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川平原

银川平原

银川平原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说明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中国西北璀璨的明珠。 巍巍贺兰山,漫漫黄河水。秀美富饶的塞上湖城,不仅用千古文明、多元文化,支撑着银川不断发展的辉煌。如今,更因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宏图的实施,拉开了更高发展的序幕。 一、规划范围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全长17.5公里,是城市南北向新主干。主轴南段起点在五里台,现状是宁安大街,北段终点在元宝湖,现状位于万寿路。 二、规划依据 《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 三、规划理念 银川城市中轴线以“多彩银川”作为规划理念,不仅表达了银川城市人文生命序列空间的规划诉求,更加体现出“贺兰岿然、长河不息” 的城市精神之魂。 三、规划结构 “多彩银川”城市中轴的规划结构,分为一轴一心,三廊五段,九大节点。 按照城市人文生命序列中轴线由南向北分为历史银川、风情银川、和谐银川、开放银川和未来银川五段。历史银川是表达银川千年人文的底蕴,风情银川是反映银川民俗民风珍贵遗产,和谐银川是打造银川最靓丽的窗口,开放银川是创新银川城市精神的新亮点,而未来银川,则是进一步展示银川可持续发展的新辉煌。 九个城市节点分别为塞上明珠、银川民风、文化中心、城市中央、市民中心、塞上西湖、中阿论坛、北部新城、月坛金凤。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历史文化公园、英贤祠、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宁夏民风街、银川青少年宫、宝鼎广场、宁夏歌剧院、银川图书馆、宁夏博物馆、三馆两中心、曾杏绯艺术馆、中阿论坛、宁夏移民博物馆、人文亭阁等。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通过集中考虑设置和完善一批大型文化空间,城市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人文的精神所向,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开放性城市旅游价值,同时向全中国及世界人民展示着银川城市人文生命序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江汉平原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江汉平原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江汉平原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江汉平原湿地农业技术体系探讨 2007-04-21 农学论文 长江流经宜昌段后,沿荆江进入一个相对低缓的地带。其间河网密织、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湖泊型湿地景观。明清以来,迫于人口压力,人们对该湿地地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开垦,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的发达地区。针对这片开垦地域农业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将国际上的“湿地”概念引入到对本地区农业的研究上,相继提出了要发展湿地农业的思想[1~5]。我们在完成中日技术合作“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和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研究”的过程中,对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建立我国南方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作一些有益的探索。1“湿地农业”的提出“湿地农业”的概念是在“湿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湿地的基本特征。国际上提出湿地的概念,主要是鉴于该类自然资源对调节自然环境和保护生物物种的绝对重要性,即所谓“大地之肾”的特点提出来的,其核心是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6~7]。但对我国江汉平原乃至长江流域来讲,近600年来,已有大片的湿地被开垦成了以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该湿地的主要功能已转变成农业经营的基础条件、生产农产品的功能上来。在该地区农业经营中,除要保护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湿地、发挥湿地的生物和生态功能外,农业的经营本身还或多或少受到本区湿地特征的影响,如何根据其特点进行农业经营、处理好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农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针对南方多雨的特点,在有效排水和农业利用上就创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著名的“桑基鱼塘”系统,在长江

宁夏银川市名称由来

宁夏银川市名称由来 银川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戎狄、匈奴所居。秦汉以来属北地郡地方,迄十六国时期,赫连夏在今银川市东建"饮汗城",是赫连勃勃的别墅,名"丽子园"。北魏时在此设怀远县(见《元和郡县志》),这是今银川市区有县级建置的最早记载。北周至宋改为郡或镇。惟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城为河水冲毁,次年,又在今银川市城区建立新城。西夏在元昊称帝前便选定宋怀远镇为国都,进行大规模扩建,改称兴州;后又改称兴庆,继改称中兴。从此今银川便一直成为宁夏的首府。 今银川市在元称为宁夏府路,并一度设宁夏行中书省。明为宁夏卫,清为宁夏府宁夏县(府治),民国时为宁夏县(宁夏省治),并于1947年改县设市,称银川市。据说当时曾拟定"银川"、"怀远"、"朔方"三个名称,最后从中选定"银川" 命名。 "银川"之名,最初多出现在明、清以来有关史志所搜集的诗词中。因上层人士、骚人墨客吟诗作赋,歌咏"塞北江南"的大好美景,往往不愿直书地名,以免流俗而失风雅。目睹当地水渠交错、湖泊遍布、一片水乡风光,特别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登高远望,远山近水之间,闪烁着夺目的银光,不知是谁,灵感油然而生,第一个想出了"银川"这个雅号,

遂为人们赞赏,于是便广泛流传开来。如明刘宽敏有诗句为,"俯凭驼岭临河套,遥带银川挹贺兰"。清人诗句更多,康熙年间,宁夏知府王全臣在《重修汉延渠暗洞》诗中有:"河流远引汉唐中,双拖白练舞长虹……或是天吴(海神)聊小试,暂移鳅穴(指暗洞)到银川"(见乾隆《宁夏府志》)。以后逐渐成为宁夏县的代称,如乾隆十八年建立的学校,直接命名为"银川书院"。乾隆二十年汪绎辰所撰的地方志书也称为《银川小志》。民国年间更有"银川舞台"、"银川书院"等名称不断出现。"银川"称谓,遂在此基础上后来被正式采用了。

银川市湖泊湿地的演变及恢复与保护浅析

银川市湖泊湿地的演变及恢复与保护浅析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JournalofAgri.andFores.Sei.&Teeh.2011,52(03):43—4443 银川市湖泊湿地的演变及恢复与保护浅析 汪淑萍 (宁夏银川市绿化养护管理站,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由于古黄河冲刷与引黄古渠涨水等原因造就了星罗棋布的湖泊湿地,银川市拥有了丰富的水资源.但受到气候干 旱,围湖造田,改湖建塘,城市建设等诸多因素影响,使湖泊面积骤减.随着"生态立市",打造"塞上湖城"的规3t,j,银川市又呈 现出"湖中有城,城中有湖"的景象.但"湖城"持续性发展仍然面临严峻的问题,需要加强湖泊湿地的保护与恢复,使湖城"落 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景尽收眼底. 关键词:湖泊湿地;历史演变;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2011)03—0043-02 从地理位置看,银川这座城市的西,北,东面都是沙漠盘 踞,年降水量仅200mm,蒸发量却达1600mm,应该是一座干 燥之城.然而,银川市却是一个被水包围的城市,所以历史上称 银川为"水抱城". 1丰富水资源的形成原因 地处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银川市,怎么会有如此丰富的水 资源呢?究其原因是黄河与古渠造就了湖泊湿地,形成了丰富 的水资源.一方面,古黄河冲刷银川I平原时,河床曾多次来回摆 动,留下来的许多故道便形成了湖泊湿地;另一方面,由于古代 的灌溉系统并不太完善,渠道沟沟岔岔,星罗棋布,遇涨洪水时 往往渠水泛滥成灾,导致渠道旁的低洼地带形成积水湖泊.不 过近代新修了一些排水沟,渠与沟不但把湖泊湿地串联起来,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银川

城市空间的集中与分散实例分析----银川 摘要: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每个城市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集中与分散则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本文从集中与分散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的演化过程,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市作为实例进行分析。银川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建国以来,由民国初期的“哑铃状”发展到“带状组团式”,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一次大的规划,最终形成银川市“三中心并联式”的格局。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城市空间经历了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集中分散银川市规划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 城市空间结构指的是城市物质要求在特定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自然环境资源多种背景下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织方式以及背后社会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内在机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空间布局特征。集中与分散是城市空间演化中的基本表现,它们贯穿于城市发展运动的全过程,并体现于不同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上。因此,集中与分散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 集中是城市空间的基本特征,它是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集聚与扩散等作用引力聚焦的过 程。集中的相对性决定了集中的复杂性。集中主义的代表是勒柯布西埃,他提出用城市的 三维结构来解决大城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平行城市”方案。 分散是城市空间的一种异化现象,是对城市空间过度集中的—种反动,也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必然行为。分散的相对性只有与集中空间联系起来考察后才有真实的意义。分散的城市形态所反映的正是空间内人类活动分散化了的表征,同时也是受制于各种自然条件与环境的结果。分散主义的代表是霍华德,为了解决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集中与分散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一种状态,所反映的是空间结构内在的相互关系。集中与分散的空间运动总是在一定的人类行为动力的驱使下以或聚或散的空间表现而呈现两相依依的社会与空间关系。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演化遵循从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轨迹,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每后一个阶段也不单单是前一个阶段的简单重复。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分析----银川 本文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作为实例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的探讨、分析。选取该城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以银川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包括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乌海市,陕西北部的榆林市、延安市及甘肃的庆阳地区,它们的经济、文化、商业触角均远离其本省区的核心辐射,而在这10万多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区域范围内,只有银川是省会城市,同时又是城市人口超70万的大城市。因此有理由认为,银川的强盛会带动在包头、太原、西安、兰州一带形成新经济三角带,在中国西部城市规划编制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2、作者本人来自宁夏,对银川的城市发展有一定的了解,银川作为我的故乡,借这次机会可以更好的了解银川的历史发展及规划现状。 1.银川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化。 1)银川古代城市空间形态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

湿地经典习题

湿地经典习题 1.(18分)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 ⑴、扎龙湿地位于东北平原北部的平原, 是 (珍禽)的重要栖息地。 ⑵、简要分析该地形成内陆湿地的自然条件。 ⑶、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环境效益,日前, 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⑷、火灾频发,湿地退化,鸟类迁移,使“鹤乡”齐齐哈尔市魅力大减,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是什么? 2、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36分) (1)、获取“长江中游湿 地50年的变迁”图 的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 什么?(4分) (2)、写出图示区域中平原的名称。与东北的三江平原相比,它们作为商品农业基地的自然区位优势是什么?(8分) (3)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10分) (4)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四点)(8分) (5)从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简述其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6分) 湿地经典习题

1.(1)松嫩(2分)丹顶鹤(2分) (2)地势低,水源较充足;植被茂密,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4分) (3)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4分) (4)靠人工措施补充湿地水量;禁止大规模采伐芦苇;迁移湿地核心区人口;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繁殖丹顶鹤(6分) 2、(1) 遥感技术(2分)和地理信息技术(2分) (2)江汉平原(2分)和洞庭湖平原(2分)。位于我国的亚热带,热量条件好(3分),一年2~3熟,复种指数高(3分)。 (3)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4分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3分)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和毁林种粮,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湖泊的沼泽化过程。(3分) (4)(至少答出四点)(8分)①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②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水量的调蓄功能;③破坏了水平衡,改变了这里原有的水循环方式;④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⑤使水分的蒸发量减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⑥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原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 (5)①减少洪水的威胁(2分)②扩大武汉与长江上游地区的联系(2分)③缓解能源消费给武汉的压力,减轻城市大气污染。(2分) 3、遥感技术需要借助不同的运载工具来完成任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运载工具不同来分类,A属于遥感,B属于遥感。(2分)(2)A、B两种遥感方式中,遥感范围较大的是(填字母),对地面物体分辨率较高的是(填字母)。(2分) (3)遥感技术的关键装置是,由于地面物体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也各不相同。(2分) (4)阴雨天气时,国家防汛总指挥部要收集某个区域地面受灾情况的详细信息,最适合采用的是() A.红外线遥感B.可见光遥感C.微波遥感D.紫外线遥感 3、(1)航空(飞机)航天(卫星)(2)BA(3)传感器电磁波(4)C

银川概况

银川概况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7-09-14 发表评论>> 地理位置 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以黄河和明长城为界,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南接吴忠市;北连平罗县。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银川市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银川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日温差12~15℃,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银川市行政区划面积7080平方公里,2002年年末耕地总面积14.37万公顷。黄河自南向北过境长度近百公里,境内有唐徕渠、汉延渠、秦渠、惠农渠、西干渠、东干渠六大灌溉渠系。银川市植被以草原为主,主要树种有杨树、榆树、柳树、沙枣树、槐、山杏、油松等,森林覆盖率11.5%。贺兰山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2种,有野生药用植物40多种。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白云岩、石灰岩、陶瓷黏土、湖盐、芒硝、石膏等,还有适于雕刻制砚的贺兰石。

历史简介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前后),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这是银川建城之始,距今约2020年历史。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建怀远新城,即今银川市城区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称帝,建大夏国。1944年1月,宁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银川。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行政区域 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气候状况 2000年,银川市总的气候特点是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年蒸发量大于历年年均蒸发量。除1月、6月和11月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略偏低外,其他月份均偏高,且个别月份均偏高,且个别月份平均气温偏高幅度较大,尤其是12月比历年同期偏高达3.9℃,为历史上所罕见。月降水量1月、6月和9月偏多,其他月份均偏少,尤其是3月至5月的两个来月的时间内,降水偏少,大风和沙尘暴、扬沙浮尘提前出现频繁,累计分别达15天和29天,表明银川市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全年日照时数为2759小时,最长月份为7月,日照时数为321.3小时;最短月份为1月,日照时数为175.5小时。年降水量为133.8毫米,年蒸发量为17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3%,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春季由于气温偏高,终霜冻结束较早。夏季气温高于常年,尤其7月份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7月20日白天银川市最高气温为38.7度,是自1961年以来,40年内所出现的最高值。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仍然偏高。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累计降水量达126.7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5%。8月7日为年日降水量最大日期,降水量31.4毫米。全年无霜期181天。 人口民族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

宁夏银川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宁夏银川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气候特征不属于南极地区的是() A.极光B.烈风C.干燥D.酷寒 【答案】A 【解析】 【分析】 南极地区的气温、降水均低于北极地区,风比北极地区大,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造成两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北极地区是海洋,南极地区是陆地。 【详解】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风速在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南极地区年降水量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所以南极气候有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极光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气候特征。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牢记即可。 2.港澳地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往往采用“上天”和“下海”的方式,正确理解是() A.建设高层建筑B.建设海底城市C.向青藏高原移民D.填海造陆 【答案】AD 【解析】 【分析】 根据香港位于东南沿海,珠江口东岸,是著名的国际贸易、航运中心,地狭人稠,记性分析解答。 【详解】 香港为了克服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原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的这一系列限制性因素,发挥资金雄厚、技术发达的优势,采取“上天”和“下海”的方式,扩展生存空间。“上天”和“下海”分别指的是: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陆。故选:AD。 【点睛】 本题考查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措施,理解记忆即可。 3.长江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是荆江段,该河段位于长江游 A.上游B.中游C.下游D.源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荆州市荆襄河生态湿地公园规划

荆州市荆襄河生态湿地公园规划 说明书 靠植物园及两湖绿谷,长约1.2km,规划面积约21.4公顷。呈带状,南北长约荆州市荆襄河生态湿地公园规划 1.2公里,东西向宽约150米―200米,现状堤顶标高:3 2.15米―3 3.12米, 现状绿地高程:28.50米—30.30米之间;荆襄河水位情况:常水位28.85米; 一、项目背景 荆州地处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洪水位29.18米,29.60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黄海高程)。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国家第一批1、现状优势分析历史文化名城,鄂中南地区的经济纽带,长江中游枢纽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1)水质较好,污染较少。 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渔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 (2)自然生态状态较好,可塑造性强。 荆襄河位于建成区中部偏北的位置。从城市水系分析,荆襄河南接荆沙河,(3)防洪堤取消后的土方可用于场地内微地形景观营造,减少外运土方。东连西干渠,北接太湖港,是荆州市城市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绿地结2、现状问题分析: 构上分析,其位置位于城市三大绿核(即环城公园、植物园、中山公园)的三(1)两湖绿谷侵占绿地严重,河岸东侧近期实施难度较大。角几何中心,并与多个带状绿地相连接,是插入城市中心的重要的楔形绿地。(2)桥头垃圾乱扔,缺乏有效管理

随着防洪闸北移至徐桥路以北,与太湖港相接,荆襄河防洪功能取消,只保留(3)河岸西侧,荆沙大道以北有部分坟地,需迁坟。调蓄洪功能,故河岸两侧防洪堤功能弱化,湿地公园景观功能突显,为发挥荆(二)B段:北起沙桥门桥,南至雷家挡泵站,西临河滨路及武德路,东面襄河湿地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以美林湖畔及荆沙大道为边界,长约1.5km,规划面积约35.01公顷。景明观乐等方面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有效地遏制城市建设中对湿地的不路以南大部分已施工完成,本次规划以提档升级为主。合理利用现象,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故编1、建设情况说明: 制本规划。 2010年完成荆襄河生态公园的规划及施工图设计,截止2013年底,荆襄 外河景明观路至雷家挡泵站段完成了包括拆迁、平堤、清淤、水岸线整治、水生植物栽植及园路、广场铺装、绿化、亲水平台等大部分的建设工作,但在“创二、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荆襄河生态湿地公园全长约4.0公里,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为67.08公顷,园”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工程量大和缺少资金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规划分A、B、C三段。地段的建设还未实施,而已实施的地段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未按规划的内容实 (一) A段:北起太湖港与荆襄河节制闸处,南至景明观路,西临武德路,东施或未达到规划设计的景观效果,如镜湖岛未形成,静逸桥未施工,靠荆襄河 1 说明书南面的环境较差,形式单一,未达到设计的景观效果。样式,增强公园的整体协调性。 2、现状问题分析 1、现状优势分析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6)07-0041-04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王晓燕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形成的渊源,并据此推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以我国西部城市银川市为例,对其发展各个时段的内部空间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银川市〔中图分类号〕 T U984;F7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收稿日期〕 2006-03-13〔修回日期〕 2006-06-26 一  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公元1033年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旧城),城市开始大规模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兴庆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四周湖沼星罗棋布。因受南北湖泊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城郭。城市平面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至明代,城市规模扩大,但城市空间形态基本未变。 2.清乾隆年间形成新、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并于府城外东北五公里处筑“宁夏满营”。乾隆三年,宁夏遭遇八级大地震,府城、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乾隆五到六年,修复府城,城市空间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满城移建于府城西15里,即“新城满营” (今银川新城)。至此,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并延续至今。 3.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周围均为灌溉良田;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地,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了“新市区”,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新、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但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4.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阶段,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迈入新世纪后,银川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进行了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了原老城区、郊区、新城区,从东至西成立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银川市城市规  总第135期 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湖北的自然地理.(精选)

湖北的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湖北省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地貌类型多样,有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岗地以及层峦迭嶂的广大山区。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 全省山地大致分为四大块。西北山地为秦岭东延部分和大巴山的东段。秦岭东延部分称武当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岭脊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为武当山天柱峰(海拔1621.1米);大巴山东段由神农架、荆山、巫山组成,森林茂密,河谷幽深,最高处为神农架神农顶(海拔3105米),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荆山呈北西—南东走向,地势由北向南降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巫山地质复杂,水流侵蚀强烈,相对高度一般在700~1500米之间,局部达2000余米。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间,形成雄奇壮美的长江三峡,水利资源丰富。西南山地为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娄山和武陵山,呈北东-南西走向,海拔高度一般700~1000米,最高处为五峰境内狮子垴(海拔2152米)。东北山地为绵亘于豫、鄂、皖边境的桐柏山、大别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东南山地为蜿蜒于湘、鄂、

赣边境的幕阜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最高处为九宫山老鸦尖(海拔1656米)。 全省丘陵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域,一为鄂中丘陵,一为鄂东北丘陵。鄂中丘陵包括荆山与大别山之间的江汉河谷丘陵及大洪山与桐柏山之间的水流域丘陵。鄂东北丘陵以低丘为主,地势起伏较小,丘间沟谷开阔,土层较厚,宜农宜林。 省内主要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整个地势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大部分海拔20-100米。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鄂东沿江平原主要分布在嘉鱼至黄梅沿长江一带,为长江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这一带因注入长江的支流短小,河口三角洲面积较窄,加之河间地带河湖交错,因而呈现狭窄收缩之势,远不及江汉平原坦荡宽阔。 河流湖泊 中国“江、淮、河、汉”四大水系,湖北独占两条。长江自恩施巴东进入湖北境内千回百转,流贯省内26个县市,湖北省境内流长1061千米。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蟠冢山,穿越秦巴山地进入鄂西,经十堰、襄阳、宜城、钟祥、仙桃等地,在武汉市汇入长江,湖北省境内流长928千米,被称为“湖北的多瑙河”。清江发源于恩施利川齐岳山,自西向东横贯恩施州,至宜都汇入长江,省境内流长425千米,被誉为“土家族的母亲河”。据统计,

三江湿地欲哭无泪

三江湿地欲哭无泪 黑龙江省现有天然湿地面积40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大小兴安岭等地区;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62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区8处,是我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最多的省份之一。 曾经的动植物天堂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平原和完达山以南的沼泽化冲积、湖积平原形成的。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面积为156万多公顷,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从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有1200多种。其中乔灌树种有100余种,苔藓植物有260多种,蜜源植物和较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近300种,蕨类植物31种,种子植物700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15种,主要有红松、兴凯松、野生大豆、黄檗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鸟类270多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如丹顶鹤、白鹤、白尾海雕、东方白鹳等50多种。有野生鱼类87种,其中最为名贵的有施氏鲟、达氏鳇、大马哈鱼等鱼种。国家重点保护兽类14种,主要有东北虎、紫貂、马鹿、黑熊、棕熊等。在20世纪50年代,这里人烟稀少,荒原茫茫,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一片水丰林美、鸟鸣鱼跃的原始景象。 变样的“北大荒” 三江平原经历了多次的大开发。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人民解放军10万转业官兵进入三江平原,开始举世闻名的北大荒垦荒大开发,12年间毁坏湿地1000多万亩。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54万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农场落户,掀起土地开发的高潮。此间耕地面积迅速扩大,三江平原湿地再次遭到破坏。9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再造一个“北大荒”,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农机具,加快了开垦效率,致使三江平原湿地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湿地覆盖率由原来的49%降至13.6%。由于过度的排水开垦、捕猎,三江平原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多种动物已无影无踪。开发前的三江平原并无沙化问题,而现在每到春播季节沙尘弥漫,60%以上的耕地遭受沙化的危害。水土流失严重,如在1998年的特大洪水中,由于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大片耕地被冲刷得千沟万壑。

银川城市发展和住宅市场调研报告

2010年银川市城市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初步研究 第一部分银川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概述 1、城市概况 银川市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银川市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银川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银川市行政区划面积3500平方公里,黄河自南向北过境长度近百公里。 2、行政区划及人口构成 银川市下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3个区,灵武市和永宁县、贺兰县。2009年,各县(市)区共辖23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6个乡和211个居委会、27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构成

兴庆区贺兰县西夏区金凤区永宁县162766户、 48万人 62287户、 19万人 67522户、 23万人 56643户、 16.5万人 65289户、 20.5万人 2009年底,银川市户籍人口为155.55万人,其中市辖区91.42万人(兴庆区48万人,西夏区23.3万人,金凤区16.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58.78 %,;永宁县20.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3.60%;贺兰县1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39%;灵武市23.71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5.24%。 2009年全国非农业人口平均水平为42% 全市非农业人口为101.2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4.5%; 3、地理环境 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其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之间,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2009年城市建成区面积107平方公里,市区公用设施敷设范围110平方公里。 银川市区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地貌类型多样,自西向东分为贺兰山地、洪积扇前倾斜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冲积湖沼平原、河谷平原、河漫滩地等。海拔在1010米~1150米之间。银川西部的贺兰山为石质中高山,呈北偏东走向。全长约150公里,宽20公里~30公里。最高峰海拔3556米,是阻挡西北冷空气和风沙长驱直入银川的天然屏障。贺兰山在银川市境内近70公里,面积5.88万公顷,山高坡陡,气势雄伟。

银川市产业分析

银川市主导产业及分析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约1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及再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和现代服务五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数控机床、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设备、特种铸钢铸件、煤矿机械和轮胎生产基地。 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银川市在优势产业的带动下,不断的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由“十一五”期间的“一强五优”产业逐步向“十二五”提出的“一强四优五新”的产业目标转型。下面是有关对“十一五”期间产业和“十二五”期间的对比分析。 一、“十一五”期间产业情况 “十一五”期间,银川市重点发展“一强五优”产业,初步形成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发酵及生物制药、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机械电器制造、新材料、羊绒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2010年末,“一强五优”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90.4%以上。 1、能源化工产业 充分发掘资源优势,依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煤炭开采、火力发电、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四大核心产业,2010年银川市石化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 2、发酵及生物制药产业

利用本地区的气候、煤炭、电力、玉米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玉米淀粉及其深加工、生物制药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和生产,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基地。2010年,银川的发酵及生物制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3、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 充分发挥“回族之乡”品牌优势,培育和丰富清真食品、清真餐饮、穆斯林用品特色产业,提升清真品牌的影响力,把银川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2010年,银川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 4、机械电器制造产业 充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特别是技术优势,不断提升机械电器制造产业的创新能力,发展对建设专业化配套生产体系有促进意义的中小型企业,2010年,银川机械电器制造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5、新材料产业 依托现有基础,加快推进有色轻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重点发展焦炭、多晶硅、稀土金属、复合水泥、镁合金、镉镍电池、球状氢氧化镍等产品,2010年,银川新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 6、羊绒产业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和洞庭湖区湿地的分类与分布特征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和洞庭湖区湿地的分类与分布特征 摘要:采用成因、水文、植被、土质和地貌特征等, 从系、类、属、种和亚种5 个层次对江汉2洞庭平原的湿地进行了系统分类.。划分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3 个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水面、湖泊水面、人工水面、河流沼泽、湖泊沼泽和水田6 个湿地类。分析了湿地的分布特征, 讨论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湿地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湿地分类;湿地分布特征;江汉与洞庭平原 湿地在野生生物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对湿地类型、生态结构、功能及演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十分重视. 湿地分类是湿地研究的基础。西方学者或专门或在其研究中对湿地进行了分类[1 ]。近几年来, 我国亦开展了大量的湿地研究, 不少机构和研究者对各地的湿地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淡水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类[2~7 ]。由于湿地类型的多样性和地域的复杂性, 以往的许多分类方法按划分到属和种时采用多重标准, 使分类系统不甚清楚, 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要, 此外, 以往讨论的湿地分布, 主要是阐明湿地的区域分布, 很少讨论湿地内部的分布方式和结构。江汉(四湖地区)与洞庭平原地处长江中游, 是一个冲积和湖积形成的淡水河流和湖泊湿地区域, 海拔多在21~40m 之间, 湿地面积20600km , 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区域之一, 在北亚热带大河泛滥平原湿地类型中也具有代表性。本文以该地区为例, 对大河流域泛滥平原上的淡水湿地进行分类, 并讨论其分布规律. 1分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 . 1分类的指导思想 1 . 1 . 1分类系统要反映湿地的本质特征:地表水分饱和或有浅的积水、水成土壤、水生植被是湿地的基本特征, 湿地分类要反映湿地三要素湿地水文、喜湿生物和湿生土壤的特征。 1 . 1 . 2 分类系统要便于实际应用:湿地介于水陆之间, 陆上和水上交通都不甚便利,在进行湿地调查时需借助遥感手段. 因此, 湿地分类要尽可能使分类单元能从遥感图像上分辨出来。 1 . 2分类原则 1 . 2 . 1综合性原则:湿地生态系统是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形成的综合体. 按综合属性划分不同等级的相似湿地单元, 即为本文的基本分类原则。 1 . 2 . 2主导因素原则:在每一级湿地类型中, 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相等的, 在每一级分类中根据1、2 种主导因素, 对湿地类型进行划分, 使得分类系统层次清晰和类型完整。3湿地的分类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分类原则和按照湿地的成因类型划分系, 划分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按照一年中被水淹没时间划分类, 划分出河流水面、湖泊水面、人工水面、河流沼泽、湖泊沼泽和水田 6 个湿地类。 4 分布特征 江汉与洞庭平原湿地的基本分布类型有:线状分布、带状分布、环状分布、斑状分布等,它们的组合构成了不同湿地系统的分布特征。 4 . 1河流湿地系统分布特征 河流湿地系统分布的明显特征是带状分布, 河流水面呈线状, 依次向外分布着泥沙滩、草滩地和芦苇滩地, 顺着河流流向延伸, 形成带状分布。区内的长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全, 带状分布明显, 河流水面居中, 向外依次分布着泥沙滩地、草滩地和芦苇滩地。整个系统呈东西向卧于本区中部但类型不全, 东荆河湿地生态系统常常只有水面和草滩地, 虎渡河、松滋河和藕池河以及汉水湿地生态系统常常只有水面和泥沙滩地。 4 . 2湖泊湿地系统的分布特征

高考复习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强化训练试题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 读“三江平原”示意图,分析完成1—4题 1、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三江”是指:() A、黑龙江、松花江、嫩江 B、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 C、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D、松花江、嫩江、牡丹江 2、在三江平原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 A、黑土 B、黑钙土 C、黄土 D、水稻土 3、三江平原的沼泽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其形成按地域分布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4、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5~7题。5.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森林面积减少②环境污染③城镇建设④兴修水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D.②③ 6.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频率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A.②③B.②④ C.①②D.①④ 7.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②④B.①④ C.②③D.③④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银川市概况

银川市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201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26.38平方公里。下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常住人口约202.57万(2011年),城镇人口为150.67万,乡村人口乡村人口51.90万;大部分为汉族,回族约为48.17万人。 银川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银川市面积9555.38平方千米,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银川市常住人口199.3088万人,市人民政府驻金凤区北京中路。 根据《银川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1993088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031754人,占51.77%;女性人口为961334人,占48.2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33;0-14岁人口为331567人,占16.64%;15-64岁人口为1536690人,占77.10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4831人,占6.26%;汉族人口为1504472人,占75.48%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88616人,占24.52 %,其中回族人口为459647人,占23.06%;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335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037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8798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520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兴庆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金融和商贸

中心,是宁夏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形象集中体现的区域,堪称“宁夏第一区” (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兴庆区以原城区为主体变更而来,区人民政府驻北京东路。代码:640104 电话区号:0951。面积757.6平方公里,人口41万,有回、汉、满、蒙等22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8.5万。 除月牙湖乡及掌政镇临河村外,辖区均在黄河西岸,北邻贺兰县,南邻永宁县,西至唐徕渠邻金凤区,东隔黄河邻灵武市。月牙湖乡原属陶乐县,位于黄河东岸,西邻贺兰县,北邻平罗县,南邻灵武市,东邻鄂托克前旗。掌政镇横城村原属灵武市临河镇,位于黄河东岸。 金凤区于2002年11月1日成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市辖区之一,位于市区中部,东到唐徕渠,西到包兰铁路,南接永宁县,北临贺兰县,辖良田、丰登2个镇,上海西路、北京中路、长城中路、满城北街、黄河东路5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黄河东路。总人口12.3万,其中回族人口3.7万,非农业人口6.4万,总面积263平方公里,其中湖泊湿地面积2.2万亩。银川市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机关驻金凤区人民广场北侧的市行政中心。 西夏区位于银川市西部,是银川市市辖区之一。总面积1129.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万亩。总人口329310人(2011年)。西起贺兰山,东隔包兰铁路与金凤区相邻,区人民政府驻怀远东路。邮政编码:750021。电话区号:0951。夏区辖6个街道、2个镇:西花园路街道、北京西路街道、文昌路街道、朔方路街道、宁华路街道、贺兰山西路街道、兴泾镇、镇北堡镇。

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11-2030年) 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11-2030年) 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12月

目录 前言 (1) 一、宁夏生物多样性现状 (4)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 (4) (二)物种多样性 (4) (三)遗传多样性 (5) 二、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与问题 (6) (一)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6) (二)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8) 三、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三)战略目标 (13) (四)战略任务 (14) 四、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16) (一)贺兰山山地森林灌丛草原区 (16) (二)宁南山地森林草原区 (17) (三)灵盐台地荒漠草原区 (19) (四)银川平原湿地区 (19) 五、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与行动 (20) 优先领域一: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以促进持续 利用 (20)

优先领域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和法规体系,健全保护和 管理体制 (21) 优先领域三: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 (22) 优先领域四: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 (24) 优先领域五: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 (26) 优先领域六:促进生物遗传资源合理利用与惠益共享 (27) 优先领域七: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28) 优先领域八: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9) 优先领域九: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29) 优先领域十: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伙伴关系 (30) 六、保障机制 (30) (一)加强组织领导 (30) (二)保障资金投入 (31) (三)落实配套政策 (31) (四)提高实施能力 (31) (五)严格评估考核 (32) (六)促进交流合作 (32) 七、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项目 (32) 附录一关于实施《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的任务分工 (43) 附录二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项目名称、实施部门、经费预算及实施年限一览表 (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