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案例分析

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案例分析

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案例分析

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案例分析

(完整版)龙门石窟艺术解析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 龙门石窟夜景图(17张) 彩。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7]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 龙门石窟(16张) 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8]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

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9] 龙门的北魏石窟,有宾阳洞、莲花洞、古阳洞等八个较大的窟和另外四个小窟。 宾阳中洞洞口作尖拱形。洞口两侧石壁上雕出怒目蹙眉象征其孔武有力的力士,右手五指张开置于胸前,极有神气。 这一洞窟的布置是以本尊为中心,其他各种形象及装饰都是紧凑的互相联系,产生照应及陪衬作用,而在设计意匠中,又充分利用主从,加强与减弱的手法,以突出集中到本尊身上的宗教主题。这一洞窟的完整的布局,代表着北魏末期佛教庙堂的流行样式。这一完整布局的出现也说明佛教艺术的成熟。 宾阳中洞前壁的浮雕,是了解当时绘画艺术水平的重要参考品,可以了解绘画艺术的构图和线条的表现力,以及装饰性的设计。帝后供养人的浮雕在前一节已经谈到。维摩文殊,作为南北朝流行的艺术题材,龙门石刻和云冈石刻一样,时常在一些佛龛的上部或有空隙处加以表现,而宾阳洞的浮雕幅面较大也最完整。维摩洁的形象以现实生活中人物为依据描绘的。须达那本生及萨埵那本生,在敦煌壁画中很多,在内地却不是十分流行的。宾阳洞的浮雕是用独幅的画面加以表现的,不是敦煌壁画的连续性的形式。 莲花洞宽六一五米,进深九·六米,高六·一米,是狭长而深的洞窟。中央为五·三米高的立佛,其旁有二菩萨胁侍,佛与菩萨之间,后壁上左右各有一罗汉浮雕。窟顶中央为一美丽的大莲花图案,花瓣微凹,极富于真实感,而又有装饰性,充分发挥了雕刻的特长。洞口拱门上,浮雕熊熊的火焰纹,非常生动,是北魏装饰纹样中发展了汉代的飘动的云气的处理方法,而获得成功的代表作。莲花洞内壁上有很多小佛龛,都是当时人陆续雕造的。纪年最早的为正光二年(公元五二二年),可想莲花洞最初修建可能是在神龟正光之间(公元五一八一五二五年)。 古阳洞四壁布满佛龛,充分代表了北魏末期贵族社会中崇尚佛教的风气。古阳洞的窟形类似莲花洞,而较深,较高。进深一三·五米,宽六·九米,高约一一·一米。本尊已被后世修改,成为道教的形象,所以古阳洞也称为“老君洞”。胁侍菩萨立像,有优美的姿态,从侧面看,上半身微向后仰,两足力量不平衡,已超出了呆板直立的阶段。古阳洞壁面满布大小不等的各种样式的佛龛。左右两壁各有大型龛排成较整齐的三排,每排四个(右壁最下一排因未完工,所以只有两个龛)。每一龛中,有一释迦佛坐像,或一弥勒交脚坐像,或多宝释迦二沸并坐像。佛龛的上部的横额,样式有数种不同的变化,而且和佛像背后的背光及项光一样,富于装饰性。在各大龛之间空隙处,有后来加雕的许多小龛。这些大小龛中的佛像,特别是各大龛的佛除,都是有时代的代表性,是标准的北魏晚年流行的瘦削形的秀

白马寺考察报告

篇一:考察报告 西安-洛阳考察报告 2011年4月24日到4月30日我们历史系的36名同学姚在霏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考察。这短短的一周里,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古都,真正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 去到西安的时候让我觉得很亲切,很熟悉,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大西北的孩子,仿佛我对那片土地有着更深刻的感情!一出火车站就看到了明代时期的城墙,那种感觉很难用言语表达,很壮观,很神奇,感叹中华民族的伟大,感觉自己真的离那段历史很近!华清池的历史很有意思。兵马俑很壮观,真的没有想到书本上看到的东西可以自己亲眼目睹!大雁塔让人肃然起敬,虽然自己是穆斯林,但在那里我学会了接纳和尊重。乾陵和茂陵让人对古代帝王产生敬意。法门寺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应该就是累了吧,虽然里面很恢宏,但是因为太大了,等我们从里面走出来,都快累死了。我在这里面知道了我的本命佛是普贤菩萨。记住永泰墓是因为我们寝室可爱的周丽娜不小心在那撞伤了头,虽然这样说对永泰公主不太礼貌,但是她大致的历史我还是知道的,嘿嘿。噢,我们还参观了陕西省博物馆和碑林。离开西安,我们来到了洛阳。在这里我们也留下了很多很美好的回忆。因为来洛阳的第一顿饭大家都吃的很好,再加上宾馆的条件比西安好,大家对洛阳的第一印象还是和不错的。洛阳的一切都让人惊叹。少林寺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中国功夫,白马寺告诉我们佛教的源流和发展历程,龙门石窟让我感叹人类的伟大。当然我们还去了嵩山师院,古墓博物馆和洛阳博物馆。 虽然从早到晚的奔波十分劳累,但大家互帮互助,齐心协力,最终给这次旅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此行收获颇丰,远不是一两句话能简单概括的了的。大家除了真正接触到了平时所熟知的一些名胜古迹外,对彼此的认识更是加深了一步。这一周里,大家在一起的气氛一直都特别好。不管是在车上,还是在参观景点时,大家都互相照顾,互相谦让。姚老师在整个行程中展示出的组织领导能力,事事为大家着想的关怀和气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管这样说有没有拍老师马屁的嫌疑,但我还是想说。在兵马俑博物馆,因为我们组的王翔忘记带学生证,老师就把自己的成人票让给他,让在边上看的所有人都很感动。我不知道如果是其他老师会不会这样做,但姚老师这样做是我意料之中的。在车上老师跟我们打成一片,给我们唱歌,让我们觉得很亲切,很轻松,这就是姚老师的魅力!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成为像老师那样博学、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因为觉得机会难得,之前谈了一些自己的感想。现在,我主要想谈谈印象最深的少林寺。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而故名,她为九州中心的豫州,故简称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作为华夏文明的是的摇篮和发祥地,其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大量的历史遗址,也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在河南的洛阳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然而,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千年古刹少林寺,它以无穷的遐想和神秘感,以及其豁达的内涵深深吸引了我。 少林寺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禅宗祖庭、少林功夫的发祥地,为北魏孝文帝安顿印度高憎跋陀而做。它始建于公元495年,兴于隋唐,盛在元明,民国时衰落,位于登封境内。再来说说嵩山。嵩山,古代称“外方”,夏商时叫“宗高”或“宗山”,到了西周时称为“岳山”,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以后,由于嵩山位居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它与山东的东岳泰山,陕西的西岳华山,湖南的南岳衡山,山西的北岳恒山以及神话传说中海上的方丈、蓬莱、瀛洲三台山称为“三山五岳”。集儒、释、道、科于一身的嵩山以“奇”在五岳中受到历代帝皇、文人骚客、卧龙隐士的青睐,嵩山其居中而冠五岳,以其古老而蕴奥妙,吸引了各方游客。而嵩山西侧少室山下的少林寺除了沾嵩山的光外,也以其千年古老的神秘,也为嵩山脚下宾客如云尽了绵力。嵩山少林寺与临汝风穴寺、洛阳白马寺以及开封相国寺并称“中原四大名寺”,各寺各有千秋:相国寺有水没山;

书法艺术考察报告

书法艺术考察报告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艺术考察是实地观察、考证艺术形式、存在及其动态,从而获取关于艺术各方面的资料,并对它进行总结和辩证的一种研究艺术文化的方法。(纯属个人言论,有待共议)通过实地考察中国的书法遗迹和人文景观,将课堂和课外、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达到拓宽视野、提高识见、提升素养的目的。 今秋九月,六日至二十一日,书法班师生近三十人,游东岳泰山、焦山碑廊、龙门石窟、石门栈道,观三孔庙宇石碑、焦山摩崖石刻、西安碑林、千唐志斋等等,博览中国书法文化艺术之经典。这次考察的范围除历史名家名帖、名碑外还涉及与书法相关的古代石器、陶器、铜器,及其人文环境、地域环境、历史背景,让人领略和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无上妙谛。收集素材,体验创作,提高了文化艺术素养。下面从摩崖、碑刻、墨迹三个方面介绍这次考察: 一摩崖石刻 泰山《纪泰山铭》大唐开元十四年岁在景寅九月乙亥朔十二日景戍建。刻石,又称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在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25厘米,除“御制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

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书。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2行4字,字大45×56厘米,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明代王世贞评说:“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凤舞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亲手撰书,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文词典雅,对研究唐代历史、书法、镌刻艺术均有重要价值。 《纪泰山铭》刻石形制端庄,气势雄奇。据史书载,“旧填金泥,元时错落。每当晴朗时,自南数十步望之,字里行间光彩照灼”,说明唐摩崖早在元代以前就已贴金。刻石下部由于捶拓者冬季在其下篝火,剥蚀严重,明人叶彬补刻108字。因长期遭受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铭文现已残26字,不可辨认的6字。建国后,碑下设置护拦,每当风和日丽时,贴金大字在阳光下金光闪烁,蔚为壮观。 焦山《瘗鹤铭》焦山碑林在书法史上从六朝至今一直延续,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碑刻,共500余方,有楷,草,隶,篆各种书体,琳琅满目,为书法珍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碑林”.按碑刻的内容可分为三类,即艺术类,文苑类和叙事类, 其中书法艺术类《瘗鹤铭》最为著称,她为摩崖,正书刻石,原刻在焦山之阴崖石上,其书者前人众说纷纭,晋王羲之,梁朝陶弘景等等.据《瘗鹤铭》记载此石高8尺,宽7尺4寸,文共12行,行约23至25字不等.原文就崖书石,故其行之疏密,字之多寡,大小俱不整齐,现在我们只能看见5石,一石存2行,不足10字;二石存3行,计20余字;三石存3行 ,计10余字;四石存6行,计20余字;五石存3行,计10余字;总计88字.其结字错落有致,笔画雄健灵动,变化丰富,故学者给于好评.这是对《瘗鹤铭》的一些了解.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_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1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更是许多石窟难以比拟的。来龙门游玩,与其说是视觉的盛宴,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朝拜。充满灵性的石窟静卧在古老的河畔,沐浴在蔚蓝的天空下,历史的沧桑凝重与艺术的感官冲击,让人在感叹先人的智慧创造的同时,对宗教的信仰与艺术的震撼,也油然而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可通过飞机、火车、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到达景区。最为便捷的方式是乘坐火车到洛阳站,再转乘公交到达景区。乘坐飞机到达洛阳北郊机场,再转乘公交,也较为方便。龙门石窟景区内以电瓶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也可乘坐游船代步。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2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历经东西魏、隋唐至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共有约10万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卢舍那佛像)。 1 / 3

龙门石窟以伊河为界,分为西山和东山石窟两部分,西山石窟开凿于北朝和隋唐时期,东山石窟全部开凿于唐代,西山石窟是龙门最精华的部分,其中包括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和古阳洞中的“龙门二十品”。 西山石窟中的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寺内中间的卢舍那佛像,据说是按照女皇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这也是石窟中最受游人喜欢、知名度最高的佛像。 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堪称书法奇珍。古阳洞中保留了“龙门二十品”中的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 龙门石窟东山的香山寺,是武则天时代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诃罗”的遗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生前经常来此游玩。白居易去世后,根据他的遗嘱,将他葬于香山寺以北,这就是今日的白园(白居易墓园)。 游览龙门石窟,一般步行即可,线路多为:景区大门-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在每年的4-10月期间,游客还可以夜游石窟,在如梦如幻的灯光衬托下,万尊佛像更显气象万千(夜游只开放西山石窟和香山寺)。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3 龙门石窟可谓西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它位于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2 / 3

关于学习河南栾川旅游资源开发的考察报告

关于学习河南栾川旅游资源开发的考察报告关于赴焦作、栾川 学习旅游业发展经验的考察报告 市旅游考察组 6月10日至14日,我市旅游考察团一行11人在市政府副市长刘希运同志、市政协副主席刘玉荣同志带领下,赴河南省焦作市、洛阳市栾川县考察学习旅游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考察团一行先后听取了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发展旅游业经验介绍,并实地考察了焦作市云台山、栾川县鸡冠洞、养子沟等景区。这次考察活动筹划周密细致,组织领导得力,准备充分,目的明确,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全体考察团成员通过参观考察都深深地感到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启发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对做好滕州的旅游业信心倍增。现将这次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焦作市、栾川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邻黄河,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45万。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焦作市是韩愈、李商隐等历史名人的诞

生地或生活地,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竹林七贤”的隐居地。xx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78.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1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南省前列。焦作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面积190平方公里,是集世界地质公园和六个国字号(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景区xx年接待游客170万人次,门票收入1.03亿元;今年“五一”黄金周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门票收入2380万元。焦作山水已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认识。xx年3月31日,“焦作山水”和“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xx年1月8日,焦作市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xx年 2月13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青龙峡五大景区共同被评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入选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行列,成为世界级的旅游产品。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被社会各界称为“焦作现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xx年9月12日,“焦作现象”国际研讨会在人民 大会堂隆重举行。xx年2月17日,焦作旅游服务顺利通过国际评估,被评为“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 栾川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距洛阳市148公里,全县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2万。栾川独特的地质构造、地理环境,形成

龙门石窟概况

龙门石窟概况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 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东(香山)、西(龙门 山)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似天然门阙, 故古称"伊阙"。1961年,龙门石窟(含白居 易墓)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嗣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诸朝,断续营造达500余年,现存伊河两岸山崖峭壁间的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多数为北魏和盛唐两个时期的雕刻作品。 1999年,洛阳市人民政府投资近两亿元,对龙门石窟周围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改造。2002年3月,成立了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对石窟、香山寺、白居易墓实行统一管理,并筹措资金近一亿元,在龙门石窟南北架设了两座公路大桥,拓宽了景区内南部河道,修复了香山寺古建筑设施,计划2003年4月,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届时,将会以石窟、寺院、墓园合为一体的旅游景象出现。那时,中外来宾可以在香山寺钟声的伴随中,漫步于水面涟漪的伊河河畔,驻足于佛龛之前,一览龙门众多景观。 龙门石窟地处中原,便利的交通为中外宾客来洛阳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近几年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拓,龙门石窟面貌一新,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002年,龙门石

窟年收入达35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85万人次。 龙门石窟是河南人民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中外宾客,欢迎您们在闲暇之余,在洛阳牡丹盛开的季节,来洛阳观光,领略龙门石窟这一古代人民留下的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特色分析

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特色分析 北魏孝文帝是位有胆有识的统治。“孝文改制”不单促进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还努力吸取外来文化。统治阶级弘扬佛教,北魏故都平城(大同)云冈石窟,具有明显的印度佛教文化色彩,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营造的龙门石窟就具有更多的中国特色,如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很好地体现了中印合壁的艺术特色。 古阳洞开凿最早,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洞内有丰富的造像题记,主像三世佛,造像或站或坐,佛像的身光精美生动。题记有隶篆等多种字体,著名的“龙门二十品”,该洞就占了十九品。后世有书法家赞其“字形大小如星散天体,势顾如鱼戏水”,是中国所特有的书法艺术长河中的珍品。古阳洞北隅,接近窟顶外有一浮雕屋形龛,主像为三身交脚弥勒,旁立两弟子,二菩萨协侍,这是一座完整的单檐庑殿顶建筑,是我国汉代就有的传统建筑形式。而屋背为生起曲线,两端有鹄尾,中央为一展翅欲飞的金翅鸟,金翅鸟即印度的伽陵频伽(鸟名,译曰好声、和雅,象征美好和谐),而造型大概是从我国汉代建筑物上的金风得来,中国本土文化与印度佛教艺术文化的融合可见一斑。再如佛塔,原为印度的“罕堵波”,据《后汉书?陶谦传》记载:三国时,笮融“大起浮图(佛塔),上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四。”显然是中国化了的楼阁式塔,据记载已被凿毁的古阳洞南壁,记载佛传故事舍身饲虎的“起塔供养”即是三层楼阁式塔,塔顶上的刹,相当于缩小的“罕堵波”,塔身和重檐也显然是从汉代木结构高层建筑演变而来。这也可看作是中印建筑形式上的互为取长吧。 宾阳中洞又称龙门三宗。《尧典》中有“寅宾日出”之语,意思是导阳洞,它东向朝阳,早晨龛内阳光灿烂故而得名。宾阳中洞主像为三世佛,窟龛平面为马蹄形,穹窿顶,该窟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年),基本完成于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历时十八年,相传是宣武帝为父母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建造的。 宾阳中洞可以说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的转折点,它基本上继承了云冈昙曜石窟的流风余韵。的云冈石窟佛像直眉深目,高鼻薄唇,有比较威严的面相,身材高大,两眉齐亭,以及右佑或通肩的袈裟,较明显地反映了古代印度阿旃陀石窟造像影响和我国北方鲜卑少数民族的某些气质特征。而宾阳中洞的造像却有所改观,佛像眉呈半弧,鼻翼丰满,嘴角上翘,似微微浅笑,褒衣博带式的服装也属于当时汉族的着装样式。 然则,宾阳中洞采取了希腊柱式,这个柱式原只剩下一个柱头,柱身已经被毁。1978年清修砖砌门券时又得以修复。石柱通高520米,柱头上部柱冠似一束莲花瓣,下部为均齐对称的一对旋涡卷形,颇似古希腊伊奥尼亚柱式。这种柱式虽然运用不多,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乐于尝试运用外来的建筑形式,以丰富民族建筑艺术的内涵。 在北魏龙门石窟的的建筑装饰中,也有许多传统的东西,例如莲花洞窟楣尖拱火焰信中间的辅首形象,是以我国商代青铜器上饕餮及门环形象脱胎出来的,起辟邪护法的作用。莲花洞南壁释迦佛龛龛楣雕尖拱仅龙头,龙口中衔莲花。龙的形象乃是我国自远古就有的图腾,还有宾阳北洞外两侧距狮头门墩,龙门仅此一例,云冈石窟尚未发现,在北魏水固陵出土两对。可见此狮头门墩,是继承中国皇帝陵的传统,让雄师来为佛教石窟镇邪护法。 以观北魏龙门石窟,可见其文化艺术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鲜卑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一是外来佛教文化艺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内涵和艺术的独特造形,为中国石窟艺术开辟了新天地,也为唐代龙门石窟艺术的极盛开辟了道路。

2020外出考察报告

2020外出考察报告 ----麦积山石窟与龙门石窟艺术价值 很难的学校这次组织外出考察,主要目的是要我们更了解民族文化,对我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的认识有所提高。对我们的毕业创做 有很大的帮助。主要考察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儒教文化。无论 是那种文化,都有很艺术价值,无论从绘画,书法,历史和人文等等,都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就像有人问永乐宫壁画和清明上河图 有什么区别。我个人认为其实很简单,永乐宫壁画绘画艺术高,因 为它的造型,和色彩和人物的神态都达到了及至,而清明上河图它 的历史价值高,因为它反映的是真实社会生活,不像永乐宫的壁画 反映的只是神话不是显示。由此麦积山石窟与龙门石窟也是如此, 不过有不同与永乐宫的壁画和清明上河图。它门有着相同的地方, 就是都是佛教文化的留传,但在表现方式上却不相同,一个是泥塑 艺术,一个是石雕艺术。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 历史,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 分布广泛,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城东南45公里处,秦岭山脉西端,因其 外观“如民间积麦之状”而得名。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公 元384——417年),以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西魏、北周和隋、唐、宋、元乃至明、清等十几个朝代,都在这里进行了营建。麦积山现存 大小窟龛194个,54个位于南崖,140个分布在西崖,除少数窟龛内已 空外,共保存了从公元四世纪末到十九世纪约1500年间的泥塑、石 雕7200多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 洞窟窟内的艺术内容,及其所反映的思想主题并社会历史背景之后,作为一点补充,也是合理的逻辑推理:麦积山第127窟作为当 时在特殊情形下为乙弗后所建的洞窟,特殊的题材与来源,还有特 殊的画工成份等,这些必将对麦积山同时代及其后的石窟艺术产生 深刻之影响,也就是说与乙弗后有关的社会历史在麦积山的活动,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

麦积山石窟考察报告 篇一:考察报告麦积山,敦煌 学院: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班级:12级国画班 姓名 学号:XX4152028 带队老师:吴工 考察地点:西安甘肃敦煌一带 考察时间:XX年10月26日——11月3日 前言: XX年10月26日,我们12级美术学国画班从吉首大学张 家界校区出发开始了我们为期12天的大西北之行。 此次考察,对我们国画班可以说是意义重大,考察之前我们班正好上了壁画及绢画的相关课程,这次能欣赏古人的色彩搭配及上色技巧,无疑能对我们的专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所以说这次考察不仅是一趟洗净心灵的美景之旅,更是一趟模仿借鉴古人的学习之旅。历经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颠簸我们来到了西安,在宾馆呆了一晚养足了精神后,我们兴致勃勃地坐上火车,向着心中期盼已久的麦积山石窟前进。 关于天水麦积山的考察报告

天水,是甘肃省的第二大城市,素有甘肃“小江南”之称,古时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相传华夏始祖伏羲氏就诞生于此,因此享有“羲皇故里”的荣誉。而我们考察的首站麦积山石窟便正是位于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东南部。 在秦岭西端北侧,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四壁陡峭,单峰挺立,呈圆锥形,其形上突下小,望之团团,尤如麦垛,因此称之为麦积山。它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初到麦积山,迎接我们的便是山中凛冽的寒风,在登了无数阶梯和爬上了几座坡后,我们终于得见了麦积山的真颜,抬头仰望,只见栈道云梯悬于山崖,浅栈深窟开凿于峭壁,龛窟密如蜂房,依窟建檐,层层相叠。窟龛,崖阁间以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相连,蜿蜒曲折,游人扶栏攀援只觉惊心动魄。 据史料记载,麦积山开凿于后秦,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的不断开凿,重修成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我国的第二大艺术宝库。石窟现存洞窟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更以其精美绝伦的泥塑艺术而闻名中外。这里的泥塑题材丰富,特色鲜明,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恐怖现实的蔑视,对人生荣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与轻松;西魏、北周造像的温婉和淳厚,沉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规划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规划 更新时间: 2006-08-09 09:35:45.0 作者: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阅读次数: 91 项目分类:旅游规划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下,距洛阳13千米。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河两岸的峭壁上,南北延绵约约一千米,现存大小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龙门石窟石质之优良,窟龛、造像和题记之多,自然山水环境之优美,都居国内石窟前列。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合称为我国三大石窟宝库。龙门石窟具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意义;在亚洲石窟艺术群中地位十分重要;其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在我国石窟中独具风格。 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状龙门石窟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12.46平方千米,已划入洛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 一、基本景点规划原则 以石窟文物保护、进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协调为基本规划原则。规划成果包括三个部分:石窟区总体规划、中心区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内容涵盖文化遗产、风景名胜、保护规划等多方面问题。 二、龙门石窟保护规划 根据调查研究和石窟保护需要 1、增加绝对保护区,以加大保护力度,从根本上保持窟区整体空间风貌。 2、根据新的状况,分别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进行了调整。 3、为了保护石窟地下安全,防止煤矿等地下开采对石窟岩体稳定性的破坏,以及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紊乱,恢复“泉水四溢”的自然景象,划定地下安全保护区,面积10.79平方千米。 4、分别确定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地下安全保护区的保护内容、

龙门石窟讲解词分析

龙门石窟景区讲解词 欢迎各位来到世界遗产龙门石窟参观游览,我是大家的讲解员XX,很高兴为各位讲解。接下来我们边走边讲,我把龙门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座龙门大桥,1960年动工修建,1962年建成通车,全长303米,它是仿照河北赵州桥而建,是一座三孔空腹式石拱桥,桥上的“龙门”二字是陈毅元帅题写的。龙门大桥原是一座公路桥,但为了减少来往车辆对石窟所造成的粉尘、噪音、震动的危害,2003年4月龙门景区实行了封闭运营,也对龙门大桥实行了美化、亮化,使这座原本车水马龙的公路桥变成了一座游人如织的观赏桥。1995年焦枝铁路复线洛阳龙门段建成通车,龙门隧道向保护区外迁移700米,从而减少了火车震动对龙门石窟文物的影响。前方就是龙门石窟的北大门,它是仿汉代的双阙建筑,上面“龙门石窟”四个字是郭沫若先生的笔迹。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龙门石窟景区,洛阳龙门石窟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它为于洛阳市新城区六公里处,这里是两山夹一水的地形,河以东是香山,河以西的是龙门山,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前后,大约在公元493年,它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代。距今1500多年的历史。其中北魏雕凿的洞窟占30%,唐代的洞窟占60%,其他的朝代占10%。龙门石窟现存窟龛有2300多个,碑刻题记2800多块,其中有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均为书法精品。佛塔80座,造像将近11万尊,其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

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龙门石窟在1961年首批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荣登全国5A景区之例。龙门石窟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是我国石窟中风景最为秀丽、环境最为优美的。 希望各位游客在参观游览中爱护环境,爱护文物。景区内的垃圾已实行分类回收、分类处理,若游客需扔废弃物可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扔弃。 潜溪寺潜溪寺是因寺下泉水涌流而得名,是初唐的一个洞窟,洞中主佛像是阿弥陀佛,他面部丰满,双肩宽厚,衣纹简洁、流畅。站在他左边的是大弟子迦叶,右边的为小弟子阿难。在弟子两侧的分别是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龙门石窟雕刻较精美的佛像之一,两位菩萨同主佛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主要对象。 宾阳三洞宾阳三洞,是北魏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皇家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是北魏的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及母亲文昭皇后做功德而建造。开凿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到了802366个,后来因发生了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宾阳中洞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窟顶为一朵浅浮雕的莲花。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他原是古印度国的一位王子,与我国孔子大约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

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

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 篇一:外出考察报告范本 外出考察报告范本 为了使学校扩建的规划和设计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我校办学实际规模和创办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需要, 由公司领导带队,省设计院和太原理工大设计院派人参与一行六人外出考察。本次考察内容除学校建设规 划和设计这项主要内容外,还考察了外地名校的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考察中我们采用了 访、看、拍照(录相)和索取资料等办法,参观考察了深圳、珠海特区,北京、重庆两直辖市,以及江苏的江 阳,山西太原等七个城市的 14 所名校。 第一部分:所考察各校的特点 一、深圳高级中学 1.概况 深圳高级中学创办于 1997 年,公办全寄宿学校。学校占地面积 65667 平方米,建筑面积 67000 平方 米。现有教学班 46 个,在校生 2500 人。专任教师 200 人,其中特级教师 3 人,高级 85 人,一级 98 人, 本科以上学历 183 人,平均年龄 36 岁。 2.学校建筑特色 (1)学校建筑庄重典雅,具有东方与西欧结合的风格。 (2)建筑群错落有序,色调统一,现代文化浓郁。 (3)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服务区划科学合理。 (4)学生宿舍带有卫生间,安装有空调。 (5)大型建筑中设置了图书馆和报告厅等公共设施,绿化面积达 40%。 3.校园网络建设投资大,达 1200 万。各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机房建设六个,教师备有笔记本 电脑。 4.办学特色 (1)分层教学(a、b、c)。(2)学生自律管理。 5、借鉴之处 (1)在建筑设计上可以借鉴其东西结合的风格,以及建筑功能区划的思想(如报告厅连体设计)。 (2)在办学上可以借鉴其分层教学的做法。 二.深圳实验学校 1.概况 深圳实验学校于 1985 年建校,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一体,分为四个部分的独校园。XX 年兼 并一所民办中学,现该部单办高中。 2.校园建筑特色 整体一般,呈天井形两进院落。但教学功能区划合理,学校绿化面积达标,植物种类多,建有房顶植 物园和阳台花卉。 3.办学特色 (1)从管理者到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明显。

龙门石窟艺术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龙门石窟艺术考察报告 篇一:洛阳龙门石窟考察报告 篇一:西安洛阳考察报告 西安洛阳考察报告 1.主要思想;通过观看数几个历史博物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更加对书法的感悟 2.考查对象;历史博物馆出图文物古建筑碑刻石, 3.关键词;历史文物陈列古建筑群碑林刻石林立瓦当雕刻书法艺术审美 4.时间;20XX年3月21日 5.地点;兵马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碑林秦砖汉瓦博物馆龙门石窟 今年因写生考察之故与本系本专业同学同去陕西,河南。其间,入住于二星级酒店,往返八天,考察博物馆,文化遗址 等有着深厚中原文化的“艺术大餐”;虽有劳顿奔波之苦, 上山下山之险,饮食文化和住宿环境之异,但仍被西安古都的之古之博之奇和河南的洛阳石窟之惊之伟,唯有以叹,不

往此行! 首先去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佣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造。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佣装束千人千态,据了解最高1.96米,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色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兵马俑的面部设计上,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特征,兵马佣大多数是单眼皮的,话说秦始皇是单眼皮的,所以他认为单眼皮的人就是好看,这也体现了当时朝代审美观,都是以皇帝为标准。侧面说明了王权的集中!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三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一号坑最大,二号坑平面呈曲尺形,三号成平面凹形。1975年开始挖掘,并建造展览大厅,每天吸引着近万名中外游人,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共有4个,其中佣皆仿真人、真马制成。从服饰、排列位置可以分为将军、军吏、材官、射士、骁士、伍卒等,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此外,陵旁还出土两组铜车马佣,雕镂精致,金壁辉煌。1976年在一号坑的遗址上修建了博物馆,馆内复原了兵马俑坑千军万马的威武阵势。1978年前法国希拉克总统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佣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佣不算到中国!”这些不由又让我们想到天之骄子——秦始皇。还有他为我们留下的长城。

开封洛阳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学号:1003611030 姓名:李倩 班级:环艺一班 辅导老师:秦吉安

开封古称东京(亦有汴梁、汴京之称),简称汴,位于河南省东部,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35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0万,辖尉氏县、杞县、通许县、兰考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区五区。 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总人口451万,辖尉氏、杞县、通许、兰考、开封五县和鼓楼、龙亭、南关、顺河、郊区五区,是黄淮海地区和连接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主要商品集散地。开封是中国七大古都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建都于此,故有“七朝古都”之称。开封历史悠久,传统民族文化光辉灿烂,文物古迹驰名中外。开封有着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历史,特别是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郭宏伟,“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经济繁荣,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不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有“汴京富丽天下无”的“国际都会”之称。 龙亭,其实,这不是亭,而是建筑在一座高达13米的巨大青砖台基之上的殿堂。南接宋都御街,目前,以它为中心已经形成了开封最大的风景区。 进入龙亭大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两旁是浩瀚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路的前端那做拱起的石桥叫玉带桥。玉带桥是用汉白玉和青石雕砌而成,长40米,宽18米,高17米。下有五个涵洞,把潘、杨两湖连成一体,湖水相通,可使游船穿行。占地面积83.13公顷。 站在龙亭大殿平台上往南望,两湖碧水犹如二面镜子,优美娴静,一条御道把你引入七朝古都开封的悠悠历史之中。今日的开封尽收眼底。西南方是著名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中国开封翰园碑林和天波杨府。往北,古城墙仿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中国历代更迭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远方开封铁塔,雄伟挺拔,仿佛在告诉您开封过去和今天的说不完的故事。再往远方望去,那便是我们母亲河——黄河了。大殿下左右两组建筑,从前是朝拜皇帝牌位时官员们等候的朝房。 整个景区建在宋、金皇宫和明代周王府遗址上。全园包括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照壁、朝房、龙亭、北宋皇宫宸拱门遗址、碑亭、北门及东门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体,还有潘杨二湖水色、明媚的四季同春园、典雅的盆景园、中原

洛阳龙门石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洛阳龙门石窟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其居天下之中的良好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促使古代各朝统治者选择在此建都,因此,洛阳作为都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繁荣发展,其中龙门石窟就是古代佛教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佛教中国化的象征。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北魏统治中心从塞北向中原转移的时期。之后,历代统治者在北魏开凿的龙门石窟基础上,进行了长达千余年的开凿,逐渐形成了绵延长度达1千米,大小洞窟2300余个,各类佛像10万余尊的庞大石窟群。特别是在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统治者的心理诉求与佛教发展达成一致,开启了佛教造像的高潮,这一点也可在佛像的艺术特征中窥见一二。那么,由此可见,龙门石窟的佛像雕刻经过了漫长历史的洗礼,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对于今天仍不可磨灭,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如今洛阳龙门石窟作为一处具有鲜明价值的景点,其发展建设与保护历年为国家所重视,在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风行,各地区加紧对当地的资源开发,以吸引游客,然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使石窟雕像遭到了很大的损害。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龙门石窟文化遗产资源的分析,来探究对其保护的价值所在以及对其保护的策略。 一、石窟价值 龙门石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

赴外地考察报告

赴外地考察报告 篇一:外出考察报告范文 外出考察报告范文 关于赴××市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激发全县上下大干工业、大上项目的热情,6月2日至10日,我们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共计40余人,赴××市六县(市、区)就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农村。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感受××,发展态势令人震撼 ××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近几年来他们却取得了飞速发展,创造了落后地区迅速崛起的“××现象”。考察期间,考察团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当地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他们思想解放程度之高、经济发展势头之猛、改革开放力度之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能够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他们的发展理念特别新,他们解决难题的办法特别多,他们推动工作开展的方式特别活,他们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的意识特别强。(例子) 二是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市各县(市、区)无论是工业园区的总体规模还是企业的单体规模,都气势恢弘;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堪称一流。(例子)三是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考察团参观的××市几个县(市、区),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不断创新招商思路,完善招商措施,激活招商主体,千方百计招大商、引巨资,借助外力加快了自身发展。(例子)四是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当地干部群众的精神都十分振奋,不管是党委政府的负责人,还是企业的厂长经理,都有一种不甘落后、不肯服输的劲头,都有一种居安思危、勇创一流的精神,都有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魄力。(例子) 二、分析××,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中国旅游景点龙门石窟英文介绍

中国旅游景点龙门石窟英文介绍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下面为大家带来中国旅游景点龙门石窟英文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Longmen Grottoes is located at the foot of YiqueMountain 12km south of Luoyang City proper,whereYi River traverses northward between two mountainpeaks which are just like a pair of Chinese gatetowers. Indeed,Yique,the name of themountain,actually means "gate of Yi River" in Chinese,and Emperor Yang of SuiDynasty,when enjoying the beauty here,exclaimed with admiration,"Isn't this the DragonGate!" and that is the origin of the name:Longmen,he "dragon gate" in Chinese.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阙山下。当年隋炀帝在此游玩时,望着整齐的伊阙山口,脱口说出“此乃龙门耶”,故被称之为龙门。 The rocks of the mountain are hard and tough,quite ideal for stone sculpture,and LongmenGrottoes are the third cluster of cave temples commissioned by the imperial cour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