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鼻窦炎护理

慢性鼻窦炎护理

慢性鼻窦炎护理

慢性鼻窦炎护理

认知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及护理措施依从性的影响

认知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及护理措施依从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4-17T15:18:59.8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2期作者:阎艳 [导读] 针对性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给予患者实施认知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解放军第960医院 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实施认知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围术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常规护理加认知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但实验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总依从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的总依从率(P<0.05)。结论:针对性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给予患者实施认知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认知干预;慢性鼻窦炎;心理健康;护理依从性 慢性鼻窦炎为常见的疾病,病因主要为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等,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针对慢性鼻窦炎,临床中常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然而实际的治疗中,受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认知的影响,常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使得患者术后心理健康受影响,因此在慢性鼻窦炎行手术治疗中,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对慢性鼻窦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认知干预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即内镜检查显示鼻道分泌物及黏膜肿胀;CT表现鼻窦黏膜改变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实验组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者18岁,年龄最大者62岁,平均年龄(43.2±2.6)岁。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2.9±2.7)岁。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团队进行,严格参照规范实施手术。在手术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如入院时进行健康宣教,主要术前准备;术中加强医护配合;术后加强心理指导、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认知干预。慢性鼻窦炎是一种慢性疾病,虽然经过手术,患者仍旧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康复。然而实际上很多的患者并不知道术后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可康复,这样容易让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对此可予以心理认知干预,具体干预上,主要是可为患者讲解行手术治疗疾病的原因,告知术后平均康复时间,缓解患者的紧张及担忧情绪;对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告知其可用深呼吸、放松及听音乐等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2]。(2)预后认知干预。很多患者常会因对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了解而影响后续康复,为此需加强预后认知干预。具体干预上可告知患者当前的手术治疗对机体创伤较小,提高患者依从性;定期开展病友座谈会,让康复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康复信心。(3)饮食认知干预。告知患者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饮食上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建议少食多餐;术后6h以温凉食物及半流质食物为主,之后逐渐过渡为普通饮食;指导患者禁食刺激性及辛辣的食物。(4)自我认知干预。转变患者自我观念,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充足睡眠与休息,做到劳逸结合,术后1个月避免剧烈及重体力劳作;指导患者加强自我症状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 1.3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状况,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越严重。(2)术后1个月,在患者入院复诊时采用依从性问卷评价患者依从性,总分100分,分成完全依从(90~100分)、部分依从(70~89分)与不依从(70分以下)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SAS评分 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但实验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1。 2.2 依从性 实验组依从性问卷显示,完全依从26例,部分依从15例,不依从2例,总依从率为95.35%。对照组完全依从16例,部分依从16例,不依从11例,总依从率74.4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40,P=0.007)。 3 讨论 对于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是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3]。然而慢性鼻窦炎实施手术治疗,

鼻窦炎患者的护理

慢性鼻窦炎的护理常规 主讲人: 记录人: 参加人员: 慢性鼻窦炎由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治愈而来,多为多鼻窦、双侧发病多见。 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和术前的健康教育: (1)解释鼻窦炎手术的目的、意义、手术方式、注意事项。(2)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该如何配合。 (3)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减轻焦虑。 (4)入院后禁烟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2、病情观察及护理: (1)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鼻粘膜肿胀、咽部充血等感冒症状。(2)鼻腔出血患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口中分泌物的性质及量。 (3)保持鼻腔清洁,按医嘱滴鼻,观察鼻腔分泌物的性质及量,注意有无鼻咽部急性炎症发生。

(4)并发脑脊液鼻漏,眶周蜂窝组织炎的患者按急性并发症进行护理。 3、术前常规准备: (1)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鼻窦CT、心电图、胸片、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常规、输血前全套等。 (2)术前行抗生素皮试,术前半小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3)术前一日剪患侧鼻毛,男病人剃胡须,必要时按医嘱剃术侧眉毛及头发。 (4)局麻者术晨进少量软食,全麻者术前6-8小时禁饮、禁食。(5)术晨更换清洁患者服,建立静脉通道。 (6)术晨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入手术室。 术后护理措施: (一)鼻部术后护理常规: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1)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 (2)持续低流量吸氧。 (3)持续心电监护。 (4)床档保护防坠床。 (5)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伤口观察及护理: (1)观察鼻腔渗血情况,正常情况下鼻腔会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渗出,应协助患者用干净的卫生纸轻轻拭去分泌物,若鼻腔渗出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护理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护理 【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慢性鼻窦炎者的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或较轻,可有头昏、易倦、精神抑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二)局部症状: 1.鼻阻塞:慢性鼻窦炎者亦常见鼻阻塞,多因慢性炎症引起的粘膜肥厚,鼻甲肥大,鼻内分泌物过多和或伴有息肉形成阻塞通气所致。(配图) 2.流涕:注意流涕的性质和量的多少,慢性鼻窦炎时分泌物较粘稠,色黄或灰白色,可呈团块状,亦常有腥臭味。牙源性上颌窦炎时,脓涕多带腐臭味。(配图) 3.嗅觉减退或缺失,嗅区粘膜炎性变,或形成息肉,或脓性分泌物积蓄于嗅裂等为常见诱因,注意嗅觉减退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完全的的嗅觉丧失多为如嗅区粘膜长期炎性变引起。 4.头面部疼痛:慢性鼻窦炎者头痛多不明显,仅有局部钝痛及闷胀感,疼痛时间及部位多较固定; 其中主要症状是指鼻阻塞和流涕,次要症状是指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诊断】

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的鼻阻塞和流涕必具其一,以及鼻内镜检查可见鼻息肉和/或中鼻道脓性分泌物和/或以中鼻道为主的水肿/黏膜阻塞; 和/或CT改变: 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内的黏膜改变。 (一)典型症状: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如鼻塞性质,流涕多少、颜色如何、有无异味,头痛部位、疼痛时间、嗅觉减退的程度和规律。 (二)检查 常规使用前鼻镜和鼻内镜检查,可见到以下病变: 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粘脓性分泌物,中鼻道粘膜充血水肿,同时应注意观察鼻甲肿胀或肥厚的程度,有无局部解剖变异。 (三)影像学检查 CT检查是诊断鼻窦炎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可以显示病变鼻窦的位置、范围、解剖学致病因素、鼻腔鼻窦粘膜病变程度。 【治疗】 (一)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和变态反应因素导致的鼻腔鼻窦粘膜炎症。 2.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 3.病变轻者、非慢性鼻窦炎者及不伴有解剖畸形者,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全身和局部药物治疗)即可取得较好疗

鼻窦炎的护理

鼻窦炎 汇报病史 患者:刘xxx 男26岁 入院日期:2013-06-08 主诉:间歇性鼻塞伴头晕不适1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鼻塞,伴头晕不适,鼻涕不多,有时鼻痒、喷嚏不适,无明显嗅觉减退,无鼻出血史,无哮喘史。曾应用药物保守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近1周来病情有所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诊,门诊以“慢性鼻窦炎”收入院。 专科检查:外鼻端正,鼻腔黏膜充血,鼻中隔高位右侧偏曲,双侧中、下鼻甲肥大,鼻道内未见新生物 辅助检查:鼻窦CT :双侧筛窦内软组织影充填,左侧上颌窦内环形黏膜增厚影,鼻中隔高位右侧偏曲,双侧下鼻甲肥大。 初步诊断: 1.慢性鼻窦炎 2.慢性肥厚性鼻炎 3.鼻中隔偏曲 治疗方案: 1、入院给予以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 2、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13-06-10在全麻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双筛、上颌窦开放术+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于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 3、于2013年6月13日治愈出院。 一、概述 ?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粘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一种鼻科常见多发病。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 二、解剖生理 ?鼻窦炎,正确的名称为副鼻窦炎,副鼻窦乃脸部骨骼中充满气体的空腔,这些空腔内充满著黏膜。副鼻窦炎乃指空腔中之黏膜肿胀及发炎。有许多不同的刺激原会造成副鼻窦炎 ?副鼻窦常发生于鼻伤风后,但并非全是如此。细菌、病毒及过敏也有可能是致病因。 在各种鼻窦炎中,上额窦炎最多见,依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炎症。鼻窦炎可以单发,亦可以多发。若所有鼻窦受累则称为全鼻窦炎。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牙的感染可引起齿源性上颌窦炎,也可能是血源性感染,此外,变态反应、机械性阻塞及气压改变等均易诱发鼻窦炎。 三、病因 1、全身抵抗力降低,如过度疲劳、受凉受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以及生活环境不良所致。 2、变态反应体质,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内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状腺、脑垂体和性腺等功能减退),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白喉等均可诱致本病发生。 3、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变态反应性鼻炎、鼻腔异物或鼻腔肿瘤,也可引起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作者:侯丽达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0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6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本组96例患者通过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及细心观察护理,症状基本消失,术后效果满意。均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有效采取护理预防措施,避免出血、感染、粘连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确保手术安全、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b)-097-02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可单发于一个鼻窦,但常见多鼻窦受累。临床多表现为鼻塞、多脓涕、头痛、视力障碍、嗅觉减退或消失等局部症状。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在电视直视下彻底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黏膜及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恢复功能。对于功能 性鼻窦手术,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预后有重要意义[1]。我科2007年1月 ~2009年3月收治9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07年1月~2009年3月收治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96例中,男61例,女35例;年龄20~62岁,平均38.5岁。临床主要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嗅觉障碍及头痛等症状,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鼻窦CT检查。按1997年海口会议确定的慢性鼻窦炎标准分型[2]:Ⅰ型44例,Ⅱ型35例,Ⅲ型17例。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垫高,均采用局麻、鼻黏膜表面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采用Messer Klinger术式,鼻内镜自一侧前鼻孔插入,嘱患者全身放松,在鼻内镜引导下,于中鼻甲的前端切开 黏膜,分离并切除沟突和筛泡,吸除鼻息肉,并根据病情开放筛窦。术毕用碘仿纱条或吸收性明胶海绵术腔止血。 1.2护理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体会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11-30T15:27:49.4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作者:许明[导读] 资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四川资阳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在放置鼻内窥镜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放松,避免因紧张导致鼻腔收缩加剧的情况[3]。 许明 资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利用鼻内窥镜对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当中选出53例,患者均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并分别记录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头晕头痛、流脓涕、鼻塞、痰多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几率。结果:本次研究当中,与护理干预前相比较,干预后患者头晕头痛、流脓涕、鼻塞、痰多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的发生几率明显降低,干预前后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利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过程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各类病症的发生几率。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慢性鼻窦炎属于常见的鼻腔慢性化脓性病症,其主要是由于过敏、卫生习惯不良、烟熏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大多数患者的多个鼻窦会同时受累。轻则影响患者的呼吸,造成大脑缺氧,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则可能引发患者上呼吸道发生感染,有的还会累及视觉系统,甚至导致死亡[1]。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的对象是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出的53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3例,患者的年龄从17岁至6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4.17±2.08)岁,患者双侧炎症的共有21例,单侧炎症的共有32例。患者的病程从1个月至15个月不等,平均病程为(7.31±1.26)个月,患者当中共有27例患有单纯性鼻窦炎、共有13例患者患有鼻窦炎伴鼻息肉、共有13例患有额窦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 由于慢性鼻窦炎患者长期处于脑缺氧状态,因此会产生头晕头痛、意识恍惚甚至流脓涕等严重病症,因此其一般会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尤其是采用鼻内窥镜治疗需要将内窥镜从人体鼻腔内直接插入,这给患者的心理会造成较大的压力,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向患者讲解本次治疗所使用的鼻内窥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将预后的效果同时介绍给患者,这样就能够消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在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态度,面带微笑的同时语气要柔和,并且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其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强化对患者的护理效果[2]。 1.2.2手术前准备 在手术开始前,除了要对患者进行全身性常规检查以外,还必须在手术前一天将患者鼻腔内的鼻毛全部剪除,并利用清洗液清洗患者整个鼻腔。在手术前一晚告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安抚患者的心情,并在手术开始前12 开始禁食,手术前8 开始禁止饮水,同时检查患者的心率、呼吸功能、血压以及体温等常规数据,并在进入手术室前进行排尿,清空患者膀胱。 1.2.3术中护理 在手术开始时,应根据患者的需求调节手术室内的温度,并且护理人员需要采用全程陪护的方法,陪护人员最好安排在术前给予患者护理的人员,这样能够从侧面降低患者的恐惧感,提高护理效果,并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避免手术事故的发生。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在放置鼻内窥镜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放松,避免因紧张导致鼻腔收缩加剧的情况[3]。 1.2.4术后护理 首先,患者手术治疗后需要转移回原有病房,这样能够使患者在熟悉的环境的当中进行恢复,并对患者鼻腔的出血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在患者麻醉效果未消失之前,应该采用去枕平卧仰卧位,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这样能够保证患者呼吸的畅通,避免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当患者麻醉药效消失后,应将体位改为半卧位,减小患者鼻腔的疼痛感。其次,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种类,手术后早期应选择半流质食物,在鼻腔填塞物被拔除后则可以改为普通食物。切忌禁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这样能够提高鼻腔粘膜的自我修复能力。第三,在术后护理过程中还应该为患者清理鼻腔,主要针对的就是鼻腔粘膜渗出物、血块等,这样能够保证患者鼻腔通畅,壁内填充物需要在手术后两天内吸除干净,冲洗鼻窦,并根据冲洗液内含有的粘液和淤血量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第四,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并教导患者出院后保养鼻腔的常用方法,包括打喷嚏时如何避免用力过大,运动时如何避免鼻腔出血等。在出院后要每个三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避免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4]。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患者干预前后数据进行整理,并将其汇总制成如下表格:

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5-15T10:42:45.7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月第2期供稿作者:张云1 杨佩玉2 师萍瑛 [导读] 主管护士应耐心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及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做好心理调适,让病人紧张的精神状态逐渐放松。 张云1 杨佩玉2 师萍瑛2(1.嘉峪关市紫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5100;2.嘉峪关市第二人民医院735100) 【摘要】目的:对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方法:对3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有效34 例(97.1%),无效1例。结论: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21-01 鼻窦炎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副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主要是由于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疾病,或是受凉、操劳过度等原因导致鼻塞,鼻窦通气受阻所致,若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治疗不当也会演变为慢性鼻窦炎。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空气污染愈发严重,慢性鼻窦炎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最为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显著、疼痛轻、恢复快等诸多优点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3 年1 月-2104 年6 月我科收治35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24 例,女11 例,年龄12~60 岁,均经CT检查诊断为慢性鼻窦炎,其中90%有鼻塞、流涕症状,60%有头晕、头痛症状,5%~10%有嗅觉减退等症状。经采用局麻或全麻下行内镜手术治疗,35 例均痊愈出院。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常规检查后,做术前处置、剪鼻毛、药物皮试。在局麻下行鼻内镜下开放全筛或全蝶筛,开放鼻额管,扩大上颌窦自然孔,清除上颌窦内息肉,保全大部分黏膜。术腔凡士林、油纱条或高分子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术后48h撤除填塞物,5d后每日冲洗鼻腔、中鼻道及筛窦的纤维蛋白膜,用伯克钠鼻腔喷剂局部喷鼻。术后2月内患者自行冲洗鼻腔2次/d,每周或隔周复诊1 次,2个月以后每月复诊1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疗效评定标准[1]临床症状消失,鼻窦CT示窦腔及诸结构清晰,无黏膜肥厚及脓性分泌物为治愈;症状改善,鼻窦黏膜仍有肥厚或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但较术前减轻为好转;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窦腔黏膜肥厚或有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较术前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2 术前护理2.1 术前心理护理指导慢性鼻炎患者常病程较长,反复迁延不愈,患者对手术治愈期望很高,但对手术又有一定的恐惧性,害怕术后疼痛,又担心术后效果较差,故易焦虑、紧张,导致失眠[2]。护士应予热情接待,与患者谈话时语气温和、态度诚恳。介绍鼻内镜手术的优点、手术的大概过程、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使他们对鼻内镜鼻窦手术有初步的认识,让患者心理上提前适应。另外,做好家属的宣教,家属的冷漠或不恰当的暗示可能产生负面效应,我们采取与家属良好的沟通,充分发挥家属的情感支持效应,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2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做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血凝、术前传染病等检验,以及心电图、胸透等检查;术前一日嘱患者洗澡,剪取双侧鼻毛,男患者剃胡须;遵医嘱做抗生素过敏试验,并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30min口服鲁米那90mg,全麻患者肌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mg,起到镇静作用及抑制唾液分泌作用。指导患者术前戒烟、避免受凉,训练张口呼吸。做饮食指导,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黏膜的刺激,进食后用清水漱口、去除_盘 _堩A_盘口臭,预防口腔感染。 3 术后护理3.1 术后心理支持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及有利于病情恢复的信息,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保证其愉快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病人由于术后疼痛、鼻腔填塞呼吸不畅、口干舌燥、睡眠质量差等情况,往往表现出焦虑不安和烦躁。主管护士应耐心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及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做好心理调适,让病人紧张的精神状态逐渐放松。 3.2 体位体位局部麻醉患者术后采取半卧位;全麻未清醒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取半卧位。半卧位有利于患者呼吸相对通畅,有利于鼻腔渗血和分泌物的排出,减少感染几率。 3.3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患者术后4~6h,如切口无出血,即可鼓励进少量冷流质饮食,如凉开水、牛奶等,冷流质可起到止痛、止血作用。由于术后疼痛,患者多食欲不振,可以准备患者平时喜欢的食物,诱导其进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而引起伤口裂开出血。每次餐后用多贝尔氏液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3.4 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病情变化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鼻腔填塞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头胀痛、鼻痛,可采取半坐卧位,头部置凉毛巾。讲明术腔填塞纱条的必要性,必要时遵医嘱用止痛剂,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擤鼻或自行拔除鼻腔填塞物。应取张口呼吸,少量多次饮水,湿润咽喉部,或嘴唇外盖一湿润的纱布,湿化吸入的空气,减轻口腔黏膜干燥,鼻腔内填塞的纱布于术后48~72h,由医生取出,要注意不要随意拔出,避免出血。手术7~10 天,不擤鼻涕,避免出血。鼻腔内有少量渗血,鼻部冰敷可止血,减轻水肿。术后伤口渗血入口腔,轻轻吐出,勿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便于观察出血情况。鼻腔渗血较多时,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4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换药。讲明术后随访,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术后随访是提高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阶段,不断清除术腔的肉芽、血痂、分泌物及坏死组织,解除术腔粘连,保持鼻腔鼻窦的通畅引流,有利于促使术腔黏膜尽早上皮化。出院后如有鼻塞、鼻出血、流脓涕及头痛等症状随时就诊。出院时需向患者详细介绍注意事项,如戒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预防感冒。勿用力擤鼻、挖鼻,按时吃药,定期来医院复诊等。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及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33(3):134.[2] 张晓贺,荆素卿.慢性鼻炎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耳鼻喉科,2007,4:91-92.

【实用】-慢性鼻窦炎护理常规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chronic sinusitis)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迁延所致,可单侧或单窦发病,但双侧或多窦发病极常见。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评估病人有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史或牙源性上颌窦炎病史,是否为特应性体质。 2.身体状况 2.1 全身症状轻重不等,时有时无。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易倦、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2.2 局部症状流脓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或消失、视功能障碍等。 3.辅助检查: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口腔和咽部检查、影像学检查、鼻窦A型超声波检查等。 4.心理-社会状况因病程长且反复发作,鼻塞、流脓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且导致病人学习成绩及工作效率下降,病人易产生焦虑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应多关心病人,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治疗要点】 1.鼻内用减充血剂和糖皮质激素,以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 2.鼻腔冲洗每天1-2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以清除鼻腔内分泌物。 3.负压置换法用负压吸引法使药液进入鼻窦,参考“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适用于额窦炎、筛窦炎和蝶窦炎,最宜用于慢性全鼻窦炎者。 4.鼻腔手术鼻中隔偏曲、中鼻甲甲泡、息肉或息肉样变、肥厚性鼻炎等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区域阻塞的原因,须手术矫正或切除。 5.鼻窦手术经规范的保守治疗无效后选择鼻窦手术。手术方式有传统手术和鼻内镜手术。手术的关键是解除鼻腔和鼻窦口的引流和通气障碍,尽可能地保留鼻腔和鼻窦的基本结构。目前,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已成为慢性鼻窦炎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 【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舒适改变:鼻塞、头痛与分泌物多、鼻腔填塞及脓液刺激有关。 2.潜在并发症:手术后出血、感染、眶蜂窝组织炎、脑脊液漏、球后视神经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护理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护 理 【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慢性鼻窦炎者的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或较轻,可有头昏、易倦、精神抑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二)局部症状: 1.鼻阻塞:慢性鼻窦炎者亦常见鼻阻塞,多因慢性炎症引起的粘膜肥厚,鼻甲肥大,鼻内分泌物过多和或伴有息肉形成阻塞通气所致。(配图) 2。流涕:注意流涕的性质和量的多少,慢性鼻窦炎时分泌物较粘稠,色黄或灰白色,可呈团块状,亦常有腥臭味。牙源性上颌窦炎时,脓涕多带腐臭味。(配图)3。嗅觉减退或缺失,嗅区粘膜炎性变,或形成息肉,或脓性分泌物积蓄于嗅裂等为常见诱因,注意嗅觉减退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完全的的嗅觉丧失多为如嗅区粘膜长期炎性变引起。 4.头面部疼痛:慢性鼻窦炎者头痛多不明显,仅有局部钝痛及闷胀感,疼痛时间及部位多较固定;

其中主要症状是指鼻阻塞和流涕,次要症状是指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诊断】 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症状为依据,其中主要症状中的鼻阻塞和流涕必具其一,以及鼻内镜检查可见鼻息肉和/或中鼻道脓性分泌物和/或以中鼻道为主的水肿/黏膜阻塞; 和/或CT改变: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内的黏膜改变。 (一)典型症状: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如鼻塞性质,流涕多少、颜色如何、有无异味,头痛部位、疼痛时间、嗅觉减退的程度和规律。 (二)检查 常规使用前鼻镜和鼻内镜检查,可见到以下病变: 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粘脓性分泌物,中鼻道粘膜充血水肿,同时应注意观察鼻甲肿胀或肥厚的程度,有无局部解剖变异。 (三)影像学检查 CT检查是诊断鼻窦炎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可以

显示病变鼻窦的位置、范围、解剖学致病因素、鼻腔鼻窦粘膜病变程度。 【治疗】 (一)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和变态反应因素导致的鼻腔鼻窦粘膜炎症. 2.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 3.病变轻者、非慢性鼻窦炎者及不伴有解剖畸形者,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全身和局部药物治疗)即可取得较好疗效;否则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手段,包括内科和外科措施。 (二)治疗方案: 1.抗炎药物: 1.1糖皮质激素:鼻腔喷吸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疗程不少于12周;全身糖皮质激素:严重的复发性鼻息肉或围手术期,可口服泼尼松,需注意并发症的控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1.2 大环内脂类(14元环):具有抗炎作用,推荐小剂量长期口服,疗程不少于12周。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慢性鼻窦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鼻窦炎(ICD-10:J32.902) 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症状:鼻塞、流脓涕、头痛、发热、嗅觉减退等。 2.体征:鼻腔、中鼻道粘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 3.鼻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CT或MRI):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症。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 2.902慢性鼻窦炎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 (5)鼻腔鼻窦CT、鼻内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 (2)鼻功能测试。 (3)呼出气体一氧化氮监测。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要求,合理选用预防用抗菌药物。 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两种鼻腔冲洗方法对慢性鼻窦炎的护理观察

两种鼻腔冲洗方法对慢性鼻窦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鼻腔冲洗方法对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8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 组,每组42例,给予A组患者温盐水鼻腔冲洗,给予B组患者鼻窦负压置换冲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冲洗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冲洗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并且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温盐水冲洗方法相比,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采用鼻窦负压置换冲洗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与护理效果,可以减少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率,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理干预方面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两种鼻腔冲洗方法;慢性鼻窦炎;护理观察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流脓鼻涕、鼻塞等,其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发病率高等特点。在对其治疗方,需要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中,鼻腔冲洗是其重要的方法之一。其冲洗的方法包括温盐水鼻腔冲洗、鼻窦负压置换冲洗[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两种鼻腔冲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8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2例。A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为(43.6±3.5)岁。B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为(45.4±3.7)岁。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嗅觉障碍、头痛、流脓鼻涕、鼻塞,所有患者均通过CT检查与临床症状检查确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A组患者温盐水鼻腔冲洗,其仪器设备包括:沸开水、冷开水、温度计、无碘海盐、洗鼻器等。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以及操作流程,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治疗措施与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将5 g无碘海盐加入沸开水中,并加入冷开水至250 ml,之后使用温度计将温度控制在37℃~41℃,最终制定出2%的温盐水。患者的第一次洗鼻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患者应将上身前倾,将头低下并偏向一侧,将灌洗头轻轻塞入一侧鼻孔内,右鼻腔冲洗使用右手,左鼻腔冲洗使用左手。之后将嘴张开,用口呼吸,轻捏洗鼻器将盐水送入鼻腔内。之后将灌洗头移开鼻孔,使洗鼻器回气,使用鼻子呼气将盐水排出,并交替灌洗两侧鼻腔。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在冲洗过程中不得说话、做吞咽动作,避免盐水进入中耳腔而导致中耳感染。同时,避免用鼻吸气,避免出现咳嗽与误吸现象。每次冲洗鼻腔之后,洗鼻器需要清洁处理,晾干备用,每隔一天冲洗1次,共4 w。

慢性鼻窦炎临床路径

慢性鼻窦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慢性鼻窦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鼻窦炎(ICD-10:J32) 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 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 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鼻内镜手术: 1.鼻中隔矫正术; 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

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 4.上颌窦开放术; 5.额窦开放术; 6.蝶窦开放术; 7.眶尖部手术; 8.鼻息肉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

(2)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8天。 1.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3.鼻腔冲洗。 4.清理术腔。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术后护理

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3-02-01T16:31:55.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2期供稿作者:杨卫华 [导读] 慢性鼻窦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之一,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嗅觉障碍。 杨卫华(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附属民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的术后护理措施, 从而减轻病人痛苦,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达到治疗目的。方法对150例患者,加强术后护理,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及强调出院随访。结果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及加强术后护理,15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治愈134例,好转16例,手术治愈率88%。结论积极的治疗与科学合理的术后护理,利于患者的康复,在减少并发症、预防术后复发、提高生命质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术后护理 慢性鼻窦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之一,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嗅觉障碍。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的新手术方法,具有传统鼻窦炎手术无法比拟的微创性,痛苦小,操作精细,视野清晰,并发症少和效果好等优点。在清除发病因素的基础上重建和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和粘膜纤毛的功能[1],该术式是通过不同角度的鼻内镜,彻底清除窦内隐蔽部位的病变。现将鼻内镜手术的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共护理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150例,男79例,女71例;年龄18~62岁。临床主要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流脓涕、鼻塞、嗅觉障碍、头痛及耳鸣等症状。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鼻窦CT检查。按1997年海口会议确定的慢性鼻窦炎标准分型:I型85例,Ⅱ型46例,Ⅲ型19例。 1.2 麻醉及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后仰。采用Nesser Klinger术式[2],在鼻内镜直视下,根据病情切除钩突、开放前组筛窦、开放上颌窦、开放后组筛窦、开放蝶窦、开放额窦等。术毕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中鼻道,然后用膨胀海绵填塞鼻腔48h,48h后取出膨胀海绵进行鼻腔换药、冲洗。 2 术后护理 2.1 术后体位 术后全麻未清醒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敷料脱出误入气道,保护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数小时内鼻前庭放置干棉球,防止血染的分泌物流出。6小时后改为半卧位,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头部及伤口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和鼻腔填塞症状,减少不适,有利于口鼻分泌物的引流。 2.2 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有无缺氧、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术后患者常规给予面罩吸氧6~8h,心电监护6~8h;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监测病人T、P、R、BP,发生异常及通知医生,因手术原因,术后3日内可有吸收热,但体温一般不超过37.5℃; (3)注意观察并发症,如脑脊液鼻漏、眶内血肿、眶周淤斑、鼻腔出血、鼻腔粘连、眼球运动障碍(眼球移位或眼球内转障碍)及视力障碍(复视或视力下降)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本组患者均未出现眶内及颅内并发症。 2.3 术后出血的护理 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渗血,可用油纱条或碘仿纱条填塞止血,术后24—48小时分次抽取纱条。因此要严密观察鼻腔及口腔内有无血性分泌物流出及出血情况,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如患者自诉有液体自咽部流下,嘱一定要吐出观察,如是血液不要咽下,以免误入气管,引起胃部并发症,影响对出血量的分析、估计,造成严重失血。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详细观察术后变化,如遇出血,可嘱行额部冷敷,减少出血,并及时通知医生做进一步的处理[3]。 2.4 术后疼痛的护理 术后24h内可行鼻部、前额部冷敷,以减轻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组织肿胀,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可起到减轻鼻部渗血,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4]。术后疼痛主要是鼻腔填塞引起的头部、鼻部持续性胀痛、钝痛,疼痛的程度与填塞物质及其松紧密切相关,其中以凡士林纱条填塞者较严重,医用吸血海绵者较轻。本组32例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患者中,有11例诉头痛严重;鼻前庭轻松地塞一棉球,减少冷空气的流量减轻冷刺激,也可减轻头痛。24-48h拔除堵塞物后,头痛、鼻痛明显减轻。术后由于鼻腔堵塞,患者需张口呼吸,告知病人多饮水,湿润口咽部,补水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及不适感。口唇干裂者用棉签点水湿润口唇,并涂以液体石腊,必要时行雾化吸入。或用生理盐水湿润的纱布遮盖口唇,以有效缓解口、唇、咽、喉干燥、疼痛的症状,也可增加室内的湿度。加强口腔护理,合理选择口腔护理溶液,防止口腔炎症发生。对疼痛明显者,可服用镇痛药(如曲马多) [5]。 2.5 术后鼻腔冲洗及用药护理 (1)为减少术后鼻腔结痂、中鼻道粘连、上颌窦口封闭,应促进分泌物排出及粘膜炎症、水肿消退。应掌握正确的滴鼻方法及鼻腔冲洗,根据病情不同配制相应鼻腔冲洗液,如术后取出鼻腔填塞物后需用氯霉素滴眼液和1%薄荷油滴鼻;术侧鼻腔粘膜明显水肿者,加入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配制冲洗液;发生感染、脓性分泌物较多时选用呋喃西林液加庆大霉素等具有抗炎作用的冲洗液。常规冲洗为生理盐水 (2)手术后1到2天逐步抽出鼻腔堵塞纱条,因鼻腔黏膜反弹及肿胀,常再次鼻塞不通,需鼻腔滴入1%麻黄素,每日4次,并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鼻腔.每日1次。抽出纱条后,在鼻腔粘膜表面麻醉下,利用吸引器清理术腔凝血块,分泌物和结痂,此后每天清理术腔一次,直到出院,同时行上颌窦手术都可进行上颌窦冲洗。 2.6 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病人,常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与病人交流时态度和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定时翻身并按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