以摄取;静脉尿路造影,可见膀胱明显抬高呈水滴状,说明后尿道损伤;尿道逆行造影,可确诊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但可使对比剂外渗,故应慎用;磁共振诊断最为清楚;试插导尿管,若顺利进入膀胱则损伤较轻,于损伤部受阻则损伤较重。 2 护理 2.1心理护理血尿是泌尿系损伤的常见症状,血尿的多少与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患者的焦虑、紧张亦随血尿的多少而变化,患者常对能否保住肾脏和是否出现性功能障碍而担忧。尿道损伤后病人情绪低落,尤其是合并骨盆骨折的病人,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情绪急躁,担心手术和预后的种种顾虑,食欲下降,不良情绪会影响治疗护理,护士要鼓励病人能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与病人沟通,以了解病人恐惧的原因和程度;给病人和家属解释出现各种症状如血尿、疼痛和尿外渗等的原因,治疗方法和效果,以消除病人和家属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基础护理,让病人感到舒适,遵医嘱应用止痛剂。加强病房管理,创造整洁安静的修养环境;严密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多与病人交流,了解需要,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 2.2防止休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血压、脉搏、呼吸与腹痛情况,了解有无休克及其他合并症;对于有休克早期表现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止痛药和止血药等;维持有足够的尿量,使病人顺利度过休克关。严密观察血尿的次数、量和颜色的变化等,如血尿不断加重,颜色加深,应及时通知医生,以便病人得到及时的处理。防止感染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和血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在各项操作中应严格无菌;协助医生作好尿外渗部位的切开引流,并作好引流创口的护理;对于有感染征象者,可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2.3 皮肤护理监测患者皮肤状况,包括有无发红、水肿、损伤,对于长期卧床患者防止受压部位发生压疮,建立翻身卡,指导和协助患者卧床时翻身,记录翻身的时间、皮肤情况,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平整、无渣屑,沐浴时动作轻柔,浴后保持皮肤干燥。 2.4 合并骨盆骨折的病人应卧硬板床保持平卧位;尿道损伤出现急性尿潴留,无法插入尿管,协助医生作好耻骨上穿刺的准备。注意腰部肿块与压痛范围是否扩大以及有无腹膜炎的表现,疑有内脏损伤时,应及时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2.5 疼痛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受伤侧躯体或上腹部的疼痛,一般为钝痛,这是因为肾被膜张力增大或者软组织损伤导致所致。血尿通过输尿管时也经常发生绞痛。尿、血液渗透到腹腔或者同时合并有腹腔内脏损伤,可能出现腹部疼痛、触痛、压痛等腹膜刺激症状,如有必要可给予止痛镇静药物,如哌替啶。如果有尿外渗,组织水肿,需及时协助医师进行切开引流或伤后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抬高阴囊减轻水肿以减轻疼痛。 2.6 术后护理 2.6.1感染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术后应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造瘘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同时避免引流管打折、阻塞。避免敷料潮湿,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负压引流管/烟卷引流条在术后2~3日拔除。暂时性的膀胱造瘘口,一般保留7~14天,如要拔除,必须先夹管,观察是否能自行排尿,只有在通畅的情况下才能拔除。如要长期保留,则要求在无菌的条件下,每隔2周更换造瘘管1次。腹膜外放置橡皮引流管时,应接负压引流瓶,持续或间断吸出膀胱周围残留的尿液与分泌物,一般于术后3~4天拔除。 2.6.2 加强生活护理卧床休息术后3天内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3天后根据病情在床旁轻微活动,如出现血尿、心慌等应停止活动。肾挫伤避免突然翻身或更换卧位,应绝对卧床休息2~4周。术后与病人一起制定护理计划,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在护士的协助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进餐、洗脸、漱口等。协助病人床上大便,便后及时清洗肛周及会阴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天做好晨、晚间护理。将日常用品如口杯、痰盂、卫生纸等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教会病人使用床头传呼器,以便随时呼叫,给予帮助,及时满足病人的需求。合并骨盆骨折的泌尿系统损伤病人,术后需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2.6.3尿道损伤的病人术后坚持定期作尿道扩张时,防止尿道狭窄。对尿道断裂的患者,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尿道外口,作好清创引流口的清洁护理。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由床上到床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适应。骨牵引患者也应尽早开始局部按摩。功能锻炼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愈合、促进功能康复的重要措施。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足趾伸屈等活动,随着身体的康复逐渐进行髋、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骨折愈合后可逐渐下床活动。 3 讨论

尿道损伤护理常规

尿道损伤护理常规 尿道是泌尿系统最容易损伤的部位,损伤多见于男性。男性尿道从尿生殖隔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尿道包括球部和阴茎体部,后尿道包括前列腺部和膜部。前尿道损伤多发在球部如骑跨伤;后尿道损伤多发生在膜部,骨盆骨折时常合并后尿道损伤。尿道损伤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形成尿道狭窄、尿流不畅而造成严重后果。 【评估要点】 1、生命体征,有无骨折及休克的临场变现。 2、尿道滴血、血尿情况。 3、受伤部位疼痛及受伤处肿胀淤血、瘀斑以及范围;局部有无肿胀及尿道渗漏;有无继发出血、感染 4、评估患者对尿道损伤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5、自理能力。 【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疼痛:与创伤及尿外渗有关; 2、排尿型态异常:与尿道损伤不能正常排尿有关; 3、组织灌注不足:与尿道损伤后骨盆骨折损伤血管引起大出血、血尿有关; 4、焦虑/恐惧:与患者受伤打击,担心预后有关; 5、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外伤、卧床、局部皮肤持续受压有关; 6、潜在感染、尿道狭窄危险:余创伤有关。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尿道损伤患者由于血尿、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以致紧张。主动关心患者和家属,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帮助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解除思想顾虑。 2、病情观察和护理:(1)尿道损伤伴休克时迅速输液、交叉配血、止痛,纠正休克;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应卧硬板床,并做好防压疮护理。(2)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严密监测患者神志、生命体征。(3)解除急性尿潴留:观察排尿障碍的程度,根据症状对症处理。对尿道损伤者应先试插尿管排尿,并保留尿管4周;如无法插入尿管应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尿。(4)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两的变化。(5)维持电解质平衡及有效的血容量,卧床期间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6)观察抗生素、止血、止痛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 3、有手术指征者,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进行各项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措施 1、饮食:术后禁食,待肛门排气后近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饮食要注意营养丰富;嘱多饮水,保持尿量24小时>2000ml,达到内冲洗的作用。 2、预防感染:定时观察体温,了解血、尿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时发现感染征象;留置尿管者,每日尿道口护理二次,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加强损伤局部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根据医嘱使用

男性患者导尿术导致尿路损伤原因分析和对策

男性患者导尿术导致尿路损伤原因分析和对策 发表时间:2013-05-21T10:57:30.9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王静[导读] 使用合格尿管,使用前检查尿管气囊情况,拔出尿管时抽净气囊内无菌水或者将气囊抽成负压状态才能拔管。 王静(宜宾市第二中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总结男性患者导尿术导致尿路损伤原因分析和对策。方法对男性患者导尿术178例中的尿道损伤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导尿术后24小时的不适感109例,24小时发生血尿、尿道口流血和排尿困难33例,气囊尿管脱出导致全尿道损伤6例,气囊置前尿道导致球部损伤8例,气囊排空障碍尿管嵌顿导致后尿道损伤3例。结论医疗人员必须重视男性患者导尿术,预防措施到位,尿道损伤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 【关键词】男性患者导尿术尿道损伤原因分析和对策 导尿术是神经内科男性患者常见的护理操作,男性患者尿道长度在18—20厘米,有两个弯,三个狭窄,因为其生理的特殊性,在导管过程中,尽管要求护士按照正规操作进行,但是由于护士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同,发生异常情况时的心理反应不同,尿管材质不同,所操作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等,近几年发生尿道损伤的不在少数,现将本科近2年发生尿道损伤情况的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2012年神经内科男性患者导尿178例,平均年龄25~80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68例,脑梗死64例,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者16例,均使用硅橡胶双腔导尿管16号,尿管长40厘米。 1.2方法患者仰卧位,按无菌导尿操作常规进行[1],润滑尿管,将尿管插入规定长度时,向气囊内注入注射用水固定导尿管。 1.3尿道损伤判断标准①采用不适感评价标准[2]持续观察患者导尿术后24小时的不适感。0级:完全无不适感,感觉自如;1级:轻微不适,但能忍受;2级:中度不适,不能忍受,下腹憋胀,尿意感较明显;3级:严重不适,有严重下腹憋胀,尿急,尿痛,尿意感明显,不能忍受,甚至欲将尿管拔出,拒绝再次置入。②统计导尿术后24小时血尿、尿道口流血和排尿困难发生率。 2 结果 2.1患者导尿术后24小时的不适感:0级有69例,1级99例,2级6例,3级4例。 2.2患者导尿术后24小时血尿、尿道口流血和排尿困难:血尿12例,尿道口流血8例,排尿困难发生3例。 2.3其中气囊尿管脱出导致全尿道损伤6例,气囊置前尿道导致球部损伤8例,气囊排空障碍尿管嵌顿导致后尿道损伤3例。 3 原因分析 3.1护士方面:临床经验欠佳,导尿方法不熟练,反复插入;导尿润滑剂不充分,强行插入;理论知识欠缺,对男性尿道的解剖结构和气囊导尿管构造结构不了解,导致插入深度不够,注入无菌水时,没能把握好男性尿道的长度,估计不准确,气囊还在后尿道内甚至前尿道内就注入无菌水;气囊内注入无菌水过多,引起膀胱痉挛和尿液引流不畅;拔出尿管时气囊内无菌水只部分抽出或者未抽出即拔管;引流管固定不当,患者翻身时过度牵拉;出现异常情况如自行拔出尿管,心理应急反应差,没有及时处理等。 3.2患者方面:患者年龄大,意识障碍重,烦躁不配合,自行牵拉拔出尿管;操作过程中躁动、挣扎、用力不合作,导致反复插入;患者因疼痛、精神紧张,引起尿道痉挛,尿管插入阻力大;高度尿潴留患者,当尿管可能达到后尿道刺激膀胱括约肌,导致有尿液流出,但实际长度没有达到或者因尿管对尿道和膀胱的刺激,病员反射性向下用力排尿,均可导致尿管滑出膀胱对尿道造成尿道损伤。 4 预防和对策 4.1严格掌握导尿术的指针,尿失禁病人可酌情使用阴茎套假性导尿,定期消毒,避免导尿术引起尿道损伤。 4.2导尿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心里情况,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让患者理解、充分放松,有利于尿管的顺利插入。 4.3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粗细合适、材料合格,大小适宜的尿管,成年男子尿管以F14-16为宜[3],以便插入顺利减少尿道损伤。 4.4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提高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尽量缩短导尿时间,避免反复多次插入。行导尿术时应该充分润滑导尿管,必要时使用表面麻醉剂,让尿道充分松弛,避免强行插入。 4.5导尿过程中时,对准男性尿道口轻轻插入约20—22厘米,见尿流出后不忙向气囊内注入无菌水,等插到导尿管Y型分叉处,再向气囊内注入无菌水10毫升,轻轻向外拉导尿管,至有阻力再回送一点即可,能有效避免导尿管不到位,气囊压迫后尿道引起尿道损伤。 4.6导尿术操作过程中,如果患者躁动、挣扎、用力不合作时,护士应该加强防护。患者年龄大,意识障碍重,烦躁不配合者,导尿术后将患者上肢固定于床栏,防止自行拔出尿管引起尿道损伤。引流管固定妥当,防止过度牵拉。自行拔出尿管后要观察尿管气囊的情况、患者尿道口流血情况,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7使用合格尿管,使用前检查尿管气囊情况,拔出尿管时抽净气囊内无菌水或者将气囊抽成负压状态才能拔管。如果发生拔管时气囊内水不能完全抽干净,年轻护士不要紧张,不能强行拔出气囊,应向导尿管的气囊内注水,使气囊胀破,再拔出尿管,必要时请泌尿科医生协助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4. [2]张美珍.双腔气囊导尿管两种充盈气囊方法病人不适感比较[J].护理研究2004,18(6):1064. [3]湖南医科大学.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第三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