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4课分一分 变一变 》PPT课件 (2)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4课分一分 变一变 》PPT课件 (2)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4课分一分 变一变 》PPT课件 (2)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4课分一分 变一变 》PPT课件 (2)

五运六气学说(教参)简单明了

五运六气学说 1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 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 人与天地相参,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体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劳逸起居 轮回——古人对宇宙的时间观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属性: (表一:十天干)

◆五合: 表二:天干五合 ◆四冲: 表三:天干四冲 ●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表四:十二地支

●六十甲子: 将天干与地支依次配合,始于甲子,终于癸亥,称为六十甲子。 表五:六十甲子 2、计日干支推算 年份:六十甲子轮替。 ◆例:2000为庚辰,2001则为辛巳。 月份:地支按阴历月计,天干按下表推算: 表六:月干推算 ◆例:2001年4月(阴历),年干为辛,“丙辛”一栏中找到月干为癸。 日:六十甲子轮替。(宜参考万年历) 时:地支按十二地支表,天干按下表推算。

表七:时干推算 ◆例:2001年4月1日12时,为辛巳、癸巳、 甲午、庚午。 由纪年之天干,推算当年的岁运、主运和客运。 1、岁运 a)概念——岁运,指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又称“大运”(统主全年运候),又 称“中运”(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气的含义)。 b)推算——直接由当年天干的五运属性决定。 ●例:辛巳年,辛为水运,则岁运主水。 ●例:甲寅年,甲为土运,岁运主土。 c)意义——了解全年的气运大局。 2、主运 a)概念——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 b)推算——始于木运,终于水运,恒定不变。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三百 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 ●初运木运,起于大寒节气 ●二运火运,起于春分节后十三日 ●三运土运,起于芒种后十日 ●四运金运,起于处暑后七日 ●五运水运,起于立冬后四日

五运六气详解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疾病辩证 在中医学上,运气学说主要是用来推测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作为临床诊断和防治疾病时的参考。 一、运气与生理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运气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人们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故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苍天之气……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之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节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保持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如人体的气血运行可因四时气候的不同而发生节律性的变化。“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素问?八正神明论》)。从人体水液代谢和调节上,可以看出运气与生理活动的密切关系,“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这是人体为适应气候寒热变化而作出的生理反应。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化收藏是必需的条件。但是,如果这些规律反常或变化超越常度,又必然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故曰:“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六气合于四时,在正常情况下.能促进力物的生长,若六气太过或不及,就成为六淫,则为致病因素了。当气候顺逆失常时,人们如果不注意摄生,就会引起疾病。所以说:“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以,人们必须经常保养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而尽终其天年。 二、运气与发病 运气对人体疾病发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六气的病因作用、疾病的季节倾向、不同地区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气候,所以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种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变化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肝气变化为著,肝病较多为其特

(完整版)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

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 《黄帝内经》:寒暑燥湿风火, 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这里提到了天之阴阳与地之五行,那么这些五行阴阳如何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及经络对应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我们用这个图的上下左右中与人体进行对应:下方的水对应五脏之中的肾上方的火对应五脏之中的心左方的木对应五脏之中的肝右方的金对应五脏之中的肺中央的土对应五脏之中的脾这是地之阴阳与人体五脏的对应。 那么寒暑燥湿风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人体出了与地之阴阳对应外,还要与天之阴阳对应。 OK,现在我们看一下,人体是如何与天之阴阳对应的。《黄帝内经》: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肝之地气属木,肝之天气为

风;心之地气属火,心之天气为热;脾之地气属土,脾之天气为湿;肺之地气属金,肺之天气为燥;肾之地气属水,肾之天气为寒。所以五脏的生成,实际上就是天地之气相交感。 《黄帝内经》: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这里引出了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是如何与脏腑相对应的呢? 这个问题在《灵枢·经脉》中有答案,即以人体经络的分部来进行命名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当然,至于六腑的形成,黄帝内经给出一个解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胆,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虽然胆为地气所生,但是在脏腑阴阳的划分中,属性为阳。到这里,五行与三阴三阳及脏腑就结合到一起了。 五行之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所以与五脏相对应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也就分别对应五行中

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

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术的奇葩,既是医学气象学理论的嚆矢,又是独具特色的疾病预测学,闪烁着中医学术的思想光芒。然而自宋代至今一千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一学说见仁见智,毁誉互参,未能得到发扬光大。前年“非典”肆虐寰宇,该学说再次受到关注,一些学者运用其方法对非典的发生及流行趋势作了预测,引起人们兴趣和重视。本讲座简单介绍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及其推算方法。 一、五运六气的基本学术原理 判断五运六气学说究竟是科学理论还是五行术数的衍绎,必须首先了解其基本学术原理。五运六气学说的学术原理是什么?它是在中医“人与天地相参应”这一整体观念指导下,着眼于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对人以及发生于人身上的疾病的影响,运用当时的天文、历法、物候、音律等科学知识,并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以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其基本原理用 数学方式加以表述,就是: y=f(x) ┄┄(1)疾病(y)是以气候(x)为变量的函数[f(x)] x=z{φ(t),θ(t),ξ[φ(t),θ(t)]} ┄┄(2)气候(x)是以五运[φ(t)]、六气[θ(t)]、运气合参{ξ[φ(t),θ(t)]}为变量的函数;其中五运和六气又是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φ(t)和θ(t)。 (2)代入(1),可得:y=f{ z[φ(t),θ(t),ξ〔φ(t),θ(t)〕]} 即: y=F(t) 由上可见,以时间为变量,通过一系列既定的运算法则,可以推衍出未来某一时段的气候和疾病的发 展变化趋势,这就是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原理。 人生活于天地自然之中,天地气交所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气候环境,既是人类的生存条件,又是引起疾病,影响其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疾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是中医在“人与天地相参应”整体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基本认识,亦是疾病本质的客观反映。至于自然气候,其常其变,为自然力所主宰,虽有其不可逆转性和神秘性,但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古代医家通过长期气象观察并对所积累的经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创建了独特的“五运六气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成为预测气候和疾病的基本模式和方法。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揭示和阐释。运气学说客观地揭示了疾病与气候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趋势,尽管它是用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带有五行术数色彩的概念加以表述,而且其方法还比较朴素、粗糙,但其基本学术原理中却是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科学内涵。 二、运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五运六气学说是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现所见到并且仍然沿用的五运六气理论和推算方法出自《素问》七篇大论,七篇大论为王冰整理注释《素问》时所补入,虽非王氏自己的伪作,亦非《素问》原有之旧文。然而在《内经》早期篇章中,不仅已经奠定了运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而且《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九宫八风》等篇亦记述了比较简单、朴 素的气候和疾病预测方法。 《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们不仅从天地阴阳的角度阐述了气候的变化及

五运六气学详解与运用

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经》中占比重较大的重要内容。中医工作者多需深入学习和钻研古典医著《内经》。从历史上来看,但凡对中医有所贡献者,多得力于《内经》,而学习《内经》难度较大的莫过于有关五运六气这部分内容。由于五运六气内容在《内经》中是散见的,而辞句和公式又不易理解。 作品目录 编辑 引言 第一章五行 一、五行的释义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及其涵义 (一)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涵义 1.时令 2.发展过程 3.气候

4.方位 5.时间 6.五音 7.天干地支 8.五色 9.五味 10.脏 11.腑 三、五行生克规律 (一)五行生克的一般概念与规律 (二)五行生克的涵义 四、五行乘侮 第二章干支甲子 一、十干 二、十二支 三、甲子纪年月日

(一)甲子纪年 (二)甲子纪月 1.口诀推算法 2.公式计算法 (三)甲子纪日 (四)甲子纪时 第三章五运 一、十干化运 二、太过不及与平气 (一)太过不及 (二)平气 三、主运 (一)五音健运 (二)太少相生 (三)五步推运 (四)五运交司时刻

四、客运 第四章六气 一、十二支化气 二、主气 三、客气 (一)司天在泉 (二)南北政 四、客主加临 第五章运气相合 一、年的运气相合 (一)年的运气太过不及与平气 (二)年的运气同化 1.天符 2.岁会 3.同天符 4.同岁会

5.太乙天符 二、年分步的运气相合 三、月和日的运气相合 第六章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一、五运的太过不及和六气的盛衰与发病 (一)运的太过不及与发病 (二)气的发病及其治法 二、对运气病症治药的浅识 (一)对《体仁汇编》中运气方药与治症的解析 (二)对运气病证治药的一些临证体验 五运太过不及的发病及其选用方药 六气司天在泉和分步客主加临的发病及 其选用方药 附:六十年运气加临交司时刻表 五运六气环周盘的应用说明 后记

五运六气与疾病

五运六气与疾病2008-01-08 09:28:00 来自: 伯劳鸟坊 五运六气是古代中国关于空间运变节律性周期的认识。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的精华,是人类认识的高峰。五运六气对于指导摄生和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在疫疠的预测与防治中的作用只是其一个方面。很难设想不精通五运六气,如何了解中医的理论纲纪。时至今日,如果还认为五运六气是封建迷信,或只是“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或只是“古代朴素的气候学”,那么不仅是一般的认识偏见,而且是缺乏起码的生活常识。为了普及对五运六气的认识,必须解决用现代语言的表述。简单地来说,地球自传出现日节律昼夜阴阳,地球公转出现年节律四季循环。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过一个节气,地球所处的空间位置就有变化,气候与生命节律也随之变化。每过四个节气,变化就更明显。于是全年分成六个阶段而称作六气。地气随天气变化而作出反映,相对缓慢将近1个节气。于是全年形成五个阶段而称作五运。一年六气的六个阶段是:从大寒至春分为初之气,从春分至小满为二之气,从小满至大暑为三之气,从大暑至秋分为四之气,从秋分至小雪为五之气,从小雪至大寒为终之气。五运的五个阶段分别延长近一个节气。由于太阳自旋,行星都在运动。地球每年公转所处的空间位置都会逐渐推移,所处空间态势也会发生变化。每年常规的五运六气变化称作主运、主气,每年不同的五运六气变化称作客运、客气。客运、客气影响主运、主气称作加临。影响全年的最大客运称作大运。影响上半年,特别是三之气的客气称司天之气。影响下半年,特别是终之气的客气称在泉之气。五运木、火、土、

金、水,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相当于序号。所不同的是,这些序号与A、B、C、D、E 不同,分别具有特定的涵义。行星自传,并环绕太阳公转,太阳亦自传,并率诸行星环绕银河中心公转。地球受太阳系运动的影响,每公转60次,就会形成一个周期。甲子纪年就是对这一周期的反映。所以每年的五运六气及其加临都依之循环往复。《黄帝内经·刺法论》所说“刚柔失守”、“不迁正”、“不退位”、“三年内发大疫”,是指主时气运不按规律递迁,该就位的不就位,该退位的不退位。2003年就是这种情况。时空效应异常,就会引起多种变化,如生命空间失中,生命运动方式失和,生命能量信息场失通等,皆可为疫疠的发生造成适宜的内外环境。这种环境下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繁衍。温疠的发生还与君相二火客临有关。2003年癸未,不及火运主岁,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二之气少阴君火客临,少阴君火主气,所以《黄帝内经》称“大火正,温疠大行”。所谓“非典”是温疠的一种,属于肺疠,或称金疠。该年4月我们曾将其运气分析、流行趋势、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病机、治则、方药、预防等寄有关领导部门。当时预测小满前会终止流行。因为三之气太阴湿土客临,温邪受到抑制而难以伸展。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负责人曾于2003年表示SARS随时都会重新爆发,不排除当年冬季再次流行的可能。但2003年五之气为阳明燥金客临,终之气为太阳寒水客临,没有火疫温疠发生的条件。所以我们当时预测2003年秋冬不会有所谓“非典”流行。2004年甲申,太过土运主岁,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初之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一得

字号:大中小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一得 本文是博主发表在《中医研究》2009年第二期的文 章,现公布如下 摘要: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列举笔者临床中治疗暴聋、皮肤瘙痒的成功案例,对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选方用药等皆运用运气理论进行分析,认为临床上充分考虑当时的运气情况,在望、闻、问、切四诊的基础上增加天地自然运气情况这样一个重要参考系,对于病因、病机的分析和认识上就多了一面镜子,能够帮助医者更加精准的确定治则、治法,制定处方、用药,进而提高诊疗水平,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五运六气、暴聋、皮肤瘙痒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是我国古代研究天体运行、天时气候变化及其与生物、人体生理、病理、发病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历代医学家对运气学说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用以预测疾病的流行,并指导临床用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微有心得,兹举病例如下: 病例一:暴聋 王某,男,43岁,职业:某中等城市银行行长。2008年3月10日初诊。 患者因近来工作压力较大,加之家庭变故(儿子手术),心理负担过重,夜不能寐,三日前两耳听力骤降,以左耳为重,间有耳鸣。其人面色黄白微灰,形胖,声音浊重。素有吸烟嗜好,因工作缘故,每餐必饮酒食肉。大便稀溏。脉弦细,舌苔薄白。诊为胆经火郁所致,为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处方:柴胡12g 黄芩12g 桂枝10g 茯苓20g 酒军8g 清半夏10g 生龙牡各30g 石菖蒲10g 生姜10片,红枣12枚。7剂。 二诊:2008年3月17日。患者服药后听力恢复大半,唯遇尖锐声音则感觉刺痛,伴有耳鸣。诊为兼有血瘀,为疏小柴胡汤佐以活血药物。拟方:柴胡18g 黄芩10g法半夏10g石菖蒲10g郁金10g胡黄连6g川芎10g磁石12g 血竭8g苏木8g桃仁9g红花8g生姜10片红枣12枚,5剂。水煎服,一日三次,饭后一小时服用。另购苏合香丸两盒,服汤药时送服半丸。 之后未再联系,一月后追访,言其服药后诸证悉除,恢复如常人。 按:2008年为戊子年,戊癸化火,中运火运太过;子午少阴君火司天,全年火气较盛。3月10日在大寒后春分前,为戊子年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阳寒水,本来初之气为木气生发之时,然则客气太阳寒水加临,寒水主封藏,将本欲借初之气生发的火气封藏,容易造成全年太过之火气在初之气时内郁的表现。生发为木,在人体为肝胆,对应到人体疾病,则体现为肝胆火气内郁的表现。耳为胆经所过之处,《灵枢·经脉》中说:“胆足少阳之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胆气郁滞则会造成耳窍突然闭塞之病机,甚则导致暴聋。正如《素问·厥论篇》中说:“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面热”。胆为甲木,以条达畅疏

五运六气教程

五运六气教程 古继红 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运六气学说基本内容 运气学说主要由“五运”和“六气”组成,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和运气同化等方面。《内经》主要见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和《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之中。 干支甲子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而得名。古人用甲子来纪日纪月纪时纪年,并推算四时节气,而运气学说则是以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来推算运气盛衰和测知气候变化,所以中医运气学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 一、天干 概念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阴阳属性 干支各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一般而言,天干属阳,地支属阴。然而在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其划分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即: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又称阳干。乙、丁、己、辛、癸属阴,又称阴干; 五行属性 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收藏的规律为依据而确立的。如甲乙属东方,东方为木位,应于春季,春气主生,万物萌发;甲乙为万物初生,破甲乙屈之象,故属木。余可类推。 二、地支 概念 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称十二地支或十二支,最早是用来纪月的。 阴阳属性 地支之中,子、寅、辰、午、申、戌属阳,又称阳支,丑、卯、巳、未、酉、亥属阴,又称阴支。 五行属性 在地支中,寅卯属木,巳未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戌丑未属土。 地支配属五行,主要是根据方位与月建(北斗星的斗柄所指)来确定的。依月建所指,每年农历的正月属寅,二月属卯,三月属辰,四月属巳,五月属午,六月属未,七月属申,八月属酉,九月属戌,十月属亥,冬月属子,腊月属丑。因木为东方之气,旺于春,寅卯月建是正、二月,位于东方,所以寅卯属木。火是南方之气,旺于夏,巳午的月建是四、五月,位于南方,所以巳午属火。金是西方之气,旺于秋,申酉的月建是七、八月,位于西方,所以申酉属金。水是北方之气,旺于冬,亥子的月建是十、十一月,位于北方,所以亥子属水。土为中央之气,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辰未戌丑建于三、六、九、十二月,位于四方,所以辰未戌丑均属土。 三、天干纪运 据天干配五行以定岁运的方法,称为“十干统运”,亦称“十干纪运”。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先立其年,以明其气。”意谓先明确当年的干支甲子,再依据其年干确定岁运之气。具体的配属方法,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甲已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四、地支纪气 地支纪气,即十二支化气。十二支配六气是结合三阴三阳来完成的,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其意是说逢子午之年,为少阴君火之气所主;丑未之年,为太阴湿土之气所主;寅申之年,为少阳相火之气所主;卯酉之年,为阳明燥金之气所主;辰戌之年,为太阳寒水之气所主;巳亥之年,为厥阴风木之气所主。

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学说研究资料--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 吴弥漫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术的奇葩,既是医学气象学理论的嚆矢,又是独具特色的疾病预测学,闪烁着中医学术的思想光芒。然而自宋代至今一千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一学说见仁见智,毁誉互参,未能得到发扬光大。前年“非典”肆虐寰宇,该学说再次受到关注,一些学者运用其方法对非典的发生及流行趋势作了预测,引起人们兴趣和重视。本讲座简单介绍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及其推算方法。 一、五运六气的基本学术原理 判断五运六气学说究竟是科学理论还是五行术数的衍绎,必须首先了解其基本学术原理。五运六气学说的学术原理是什么?它是在中医“人与天地相参应”这一整体观念指导下,着眼于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对人以及发生于人身上的疾病的影响,运用当时的天文、历法、物候、音律等科学知识,并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以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其基本原理用数学方式加以表述,就是: y=f(x) ┄┄(1)疾病(y)是以气候(x)为变量的函数[f(x)] x=z{φ(t),θ(t),ξ[φ(t),θ(t)]} ┄┄(2)气候(x)是以五运[φ(t)]、六气[θ(t)]、运气合参{ξ[φ(t),θ(t)]}为变量的函数;其中五运和六气又是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φ(t)和θ(t)。 (2)代入(1),可得:y=f{ z[φ(t),θ(t),ξ〔φ(t),θ(t)〕]} 即:

y=F(t) 由上可见,以时间为变量,通过一系列既定的运算法则,可以推衍出未来某一时段的气候和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这就是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原理。 人生活于天地自然之中,天地气交所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气候环境,既是人类的生存条件,又是引起疾病,影响其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疾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是中医在“人与天地相参应”整体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基本认识,亦是疾病本质的客观反映。至于自然气候,其常其变,为自然力所主宰,虽有其不可逆转性和神秘性,但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古代医家通过长期气象观察并对所积累的经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创建了独特的“五运六气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成为预测气候和疾病的基本模式和方法。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揭示和阐释。运气学说客观地揭示了疾病与气候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趋势,尽管它是用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带有五行术数色彩的概念加以表述,而且其方法还比较朴素、粗糙,但其基本学术原理中却是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科学内涵。 二、运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五运六气学说是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现所见到并且仍然沿用的五运六气理论和推算方法出自《素问》七篇大论,七篇大论为王冰整理注释《素问》时所补入,虽非王氏自己的伪作,亦非《素问》原有之旧文。然而在《内经》早期篇章中,不仅已经奠定了运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而且《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九宫八风》等篇亦记述了比较简单、朴素的气候和疾病预测方法。 《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们不仅从天地阴阳的角度阐述了气候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的可预测性,同时论述了气候变化与人体和疾病的相关关系,

五运六气的临床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运六气的临床应用 作者: 来源:《养生阅刊》2018年第11期 现在有人一谈到运气方,拘泥于《三因司天方》十六首运气方,实际上《三因司天方》 仅仅给了我们十六个套路,不可拘泥,更不能呆板使用。只要抓住了运气病机,按运气思路运用,则不论时方、经方皆为“运气方”。 所谓病机,一则为运气病机,二则为时机、时相。据此临床将不同病症归于六经时相论治,疗效卓著。 把五运六气看作六十干支的简单循环周期,仅据天干地支就去推算某年某时的气候和疾病,这样的机械推算是不科学的,违背《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精神。基于运气病机理论运用运气方,必须做到“因时识宜、随机达变”,唯此方能圆机活法,受用临床。 顾植山为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他全面继承了龙砂医学流派“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重视《伤寒论》经方,运用《伤寒论》六经理论和结合辨体质指导经方应用。 基于肾命理论运用膏方养生‘治未病’”的三大流派特色,尤其在五运六气研究方面,建树颇丰。笔者有幸跟随顾植山学习,寒暑移易,迭经十六载,获益良多,今值先生从医50周年之际,不揣浅陋,将先生运气临证经验初作梳理,以资纪念。 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运 气学说是中华先民智慧的结晶,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顾植山多年来沉潜运气学说研究,认为《黄帝内经》的理论基本建立在五运六气基础之上,运气学说关乎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方面面,丢开运气学说许多中医“悬案”都解释不清了。 顾植山尝言“将被湮没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就是创新;将被后人曲解的中医药理论重新解读,修正现行错误模型,就是创新,而且是首要的、更重要的创新。” 目前的中医基础理论需要用五运六气来重新认识其构架原理,此外,运气学说不仅可用 来预测“疫病”,对中医临床更有重要指导作用。这也是顾植山多年来矢志研究传承、应用推广运气学说之目的。 针对运气学说不存不废的尴尬局面,顾植山认为重新、客观、公正认识运气学说,让这 门学说指导临床实践,为中医临床提供一种更符合中医原创思维的思辨方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不仅仅需要“简便廉”更需要“验”。多年的临床实践已证实,在运气理论指导下常常收到速效、高效甚至奇效。

五运六气在临床中的应用

五运六气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的核心理论是五运六气,五运六气研究的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医学,五运六气理论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生命与大自然存在着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都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而大自然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这种变化根源于日月星运动对地球的影响,日月星与地球的运动都有一定的周期规律,这就给我们探讨五运六气有了方便之门。我们的祖先在研究探讨天体运动中发现,天体运动不但有时间性,也有空间性,并以时间为主线来统摄空间,从中探索其运动的规律性,创建了中医的时空医学——五运六气医学,而且用中国特有的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文化来记录这种运动的周期性规律变化,这为我们今天研究五运六气理论提供了极大方便。那就是阴阳、五行的“亢害承制”自衡理论。《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这种生化和制约现象,从而保证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自然界万物处于和谐稳定状态。有了这个“亢害承制”理论,就能阐述万物生命的生、长、壮、老、死或生、长、化、收、藏过程,把握生命与自然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断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及其发展。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

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这是以五行生克来推论疾病传变的,以胜制不胜,至其当旺本位之时病情好转,至其所生之时而疾病向愈,至其被克之时病情加重,至于生其时则病情稳定。从而根据天时把握疾病的发展和临床上的最佳治疗时间,此其一。其二,预防疾病的发生,养生治未病,“先立其年,以明其气”,掌握当年运和气的性质,把握其可能的传变方向,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几千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对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其“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等观点,指出了临床医生研究五运六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故后世医家曾有“不懂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之训。五运六气临床应用特点在临床中采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天验人,司外揣内。如《素问·疏五过论》说:“必明天道、地理,四时经纪。”《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就是针对五运六气时空这一特性提出来的。一、六十甲子计年二、五运定位五运六气学说中,五客运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主全年变化,其变化有平气、太过、不及三气,《素问·气交变大论》详细论述了五运太过、不及10年对五脏关系的影响:我早在2002年出版的《中医运气学解秘——医易宝典》中就说,五脏系统太过、不及有个健康平衡三角形,从上文得知,共有五个这样的平衡三角形,木运太过和土运不及是一个三角形,火运太过和金运不

五运六气的基本知识及其口诀

五运六气的基本知识及其口诀 五运六气学说也属于古代的时间医学范畴,它至少产生于《内经》诞生的时代。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性大论篇第六十七等都是论述运气学说的思想及内容的,因在《素问》中即有论述,所以历代著名医家,有很多关于运气学说的论述及著作,近现代关于运气学说的研究应该说也颇多。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内经》里关于运气学说的论述非常地难懂。而历代及近现代的关于运气学说的一些著作,好像没有哪位用运气学说直接来指导临床选穴及处方用药的,至少我没有见到过吧。当然,我也没有读懂《内经》中关于运气学说的内容,然而,没有读懂,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够去探究五运六气学说的由来,并努力去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它,并最终得以给出它在临床上直接指导针灸选穴和处方用药的方法。多年来,我一直在琢磨五运六气学说,并已经能够熟练用于临床,疗效屡经验证,所以这里介绍给大家。 我们先来熟悉一下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知识: 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五运六气与时间的联系: 《内经》里记载:“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内经》里还记载:“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 古代某医家把《内经》里的上述两段话编成了两段歌诀,很方便记忆,这里也介绍一下: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 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 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 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虽然“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但甲代表土运太过,简称为土太过;己代表土运不及,简称为土不及。其它依此类推,归纳如下: 甲:土太过己:土不及; 乙:金不及庚:金太过; 丁:木不及壬:木太过; 丙:水太过辛:水不及; 戊:火太过癸:火不及;

时间医学的五运六气

时间医学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学说属于古代时间医学范畴,产生于《内经》诞生的年代。所谓五运描述的是地表的土壤特征,而六气描述的是某个时候的气候特征。两者结合,可完整的刻画一个生物某个时候的主要生存环境。人秉天地之气生,也秉承了当时的气候环境,影响着人的脏腑功能的强弱盛衰。另外,一个生物或植物,在某个环境中长大,当然也得到了这个环境的气息,被人体吸收后,则相应地进入人体的相关区域和经络,所以也可以用五运六气来描述药物的功效以及人体的归经等。 五运:金、木、水、火、土。 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 其中 五行向乘:金乘木、木乘土、土乘水、水乘水、火乘金。 五行向侮:金侮火、木侮金、土侮木、水侮土、火侮水 相生太过:水生木太过、木生火太过、火生土太过, 土生金太过,金生水太过; 相生不及:水生木不及,木生火不及,火生土不及。 土生金不及,金生水不及; 《内经》有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轻而侮之,己所胜乘而轻之。 王冰在注解内经说:“造化之机,不可已无升,亦不可以无制,无升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水

土 木太厥少少太阳 金阳阴阴阳阴明 火寒风君相湿燥 水水木火火土金 五运六气平面图 具体的操作方法: 1、首先确定将出生年月日(公立)换算成天干地支年月日,主要是查谷普专用万年历。同时也可加上发病时间一起推算。 2、画好五运六气平面图。 32个或 4 “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你就可以为工。就是因为这一步,做医生的路就变得海阔天空,所以,运气这门学问很重要。 上述这个病人初次发作是在1994年,1994年是甲戌年,甲为土运太过,戌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这样一个肿瘤病人,你很难说清他是那一天发病,他的发病界限你很难像感冒那样用天来界定。所以,这个年的框架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知道1994年的“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主要是寒湿为盛,尤其是湿为盛,他这个病为什么不在19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