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科护理常规课件

专科护理常规课件

专科护理常规课件

专科护理常规课件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1)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按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以慢性居多;按发生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临床表现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其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损害;右心衰竭以体静脉瘀血表现为主,包括由胃肠道及肝瘀血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及劳力性呼吸困难等。 一、评估要点 (一)评估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了解既往病史。 (二)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深度、有无气促及肺部啰音。 (三)评估患者有无劳力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评估患者的出入量是否平衡。 (四)评估患者有无体静脉淤血及周围血管灌注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颈静脉怒张、水肿、肝大、出汗、皮肤发凉等。 (五)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 二、护理问题 1. 气体交换受损 2. 体液过多

3. 活动无耐力 4. 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三、护理措施 1. 根据心功能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 急性心衰时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3.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在湿化瓶内加入30%~50%乙醇以消除肺泡内泡沫,保证足够的血氧分压。 4.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尿量等,准确记录出入量。 5. 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并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 7. 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四、健康教育 1. 针对患者可能发生心衰的诱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指导。

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精)

急诊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1、高热护理常规 按该科一般护理常规。卧床休息,若出现谵妄,神志不清,惊厥者,应加床栏,减少刺激,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以防坠床和舌咬伤。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鼻饲或按医嘱补液。鼓励病员多饮水,可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泄,避免组织脱水。体温39度以上者,每4小时测T ,P ,R 一次,可行头部冷敷,或给予醇浴,温水擦浴,或按医嘱药物降温,降温处理半小时后必须测体温,观察热型及出汗情况,并记录。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每日用朵贝氏液或生理盐水漱口3-4次,口唇干燥者涂以甘油或石腊油.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大出汗者,及时更换被单,衣服,防止受凉.诊断未明,疑为传染病者,应暂时隔离,并配合医生及时留好标本送验,以期早日明确诊断. 2、休克护理常规 按该科一般护理常规。将病人安置在安静的抢救室内,采取头与腿均抬高30度与平卧位交替使用。备齐一切抢救用物和药品。保持呼吸道通畅与吸氧,提高血氧含量,纠正缺氧对休克的危害。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并根据病情在输液前抽血,做好各种急测工作。必要时行静脉切开或锁骨下静脉穿刺。严密观察意识,表情,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皮肤色泽,肢端温度等改变,并作好记录。留置导尿管,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特别注意尿量,比重,颜色及酸碱度等.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可鼻饲.按时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管道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高热者可行物理降温,体温过低者要注意保温. 3、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立即停止给药,将病员平卧,就地抢救。吸氧.迅速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毫升,必要时可静注,小儿酌减,如症状仍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到脱离危险期。严重者,应立即静注地塞米松5-10MG .抗组织胺内药物的应用,如盐酸异丙嗪25-50MG 或苯海拉明40MG 肌注。针刺人中,十宣,内关,足三里,

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中医名称:项痹 西医名称:颈椎病 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二.临床表现 (1)颈肩痛 (2)颈部活动受限 (3)手指麻木 (4)头晕、恶心 (5)瘫痪 三.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因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分型:太阳经输不利型,痹证型,肝肾不足型 四.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五.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六.临症(证)施护 (1)保守治疗 1)脊柱(定点)旋转手法 ①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消除紧张情绪,并做 好体位示教。 ②手法治疗后应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轴样翻身,颈部制动。 ③下床时须戴颈托,固定颈部,以保持颈椎稳定性。 ④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休息。 2)针灸疗法 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 ②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理体位暴露 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③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针刺并将针全部拔出,平卧休息,注意保暖。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1、专人专班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平卧或侧卧,抬高床头50o-30o。 2、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每15-30min 观察和记录一次,出现心律失常立即报告医生。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3、维持有效呼吸。持续吸氧,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超过48-72h,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各和护理。 4、维持有效循环,保持血压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 5、保证热量供给,可采用胃肠外营养,待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鼻饲饮食。 6、按冬眠低温疗法护理常规。 7、观察有无因胸外按压所致的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并发症。 8、复苏后留置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定时监测血、尿素氮等,以便及时了解肾功能。 9、用药护理:使用脱水剂时确保药物快速滴入;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注意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先兆;正确使用冬眠药物。 10、昏迷者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和肢体废用性萎缩等。 二、休克病人的护理 1、体位:取仰卧中四位。 2、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通畅。

3、快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一条选择大静脉快速输液。另一条缓慢而均匀地滴入血管活性药物。 4、持续心电监护,每15-30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观察意识、皮肤肢端温度及尿量等,记24小时出入量。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用药准确无误,并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 6、注意保暖和降温,忌用热水袋局部加温,以免烫伤或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重休克。高热时应采用物理降温,也可用4℃冷盐水100ml灌肠。 7、防一止意外损伤,烦燥或意识不清者,应加床栏或约束带,并专人守护。 8、昏迷者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三、昏迷病人的护理 1、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需要或按医嘱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活动或肌力等并记录。经常呼唤患者,以了解意识情况,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 3、预防意外损伤。躁动不安者,须安装床栏,必要时应用保护带,以防坠床。用热水袋时严防烫伤,有痉挛抽搐时,应用牙垫垫于牙齿咬合面,以防舌咬伤。如有活动假牙,应予取出,以防误入气管。舌后坠者,及时用舌钳牵出,经常修剪指甲,以防抓伤。 4、预防肺炎:2-3h翻身拍背一次,并刺激患者咳痰或予吸痰。患者

中医外科护理学常规(常见病)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外科 胁痛 一、定义: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 二、临床表现 1.肝郁气滞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起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2.肝郁脾虚 胁肋胀痛,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面色萎黄,大便溏薄,纳食减少,身困乏力,口淡乏味,脘腹痞胀,苔白,脉弦。 3.肝胆湿热 胁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4、瘀血阻络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 5、肝阴不足 胁肋隐痛,悠悠不侏,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

眩,或两目干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三、一般护理 1、按痛证的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病室宜安静,病情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3、(1)密切观察胁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因以及伴随症状以辨别实证和虚证。如胀痛且痛无定处,多属气滞;刺痛剧有定处,多属血瘀;隐痛不已,多属肝阴不足;阵发性绞痛,多为胆石症状。 (2)观察体温、肤色等变化,若寒战高热,上腹剧痛,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呕吐,便秘等症,提示可能有胆囊化脓、穿孔等并发症,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或手术前准备工作。 四、临证护理 1、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十宣放血;湿热重者遵医嘱针刺胆俞、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 2、疼痛重者可叩捶胆俞和肝俞;或吴茱萸、食盐各适量,炒热熨胁痛区,用于气郁胁痛。 3、黄疸复者遵医嘱针刺至阳、腕骨、阴陵泉;或耳穴压籽肝、胆十二指肠、神门等穴或给予茵陈、虎杖煎汤代茶饮。 4、大便燥结可用大黄汤灌肠。 5、呕吐重者遵医嘱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或药物穴位注射。 6、胁痛伴恶寒发热或厥脱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复感风寒邪。

三外科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试题12

、三外科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试题(一)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症状属于阳证(D) A皮色不变B肿形平塌C根脚散漫D脓液稠厚 E肿块柔软如绵 2、以下哪一穴位为急救要穴之一(A ) A水沟B 三阴交C足三里D 内关 3、痈病湿热蕴结证的治疗方药是(B) A牛蒡解肌汤合银翘散加减 B 萆薢渗湿汤加减 C 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加减 D 活血散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肠痈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D) A腹胀B 恶心呕吐 C 腹泻D 右下腹痛 5、颜面部疔疮属火毒炽盛者,病室光线宜(B ) A偏亮 B 偏暗C 柔和 6、丹毒的病因是(A) A湿热之邪B湿邪C热邪D暑湿 7、生在口角的疔叫(A A锁口疔B 虎须疔C 人中疔D 承浆疔 &艾炷灸中,艾炷燃致(D )左右时,用镊子取出余下的艾炷,更换新炷,一般灸5~7壮 A 1/2 B1/3 C 2/3 D 2/5 9、敷药过程中,如出现:红疹、水疱、瘙痒、疼痛等过敏现象时,应(A) A停止治疗,去除药物并清洁皮肤。报告医生处理。 B停止治疗,换新的药敷于患处。 C告诉患者,该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不必再意。 D告诉患者,该现象虽不正常,但不致命,可以继续敷用。 10、足三里穴应在穴位处直刺(C ) A.0.5 —1 寸 B.0.8 —1.2 寸 C.0.5 —1.5 寸 D.1 —1.5 寸 11、腹痛病人观察期间,为避免掩盖腹部体征,影响观察,应禁止用什么药物。(A) A吗啡类止痛药 B 阿托品C 山茛菪碱D 奥美拉唑 12、13、 14、 15、下肢丹毒者应抬高患肢以多少度为宜( D ) A 15。?20° B 20 。?30° C 25 。?40° D 30 。?40 16、17、 18、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中有接触性传染的是(C ) A疖B 痈C 丹毒D 蜂窝组织炎 E 急性淋巴结炎

专科疾病常规护理工作指引

目录 1、呼吸衰竭的病情观察指引………………………………………………… 2、危重患者评估指引………………………………………………………… 3、预防压疮的护理工作指引………………………………………………… 4、各期压疮处理的工作指引………………………………………………… 5、压疮描述记录的工作指引………………………………………………… 6、危重患者约束的护理工作指引…………………………………………… 7、运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的工作指引………………………………………

一、呼吸衰竭的病情观察指引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

二、危重患者评估指引 格拉斯哥评分 1、目标 ●评估患者的清醒程度 ●迅速辨别患者神经系统状态的改变 2、方法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分值 3-15, 3 分是最差的分 值,15 分是最佳的分值。包括三个元素 ▲睁眼反应(E) ▲语音反应(V) ▲运动反应(M) 特别考虑 ●记录检查过程中最好的反应

三、预防压疮的护理工作指引 【护理目标】 对压疮高危人群和具有发生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 【操作重点步骤】 1. 对压疮高危人群(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 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大手术后)进行全面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见“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应进行全面的皮肤情况评估。对压疮高危人群应用评估量表进行评分,判断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及其高危因素。将压疮高危人群列为护理的重点对象。 2. 告知患者/家属皮肤评估结果,讲解预防压疮的意义、方法,教会其检查和评 估皮肤情况的方法,介绍预防压疮及其配合的方法。 3. 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气垫床、水垫床、海绵垫、水垫等预防用具,减轻局部皮肤的压力。 变换体位至少 2h 一次,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定时帮助其翻身。临床上常用的体位有:侧卧位、侧倾 30°位、半坐卧位和俯卧位等。取半坐卧位时,抬高床头约 30°、床尾 15°及使用膝枕、挡脚枕将局部的剪切力减至最低。 不宜翻身的患者,予受压部位使用气垫/水垫或者减压敷料等减压。 使用夹板、石膏、牵引的患者,内层应加衬垫,保持衬垫平整、松软适度。 保持关节功能位,定期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4. 保持皮肤清洁。尿失禁患者,要指导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或采用尿套、留置尿 管等方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便失禁患者,及时更换尿布或床单,清洁皮肤后使用皮肤保护粉和保护膜等保护肛周皮肤,必要时采用肛门置管(带气囊导管)、或者接人工肛袋以减少大便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5. 定时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促进血液循环。协助患者定期进行活动或被动肢 体功能锻炼。 6. 为患者更换卧位或使用便器时,须将患者抬离床面,避免拉、拽,减少摩擦 力和避免被便器刮伤。 7. 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交接班时,每班查看患者皮肤情况并记录。 床边建立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患者的体位、采取的措施及皮肤情况。 8. 采取适当的营养干预措施,鼓励、协助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各科常见病精深中医护理_常规

中医科急症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1、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急诊室环境 (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2)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温湿度。 (3 )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2)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3)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2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4 )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 )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7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0、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12、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3、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14、对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15、预防院交叉感染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6、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中医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种、病情、性别、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二、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三、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记录。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三天。 3.体温在37.5°C-38°C之间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连续三天。 4.体温大于38.5°C以上者每日四次,体温正常后连续三天。 5.体温39°C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执行。 6.体温正常3日后,常规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常规每4小时测量一次,其中体温至少每日测量4次或遵医嘱 执行。 四、每日记录大便次数一次。 五、每周测量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六、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七、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八、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九、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十、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 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给药的护理,根据病情指导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二、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三、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四、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肿瘤科专科护理常规

肿瘤科 第一节肿瘤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化疗一般护理常规 1.按科护理常规。 2.入院时测身高、体重,以后每周测体重一次,以便根据身高、体重计算化疗药的剂量。 3.了解患者的病情,全身状态、血象、肝。肾功能以及胃肠疾病。 4.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安慰解释,讲解有关化疗等知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取得合作。 5.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索且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 6.按医嘱准备药物,熟悉常用抗癌药物作用,给药方法和毒性反应,了解患者的治疗方案。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现配现用,不得放置,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明确给药的速度、顺序及间隔时间。 7.化疗过程中,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 (1)使用外周静脉输液时,尽量选择前臂静脉,避开关节、肌腱、韧带,避免使用钢针,患者有上肢静脉压迫时,应采用下肢静脉输液。 (2)静脉冲入化疗药时,应边抽吸回血边注药,注药完毕后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确保不发生外漏。 (3)对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应选用PICC或深静脉给药如锁骨静脉、颈静脉、股静脉等。 (4)若发生药物外渗,及时给予处理。按化疗药物外渗处理原则。 8.在化疗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变化。有否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毒性反应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以及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等。有无药物毒性反应发生,如出血、呕吐、皮疹、便秘、腹泻、便血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9.用药前给镇静止吐剂,以减轻胃肠道副反应。 10.遵医嘱每周至少查血象1次,发现血象下降的患者,因其身体抵抗力差,应加强基础护理,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以预防感染,如白细胞计数小于l.O×109/L,必须给予保护性隔离,保持口腔清洁,注意观察口腔粘膜的变化,预防感染。 二、化疗操作防护常规 1.化疗药物应在配置中心配置,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无条件在配置中心配药时,要在具有通风装置的治疗室进行。 2.护士操作前要做好防护措施,戴一次性口罩、帽子、防护眼镜、双层手套(层为聚氯乙烯、外层为乳胶手套),操作中如有破损要立即更换;外穿一次性隔离衣;操作台面要覆以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3岩0锯粉针安瓿时要先轻弹其瓶颈,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打开安瓿时应垫以无菌纱布,以防划破手套;溶解药物时溶酶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溢出。‘ 4.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并要求抽吸药液后在瓶排气后再拔针,不使药液排于空气中。 · 5.抽吸药液要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并注意抽出的药液不超过注射器容量3/4;抽好的药液放于垫有聚氯乙烯膜的无菌盘备用。 6.完成全部化疗药配置后,撤掉一次性防护垫,并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或操作台面,所用一次性物品放及空药瓶放在黄色垃圾袋统一焚烧处理。

最新康复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常规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基础上,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排便、气候变化剧烈等外加因素使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有些患者抢救虽幸免不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会加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所以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①仰卧位时,双侧肩关节抬高向前,固定于枕头上,预防后缩。患侧上肢 日固定于枕头上,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者臀部固定于枕头上,预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患侧下肢伸直,膝下可置一小枕,踝关节必须保持90°,以免引起足下垂。②患侧卧位时,躯干稍微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③健侧卧位时,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躯干略为前倾。患侧上肢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头和躯干呈100度角。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和脚均放枕头。 2、语言训练针对运动性失语的病人,让其跟着示范者的口型先进行数字、单词的练习, 逐渐过渡到进行短句、整句的训练。而针对能听、能看但不能理解含义的感觉性失语病人,可通过与其交谈,对其进行指物、指图、指字训练,增加其理解能力,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3、床上训练鼓励病人早期利用健侧肢体进行日常活动,通过健手的主动练习带动及促 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随着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从向患侧转动过渡到向健侧转动;从需他人帮助到独立完成。自己能翻身后可进行坐位练习,同时下肢进行抬腿锻炼,上肢从抓、拿、握开始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卧床期的训练方法: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等自我运动。 4、床下训练下床活动时,首先让病人站立并稳立于床沿,双手扶床栏,进行站立锻炼, 当病人能站立15分钟到20分钟时,可逐渐短步走,行走时注意纠正侧踝关节的反曲。 以免形成“内屈脚”,在病人练习独立步行时指导其学会使用手杖,拐杖,轮椅等,使其最终能借助支具和辅具完成日常活动,重返社会。 5、心理护理患者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产生痛苦、绝望、急躁不安、 恐惧、害怕、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患者,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6、安全护理床栏加护,加强巡视、床头警示牌标识、环境适宜。 7、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排便困难时使 用开塞露等简易通便法协助排便,切忌用力。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戒除烟酒,勿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专科疾病常规护理学工作指引

^` 目录 1、呼吸衰竭的病情观察指引………………………………………………… 2、危重患者评估指引………………………………………………………… 3、预防压疮的护理工作指引………………………………………………… 4、各期压疮处理的工作指引………………………………………………… 5、压疮描述记录的工作指引………………………………………………… 6、危重患者约束的护理工作指引…………………………………………… 7、运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的工作指引………………………………………

^` 一、呼吸衰竭的病情观察指引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

^`

^` 二、危重患者评估指引 格拉斯哥评分 1、目标 ●评估患者的清醒程度 ●迅速辨别患者神经系统状态的改变 2、方法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分值3-15, 3分是最差的分 值,15分是最佳的分值。包括三个元素 ▲睁眼反应(E) ▲语音反应(V) ▲运动反应(M) 特别考虑 ●记录检查过程中最好的反应 ●进行神经系统评估时,留意有无清醒程度下降趋势的迹象是非常主要的 ●切记当患者伴有摄入酒精、改变神志的药物时,低血糖、休克状态 SBP<80mmHgs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并不能准确评估患者的情况

^` 三、预防压疮的护理工作指引 【护理目标】 对压疮高危人群和具有发生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 【操作重点步骤】 1. 对压疮高危人群(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 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大手术后)进行全面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见“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应进行全面的皮肤情况评估。对压疮高危人群应用评估量表进行评分,判断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及其高危因素。将压疮高危人群列为护理的重点对象。 2. 告知患者/家属皮肤评估结果,讲解预防压疮的意义、方法,教会其检查和评 估皮肤情况的方法,介绍预防压疮及其配合的方法。 3. 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气垫床、水垫床、海绵垫、水垫等预防用具,减轻局部皮肤的压力。 变换体位至少 2h 一次,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定时帮助其翻身。临床上常用的体位有:侧卧位、侧倾 30°位、半坐卧位和俯卧位等。取半坐卧位时,抬高床头约 30°、床尾 15°及使用膝枕、挡脚枕将局部的剪切力减至最低。 不宜翻身的患者,予受压部位使用气垫/水垫或者减压敷料等减压。 使用夹板、石膏、牵引的患者,内层应加衬垫,保持衬垫平整、松软适度。 保持关节功能位,定期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4. 保持皮肤清洁。尿失禁患者,要指导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或采用尿套、留置尿 管等方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便失禁患者,及时更换尿布或床单,清洁皮肤后使用皮肤保护粉和保护膜等保护肛周皮肤,必要时采用肛门置管(带气囊导管)、或者接人工肛袋以减少大便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5. 定时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促进血液循环。协助患者定期进行活动或被动肢 体功能锻炼。 6. 为患者更换卧位或使用便器时,须将患者抬离床面,避免拉、拽,减少摩擦 力和避免被便器刮伤。 7. 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交接班时,每班查看患者皮肤情况并记录。 床边建立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患者的体位、采取的措施及皮肤情况。 8. 采取适当的营养干预措施,鼓励、协助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9. 观察并记录皮肤状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发现皮肤异常症状及时处理。【结果标准】

中医内科常见病护理常规分析

------------------------------------------------------------精品文档-------------------------------------------------------- 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种、病情、性别、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二、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三、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记录。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三天。 3.体温在37.5°C-38°C之间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连续三天。 4.体温大于38.5°C以上者每日四次,体温正常后连续三天。 5.体温39°C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执行。 6.体温正常3日后,常规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常规每4小时测量一次,其中体温至少每日测量4次或遵医嘱执行。 四、每日记录大便次数一次。 五、每周测量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六、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七、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八、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九、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十、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给药的护理,根据病情指导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二、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三、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四、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中医科疾病护理常规

中医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根据病种、病情、性别、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二、入院介绍 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 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 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三、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 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记录。 2. 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三天。 3. 体温在37.5°C-38°C之间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连续三天。 4. 体温大于38.5°C以上者每日四次,体温正常后连续三天。 5. 体温39°C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执行。 6. 体温正常3日后,常规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或遵医嘱执行。 7.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常规每4小时测量一次,其中体温至少每日测量4次或遵医嘱执行。 四、每日记录大便次数一次。 五、每周测量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六、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七、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八、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九、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十、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给药的护理,根据病情指导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二、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三、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四、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儿科专科护理学常规

儿科专科护理常规目录 l儿科常见疾病一般的护理常规 2.手足口病的护理常规 3.高热的护理常规 4.惊厥的护理常规 5.婴幼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6.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 7.婴幼儿哭闹的护理常规 8.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常规 9.小儿贫血的护理常规 10.小儿腹痛的护理常规 11.小儿营养不良的护理常规 12.小儿昏迷的护理常规 13.急性白血病的护理常规 14.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常规 15.小儿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护理常规 16.小儿心功能不全的护理常规 17.小儿心肌炎的护理常规 18.小儿风湿热的护理常规

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按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病室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但避免直接对流。室温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 3. 按不同年龄与病种,感染和非感染疾病,分别安置病儿,防止院内感染。 4. 病情危重及急性病儿,须绝对卧床休息,注意更换体位;恢复期及慢性病者,可适当活动,但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5. 按医嘱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并根据不同年龄及病种对饮食的特殊要求,协助营养食堂提高烹调技术,增进病儿食欲。正在断奶的婴儿,在住院期间应暂停断奶。 6. 凡入院24小时以内的病儿、新生儿、未成熟儿、危重病儿以及体温在38℃以上或36℃以下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其余病儿每天测体温二次。体温在39℃以上者经与医生联系后给物理或药物降温,低于36℃者应注意保暖。 7. 一般病儿每周测体重一次。 8. 保持床铺平整、干洁,注意皮肤护理。婴幼儿便后应洗净、擦干臀部并涂油,以防红臀。夏季每天洗澡1-2次,冬季每周一次。危重病儿应床上擦浴。 9. 饭前便后应洗手,培养病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0. 病儿所用面盆、毛巾,每日收回消毒一次,便盆每日清刷一次。 1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逻。遇有病情恶化,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作好计划护理或特别护理,并认真作好书面及床头交班。 12. 注意病儿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13. 帮助病儿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可根据病儿年龄、病情轻重。选择适当的游

专科病人护理常规(定)

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节出入院病人护理常规 一、入院病人护理常规 (一)病区接收新病员后,为其安排床位,将己铺好的备用床改为暂空床。如为危重患者或急诊手术患者,应安置在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作紧急处理。 (二)患者入病室后,为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作护理体检。及时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必要时协助体格检查。 (三)做好入院各种登记,填写住院病历及有关护理文件,待医师开出医嘱后,按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 (四)认真做好入院介绍,如床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作息制度、探视陪伴制度等,协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和生活设施。 (五)了解患者思想情况、生活习惯和需求,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书写入院首次护理记录。按照分级护理工作制度进行护理。 二、出院病人护理常规 (一)确认出院时间后,根据患者病情及康复程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服药、饮食、休息、功能锻炼及复诊时间等,诚恳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二)消各种卡片和在病区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竖写出院时间,整理病历,送出院结帐处。 (三)患者整理用物,清点病区用品,待患者出院手续办妥后,为患者开好出院携带物品证明,并护送患者出病室;必要时护送上车。 (四)患者离开病区后,彻底清理床单元,通知护工做终末消毒。处理毕,铺好备用床。 第二节病人分级护理常规 一、特级护理 (一)对病情危重、复杂多变,随时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状况,极度虚弱,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新开展大手术后实施特级护理。

(二)专人守护,班班交接。 (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及其它观察指标,每4小时测量体温。医嘱有特殊要求或病情变化快,应缩短测量生命体征时间。 (四)抢救仪器、器械、药物呈备用状态,一旦发生变化,立即投入抢救。 (五)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认真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六)按常规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保证各种导管通畅,详细记录引流量及色泽等情况。 (七)制定护理计划,按时认真填写监护护理记录单,要反映出病情的动态变化、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准确测量出入量。 (八)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护理和疏导,并进行卫生健康指导。 (九)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实施安全措施。 二、一级护理 (一)对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者;特大手术后7天内,各种大、中手术后;昏迷、休克、肾衰、惊厥、子痫等;生活不能自理者实施一级护理。 (二)严密观察病情,每1小时巡视1次。除医嘱有特殊要求或病情变化迅速的病人外,应每4小时测生命体征一次。 (三)正确落实各种治疗护理措施。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四)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防止并发症。 (五)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按时喂饭、服药及大小便护理。 (六)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三、二级护理 (一)对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尚不能完全自理者;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普通手术后患者等实施二级护理。 (二)注意观察病情,观察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2小时巡视1次。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四)协助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鼓励患者多翻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要协助喂饭及大小便护理。

五官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五官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鼻息肉 鼻息肉是常见鼻病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饮食与休息 避免受凉。 3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备皮 术后护理 1体位 2保持口腔清洁 蜡油。 3面部肿胀明显者24h内2~4h 热敷 4鼻腔纱条抽净后 5进食半流质或普食。 6术后嘱病人勿打喷嚏 鼻骨骨折 鼻骨位于梨状孔的上方 术前护理 1体位 则改

平卧位。 2观察鼻出血的情况剂。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4饮食护理 术后护理 1同鼻部术后常规护理。 2严密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 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勿触动鼻部 从后鼻孔脱出的填塞纱条 20~48h取出。取出后24h内应安静休息1 每日3~4次。 前庭囊肿 前庭囊肿是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 囊性肿块。 囊肿小无症状者 面部畸形或有反复感染史者 同。 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其病理改变主要是鼻窦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和化脓性炎症 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本病有关知识并安慰病人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人出现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及时与医生联系

一般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www.docin.com簧餮氏隆? 气管、支气管异物有内源性、外源性两)2左上颌窦穿刺和冲洗时 病人的面色、心率。 1 2 3 和防止感染扩散。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自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胀等 为主要特点。 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 一般护理 1保持室内外清洁 2花粉播散季节 3鼻塞严重时可用1 用药指导 1采用脱敏疗法时治疗必须是连续性的 症状。因此医生。 2用抗过敏药时可使病人困倦 3门诊病人如有病情变化 鼻中隔偏曲

康复科常见病症中医护理常规

第九章针灸康复科常见病症中医护理常规 一般中医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一)保持病室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床单位清洁、干净、舒适。 (二)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一般室温以18-20℃为宣,相对湿度50%-60%。实热证者常怕热喜凉,保持室温16-20℃为宜;虚寒证者室温稍高,可安排向阳房间。 (三)脑梗急性期、脑疝、抽搐发作等危重症患者应安置在监护室,便于病情观察及治疗护理。 (四)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二、入院介绍 (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 并通知医师。 (二)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住院作息时间、请假、探视、陪护等相关剧度。 三、病情观察 (一)入院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体重,观舌苔脉象,问平 素二便、饮食、睡眠情况及过敏史,并做好记录。 (二)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三)根据护理级别,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四)根据病情需要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精神及意识状态,检 查患者的神经系统,了解患者的肢体情况,如有无瘫痪,肌张力、感觉有无异常,病理反射能否引出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五)意识障碍患者应密切观察瞳孔变化、对光反射及有无视觉改变。 (六)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 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四、用药护理 (一)遵医嘱按时给药,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2次/d。根据疾病证型及药性指导患者用药时间、方法,实热证者宜凉服:虚寒者宜热服。 (二)做好用药后的知识宣教,并注意观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五、情志护理 (一)调畅情志,针对患者存在的顾虑,及时讲解相关知识,介绍成功病例, 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促进疾病康复。 (二)关心体贴患者,常用物品放置床旁,尽可能帮助患者解决生活所需。 六、饮食护理 (一)指导患者适宜多吃含纤维素及蛋白质丰富饮食,忌辛辣、油腻等刺激之品,

中医专病专科护理常规

中风护理常规 中医诊断:中风 西医诊断:脑血管意外(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西医结合诊断:脑卒中-中风(肝阳暴亢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阻证、痰瘀阻络证、阴虚风动证、痰热内闭证、 痰蒙清窍证、元气败脱证) 一、概论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组由脑血管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疾病。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由气血逆乱、脑络痹阻或血溢于脑而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强语謇等为主要表现。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相当于西医学的“脑血管意外”范畴。 二、临床表现 以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麻、肢体瘫痪、舌强语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临证护理 (一)中经络 1、肝阳暴亢证 (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晕眩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治则:平肝潜阳。 (2)施护:保证休息及睡眠。注意血压波动、情绪稳定。忌排便时努责。 2、风痰阻络证 (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治则: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2)施护:保证休息及睡眠,控制感染等并发症。 3、痰热腑实证 (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则:化痰通腑。 (2)施护:口粘痰多者鼓励多饮水,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注意矢气下转、腹中肠鸣、大便干结等情况。 4、气虚血瘀证 (1)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治则:益气活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