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脐尿管囊肿(实用课件)

脐尿管囊肿(实用课件)

脐尿管囊肿(实用课件)

脐尿管囊肿(实用课件)

脐尿管癌的诊治

脐尿管癌的诊治(附文献复习) 张伟陆晓哲王安喜 摘要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例脐尿管癌患者临床诊治经验并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文献报道46例脐尿管癌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行扩大部分切除术23例(其中术后辅助化疗、放疗16例,5年生存率37.5%;单纯手术切除7例,5年生存率28.5%),行根治性全切术20例(其中术后辅助化疗、放疗3例,5年生存率为0%,单纯手术治疗17例5年生存率为0%,),单纯放疗、化疗5例(5年生存率为0%)。结论:脐尿管癌发病位置隐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耻骨上肿块、血尿、尿频和尿中有黏液。术前诊断困难,CT、膀胱镜是具有较高价值的诊断方法;B超引导下穿刺可得出组织学诊断;治疗方法主要是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本病预后很差,临床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放、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均不确定,联合多种治疗模式有望提高远期生存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脐尿管癌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29-86岁,平均54岁。临床表现:无痛间歇肉眼血尿伴膀胱刺激症状28例,尿中有黏液的12例,耻骨上肿物的12例,脐下包块并伴有溢液的2例;其中行膀胱镜检查的44例,发现膀胱顶部肿物的40例,其中肿物呈菜花样的20例,溃疡型16例,广基乳头型4例;白色絮状物附着的12例;B超检查发现46例均提示膀胱顶部与腹壁间有非均质性肿块,边缘不规整;CT提示肿块未予脐尿管部位,压迫膀胱,于膀胱界限不清者42例,肿块前缘侵及腹壁者14例,肿块内有钙化斑点者14例,肿块可强化者35例; 1.2 方法 a.行单纯扩大部分切除术治疗;b.行扩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给予辅助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c.行单纯根治性全切术治疗;d. 根治性全切术,术后给予辅助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e.单纯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最常用的化疗或辅助化疗方案主要为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和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而免疫治疗方案通常为白介素-2、干扰素治疗; 2 结果 根据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行扩大部分切除术23例(其中术后辅助化疗、放疗16例,5年生存率37.5%;单纯手术切除7例,5年生存率28.5%),行根治性全切术20例(其中术后辅助化疗、放疗3例,5年生存率为0%,单纯手术治疗17例5年生存率为0%,),单纯放疗、化疗5例(5年生存率为0%)。根据患者随访 3讨论 3.1 发病基础脐尿管是膀胱顶部和脐部之间的胚胎期结构,在Retzius间隙内经腹横筋膜和腹膜之间穿过,胎儿出生后逐渐退化成为一条从脐部连到膀胱顶端的纤维索。脐尿管长约5-6cm,分为三段,即膀胱黏膜内段、膀胱肌层壁内段与膀胱上段。当脐尿管未闭锁时其组织学结构分为黏膜层、黏膜下结缔组织层和平滑肌层。若出生后脐尿管未闭锁,则可发生脐尿管瘘、脐尿管囊肿及脐尿管肿瘤等。脐尿管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膀胱内或近膀胱的脐尿管端,男性多于女性,50-70岁高发。组织学上绝大多数为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鳞癌、移行细胞癌,未分化癌少见。发病机制可能与上皮增生及内覆移行上皮腺性化生[1]有关。 3.2 诊断脐尿管癌的临床表现与其位置有关,位于脐尿管远端的肿瘤压迫膀胱,穿破膀胱后有血尿,感染后有膀胱刺激症状;位于脐尿管中段或侵犯腹壁的肿瘤可在下腹部触及肿块;位于脐尿管近端的肿瘤破溃后自脐流出黏液性或血性液体。但肿瘤早期局限于膀胱壁层或脐尿管内,常无特殊症状与体征;Henly[4提出了脐尿管癌的诊断标准:(1)肿瘤位于膀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