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月之旅.ppt

登月之旅.ppt

登月之旅.ppt

登月之旅.ppt

六年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登月之旅 教学设计

课题:登月之旅 教材分析:本科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分为四个教学内容,第一,介绍人类对月球的逐步认识,这是学习月球知识的基础;第二,解释 环形山的形成;第三,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了解月球概况;第 四,介绍祖国的航天成就。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 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内容理解上要稍难一些,所以帮助学生利用资料整理人类观察研究的历程,使学生懂得人们对月球的了解是逐步深入、全面的, 引导学生结合月球的特点,收集更多的关于月球的资料和所要研究的 问题。 教学目标: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形成。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 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 4、能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写不一的石子、尺子、玻璃棒、手电筒等。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和有关人类对月球认识的资料。 一、谈话引出古人对月球的认识 师:同学们,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就是月亮。大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发出这样的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所以,从古时候起,美丽的月亮就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于是就编造出许多神话故事,那么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 生: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出示神话故事图片) 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古人的梦想来一次登月之旅吧。(板书:登月之旅)二、模拟实验,探究新知 (一)了解月球表面的形状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月亮吧。 (大屏幕出示月亮美景图片,并伴有优美的古筝音乐) 同学们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啊? 过渡:是啊,月亮真的很美,它宁静美丽而神秘。 师: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亮神秘的面纱。(投影出示)早在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了月球,他看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投影出示)科学家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坑称为环形山;阴暗的部分称为“月海”。其实月球一滴水也没有,只是远远望去,

登月之旅

(一)导入新课: 1、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小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师】: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月亮,那么同学们欣赏过我们美丽的月亮么? 2、播放有关月亮的影音视频 3、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么?想不想走进我们美丽的月亮,了解月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进本章的第一节——登月之旅 (二)新课推进: 1、【师】:月亮上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就想弄清楚,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编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故事,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古人是最早怎样来记录月亮的么?(幻灯展示古人记录月相的图片) 2、直到1609年,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就已经开始用望远镜观察月球,并绘制出了月面图(引导学生观察月亮) 月海:月球上的暗区,没有一滴水,实际是一些比较年轻的岩石,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低。 月陆:月表上的亮区,是月球上的高原和山脉,古老的岩石反射太阳光的能力强。 3、1959年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使月球背面的面貌第一次呈现在人类面前(展示环形山图片) 环形山:无论是明亮的高原还是低洼的月海,上面都有环形山分布,环形山也叫月坑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介绍月球上环形山的大小,数量高低等) 介绍环形山的形成:“撞击说”和“火山喷发学说”(后者未被证实) 4、【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月球的大概地貌特征,那么同学们还想了解有关月球的其他情况么? 月球的其他信息: 月球的运动方向:逆时针,自西向东 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 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0 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 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月球上没有大气,处于一种高真空状态,连声音都无法传播

六年级科学上册-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伟大。 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重点: 了解月球基本情况 难点: 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实验探索的方法和借助于多媒体图片教学的手段来引领学生学习。 使用教材的构想: 本节课,主要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的办法引领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和模拟环形山的形成,从中体会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是很艰辛的漫长过程。 教学流程: 【主动感知】 一、导入 播放嫦娥一号发射视频,介绍中国探月计划。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嫦娥二号是我国于2010年10月成功发射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二号在L2点的环绕轨道运行235天,积累了大量对太阳的探测数据后,于2012年4月15日受控飞向距离地球大约1000万公里深邃的太阳系空间,择机开展对4179号小行星的探测,为未来的小天体探测积累经验。 嫦娥三号有望于2013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CZ-3B运载火箭发射。着陆地点基本确定在虹湾地区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月亮是天空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你们想上月球上旅行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登月之旅。(板书课题) 【主动发现】 二、问题质疑 讨论并展示《问题生成单》中的问题,每组筛选一个问题,出示在小白板上,组织学生汇报。 【主动参与】 三、问题探究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能对所提供的信总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2、科学知识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和探索火星工程的伟大。 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等。 学生:收集有关月球及人类探月资料。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太阳落山后,月亮就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了。“今月照古人”,从古时候起,美丽的月亮就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并幻想着能到月球上去,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人类的理想不能实现,所以人们就编造了不少神话故事,你能说出一两个来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好,那么现在我们一起踏上这神秘的登月之旅吧! 首先老师想让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 2、播放一段月色溶溶的图片。 (二)初识月球,体会人类探索过程 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 1、自古以来人类对月球的遐想和探索。 2、伽利略观察月球 (1)介绍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到的月球。 (2)简要介绍环形山、月海。 3、现代人类的登月工程。(课件播放登月之旅视频) (三)模拟实验,交流发现。 1、同学们需要的材料,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请大家根据各组的假设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做一做这个模拟实验,提醒一下,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注意点一定不能忘记哟,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既快又好。 2、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指导。 3、交流:哪一小组先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 (利用视频展示台上前根据实验记录表汇报) 还有哪一组也想到前面来汇报?。 (请2-3组进行汇报,及时进行表扬评价。) (四)日照实验,了解观察时间。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登月之旅同步练习B卷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登月之旅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7题;共13分) 1. (2分)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________亲手制作的世界上第一家________观察月球,看到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 (2分)环形山是由于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而形成的。 3. (1分)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_。 4. (2分)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天,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________。 5. (1分)1969年7月16日,________第一个登上了月球。 6. (2分)月球上没有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 7. (3分)月球表面________很大,最高可达________,最低可降至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8. (2分)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在月球上,两个人互相讲话却听不见 B . 在月球上,种下的植物不能成活 C . 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 D . 月球上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近270℃ 9. (2分)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形成的。

A . 火山喷发 B . 流星撞击和陨石撞击 10. (2分)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通过自制的望远镜观察了()。 A . 太阳 B . 地球 C . 月球 11. (2分)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 A . 四分之一 B . 五分之一 C . 六分之一 三、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12. (2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13. (2分)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 14. (2分)地球是月球的卫星。() 15. (2分)月球上有空气,也有液态水。()

1《登月之旅》练习题

1、《登月之旅》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是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3、1969年7月16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等3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他激动的说:“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4、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 5、月球距离地球约(33.84万)千米。 6、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170℃);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二、判断题 1、月球比地球小得多。(√) 2、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 3、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是很大,白天和夜晚相差大约是70℃。(×) 4、月球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它是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三、选择题 1、(多选)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B、D )。 A、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B、月球的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C、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 D、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2、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才能完成对话,这是因为( B )。 A、月球上没有水 B、宇宙中没有空气 C、月球的引力减小 3、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B )。 A、一个月 B、27、3天 C、一天 四、排序:请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活动按先后排序: ( 3 )天文望远镜观察 ( 1 )肉眼遥望 ( 4 )飞船接近照相观察 ( 2 )望远镜观察 ( 5 )登上月球 ( 6 )采集样品 五、简答题 1、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来自于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2、设想:2020年的某一天,如果你是“嫦娥8号”飞船的指挥者,将要开始登月之旅,出发前需要准备些什么?为什么? 答、我们要去月球旅行,应该:(1)准备好宇航服,因为月球上温差很大;(2)准备好氧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3)准备好水和食物,因为月球上没有液态的水,也没有动植物;(4)准备好对讲系统设备,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登月之旅》习题——第2课时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登月之旅》第2课时习题 一、基础题 1.填空 (1)月球是___的卫星。它是距离我们最___的天体。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天. (2)1969年7月16日,美国3个宇航员乘坐______飞船奔向月球,3天后,______第一个登上月球。 (3)我国在2004年2月13日公布了首次探月计划______。 (4)月球上没有___,也没有___,月球表面温差___,最高可达___,最低可达至___ (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的___。 (6)月球不能发光发热,但能反射___。 2.判断 (1)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2)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3)月球上没有空气但是有液体水。() (4)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0天。() (5)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的人。() 二、综合题 1.请说一说月球的概况。 2.说一说人类认识月球的过程。 三、提高题

1.如果你要去月球旅行需要准备什么? 2.你对“嫦娥工程”了解多少,收集中国月球探测的情况并用学乐师生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1)地球,近,27.3(2)阿波罗号,阿姆斯特朗(3)嫦娥计划(4)空气,液体水,很大,100°C,零下170°C(5)1/6(6)太阳光 2.√√××√ 二、综合题 1.月球是地球最近的卫星,围绕地球公转一周是27.3天,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C,最低可达零下170°C,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2.人类对月球的认识经历了:神话传说,望远镜观察,卫星观察,登陆月球这几个过程。 三、提高题 1.去月球旅行需要准备:保温设备,氧气,水和食物。 2.略

【教学反思】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登月之旅》教学反思

《登月之旅》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创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因而教学过程关键在于课堂情境的创设。学生对未知领域比较感兴趣,对宇宙空间充满了好奇心,我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导学生沿着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自主探究月球的特点。教师多方搜集筛选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使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探索宇宙的意识和兴趣。 这节课我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探究月球上环形上的形成成因。本课是六年级科学上册《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的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能解释环形山的形成。这节课我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有效教学。 1、让学生有了思维碰撞的平台。怎样让学生在科学课中的探究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撞击出科学的真谛、震撼着学生的灵魂?教师就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展示、交流、碰撞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通过必要的现代化的交流媒体、手段,出示足够的信息、图片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本节课出示了大量的月球的图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月球,产生探究月球的欲望。 2、让学生真正“做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了解月球的环形山,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解释。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这节课我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探究月球上环形上的形成成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本质。

3、以学生真正成为主人。一开始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既而由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作出猜想,自己想办法验证猜想,想清楚操作方法和操作过程,进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选择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他们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证明了他们是有能力的。正如一为哲人说过的:“对我们而言,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并不要求人人都达到某种目标,关键在于他“经历一次典型意义的探究经历,并能在经历中有所得。 4、改变了“用教材教”。本节课在不违背科学课的基本理念的条件下,本着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对教材进行了重构:我在教学中将把教材的第一部分“古往今来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第三部分“近现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两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5、发挥了课前准备的作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月球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布置时,应该有明确的目的,也要围绕某些重点来收集。否则,交流时要么不知所云、不着边际,要么内容重复、长篇累牍,没有一个重点。如果让学生围绕不同的重点和内容分组进行收集,效果会更好。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登月之旅苏教版

《登月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方法与过程: 1、能设计实验探究、验证环形山的成因,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 4、能做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1、课件: (1)月球视频录像资料:(2)伽利略观察月球图片(3)幻灯片(4)阿波罗登月实况图片。 2、模拟环形山成因记录单。 3、沙子、托盘、石子、手电筒 4、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人类对月球认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讲述:每当夕阳西下,皎洁的月亮升上天空,月亮就是夜空中最亮的天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不像现代人业余生活这样丰富多彩,每当夜幕降临,美丽的月亮自然而然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 2、老师介绍: 是啊,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月亮产生了想要探究的欲望,想要登上月球去看一看。可是这个愿望仅仅只是个神话,人们对月球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主观想象。 课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关月球的问题:(课件展示) ①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 ②月球的构造是怎样的? ③月球的表面很美吗?上面有空气和水吗? ④月球像地球这样有有引力吗? ⑤我们想去月球旅行,要做哪些准备? …… 看来,大家也对神秘的月球也很感兴趣,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和老师一起去进行一次《登月之旅》。 3、揭示课题板书:〔登月之旅〕 二、新课 1、交流:你们了解了月球距离地球有多远吗?(38.4万千米)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单元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来建构的,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原、月球的运动变化,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从而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月亮、太阳这些宇宙天体还是有所了解的,只不过对于它们的关系、大小及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缺乏系统的了解。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初步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像这样自己发光发热的星体叫恒星。 2、理解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 3、知道月球基本情况。 4、知道什么是行星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5、会在夜空中辨认北斗星和北斗七星。 6、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7、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典型历史事件。 8、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 9、关注我国和世界之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伟大。 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重点: 了解月球基本情况 难点: 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实验探索的方法和借助于多媒体图片教学的手段来引领学生学习。 使用教材的构想: 本节课,主要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的办法引领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和模拟环形山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登月之旅》教案

登月之旅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 2、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经历。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 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 4、能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天空中最明亮的是什么?(星、月)月亮是地球的近邻,同时也是人类目前为止唯一能够踏足的外星球。登上月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节课,我们就跟着人类的探月脚步,来一次登月之旅吧!(板书:登月之旅) 二、新授。 1、先考大家两个与月亮有关的知识。 你知道月亮有哪些名称和雅号吗? 你知道这么多的名字大部分来源于哪里吗? 2、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月球的认识不断深入,下

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板书: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万户 日食、月食记录 伽利略月面图 戈达德预言 月背图 阿姆斯特朗等登月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3、月球的基本情况。 人类登月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月球近在眼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一些基本情况吧!(板书:月球的基本情况)说说,你想探究哪些问题?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月球的体积与地球相比有多大? (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有多远? (3)、月球上有空气、水、动物和植物吗? (4)、2020年的某一天,如果你是“神舟16号”飞船的 指挥者,将要开始登月之旅,出发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5)、月球的资源情况。 4、环形山的成因。 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自从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

《 登月之旅》教案

《登月之旅》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形成原因。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主要历程。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行动支撑。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月球基本情况。 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探索月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月球的图片。 2、谈话:神秘而美丽的月球激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人们总想着亲自到月球上去走一走,看一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次人类的——登月之旅。 二、了解月球 1、谈话:面对月球,我们的祖先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吗?你能大抵说说故事内容吗? 2、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 (1)课件出示:月球图片。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教师做适当补充:月球上较大的环形山有3万多个,这些环形山大多用古代和近代的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月海其实是月球的一些较低盆地,月海一般都被月球内部喷发出来的大量熔岩所填充。 3、环形山的形成 (1)谈话:那么你们知道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你们知道科学家们的看法是怎样的吗?

(2)师:怎样才能知道科学家们的看法呢?启发学生借助网络。 (3)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教师模拟实验: ①把细沙倒进方盘里,均匀地晃动,使细沙的表面尽量平坦。 ②从不同的高度将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丢入方盘中。 ③用筷子小心地移走玻璃球,观察沙子表面有何变化,并测量坑的深度。 ④再从相同高度把大小不同的玻璃球落下,测量坑的深度。 ⑤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关? ⑥用手电筒照射砸出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讨论什么时候看环形山效果最好。 小结:实验内容(第一课时) 三、登月之旅 1、谈话。 从面对月球的无限遐想,到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实际观察,在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航天科技的发展为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奠定了成功的基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2、介绍阿姆斯特朗。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他的一句话至今还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一步!”。 3、介绍中国的登月计划。 (1)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目前只有美国成功登陆月球,而登上月球也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千年梦想,你们知道我国的登月之旅的相关信息吗?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航天事业的主要成就。 (3)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发现同学们对祖国的登月计划比较关注,相信通过我国科学家的努力,我们的航天员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能登上月球,我也衷心希望我们学生中将来也能出现航天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登月之旅》评课记录

《登月之旅》评课记录 王老师今天执教的《登月之旅》一课的设计可以用大胆创新、简单明了、朴素平实、收放自如、以人为本五方面来进行评析。 大胆创新:王老师将教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通过微课视频使其成为一课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使课堂的主脉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亲历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摆的过程。 简单明了:一是教学环节的设计简单明了,目的性强,其实整体设计就分为两大部分:先认识通过视频实验模拟实验来揭开本课重点问题的研究。王老师没有单纯地利用这个问题做过渡,在这里,让学生通过多测几次来体会重复实验的重要意义——科学、精准的数据是要通过多次测量才能得到的。这一重要的科学思想为下一个环节“研究影响环形山的形成”的因素做了良好的铺垫。二是教师语言简单明了,问题设计逻辑性强、指向性强。六年级学生表达能力已经较强,教师的问题就不能过碎,让学生有一个连贯性的思维过程。王老师在这一问题上做的比较好,她更多的是注重引导学生评价,以促进学生自己的思维发展。 朴素平实:王老师这节课实验器材简单适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器材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理解科学的生活化,感受身边处处是科学。教师在课堂上从摆的构造到猜测影响摆快慢的因素,再到设计实验验证猜测,都力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方式亲历亲为

每个探究活动。操作前,教师更是利用师评、生评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过程等。力图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收放自如:在探究环节,教师采用了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制定计划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开展的过程,对这一过程,教师给予了指导并直接参与学生讨论。 以人为本:本节课始终都是学生自己发现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有关结论和信息,能主动地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交流,这里王老师就是在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支持和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在参与中自己建构知识,自己锻炼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节科学课上王老师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有形的知识,更重要的她侧重在训练学生的无形的能力上。我们每个科学教师都清楚一个道理,就是交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要比教给他每一个字产生的效能会更大。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请多加指正。

登月之旅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月亮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部分:1、介绍人类对月球的逐步认识。从神话传说到望远镜观察,再到天文望远镜的深入观察,对月面形成做出了各种解释和研究。 2、解释环形山的形成。通过让学生观察地球上的陨石坑,思考环形山的形成,再通过模拟实验,解释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3、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了解月球概况。通过介绍阿波罗的登月,反映人类对月球最直接的探索实践。认识登月的意义,了解登月后所观察到的月球表面的概况。 4、假想去月球旅行,引导学生回顾并综合考虑月球特点,激发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月球的资料。 学情分析: 高年级的学生有着自己的思维,有着一些认识。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对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于本课的内容,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一些了解,但并不是系统的认识,零星的知识比较多。本课教学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观察点由远到近的顺序,让学生一步步系统认识月球,串起他们的零星知识,通过拓展延伸,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伟大。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

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月球。 1、播放短片及月球图片。 2、谈话: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样想说的吗?(美)(指名学生交流) 3、提问:自古以来,人们对月球充满了遐想,因此也有了许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能说出一、二个有关月球的神话故事吗? 4、揭示课题:正是因为神话的美丽,人们都渴望登上月球一探究竟。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登月之旅。(板书课题) 二、远望月球,了解环形山。 1、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球的神秘面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自制望远镜第一次观察到了月球的真面目,伽利略在望远镜中看到了怎样的一个月球?(那里没有玉兔,没有桂花树……) 2、播放幻灯片,这就是在望远镜中观察到的月球,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300多年来,科学家们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所形成的,你认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猜测可能是由流星和陨石撞击月球所形成的) 3、同学们想的不错,这个也是近50年来科学家们所得出的最新的结论。 三、研究环形山的形成。 1、提出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环形山会有大有小呢?(学生回答并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板书:因素:大小,速度……) 要想知道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登月之旅同步练习D卷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登月之旅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7题;共15分) 1. (2分)多数环形山的形成是由________撞击而成;个别环形山是由于________而形成。 2. (4分)月球围绕________公转,是地球的________,公转方向________,公转一周所需时间大约是________天。 3. (1分)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_。 4. (2分)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天,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________。 5. (1分)1969年7月16日,________第一个登上了月球。 6. (2分)月球上没有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 7. (3分)月球表面________很大,最高可达________,最低可降至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8. (2分)第一艘到达月球的宇宙飞船是()。 A . “神舟”五号 B . 阿波罗十一号 C . .挑战者号 9. (2分)第一个登上月球表面的人是()

A . 阿姆斯特朗 B . 加加林 C . .阿尔德林 10. (2分)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通过自制的望远镜观察了()。 A . 太阳 B . 地球 C . 月球 11. (2分)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 A . 四分之一 B . 五分之一 C . 六分之一 三、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12. (2分)人们对月球的兴趣,科学技术的落后,使得人们编造了不少月球神话。 13. (2分)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1~2千米之间。 14. (2分)月球会发光。 15. (2分)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上《登月之旅》课堂教学详案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六上《登月之旅》课堂教学详案《登月之旅》教程设计苏教版第四 单元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 4、能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视频展示台、液晶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音箱、屏幕、激光教鞭 2.课件: (1)视频录像资料:月球月色资料(最好是有音乐没解说的)——用投影仪播放 (2)伽利略观察月球图片(教材42页下2图和43页上图)——用视屏展示台播放 (3)幻灯片: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方案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大约3厘米的细沙。 2.从同一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3.再从不同高度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

(4)阿波罗登月实况图片——用视频展示台播放(教材44页有,也可以在下载,也可以是音视频的带解说词的) (5)幻灯片: 月球概况 .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3.模拟环形山成因记录单(每组一份) 4.沙子、盘子(或用报纸、纸盒代替)、石子(可安排学生准备,带来后教师设计布置)、手电筒 5.资料收集: (1)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 (2)有关人类对月球认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1.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录像,请看大屏幕。 (播放“月球月色录像资料) 2.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月亮、月球) 3.你去过月球吗?想去吗? 4.好!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月球旅游。 板书:1.登月之旅 5.讲述:每当夕阳西下,皎洁的月亮升上天空,月亮就是夜空中最亮的天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不像现代人业余生活这样丰富多彩,每当夜幕降临,美丽的月亮自然而然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创造出

六年级科学《登月之旅》

六年级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知道环形山的形成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2、体会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了解宇宙的帮助。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等。 学生:收集有关月球及人类探月资料。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首先老师想让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 2、播放一段月色溶溶的录像。 3、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学生交流) 4、这么美的月亮上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就想弄清楚,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编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们能说出一两个来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二)初识月球,了解环形山。 1、仔细观察一下,从这幅月面图上,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大大小小的坑) 2、(出示环形山文字)描述得真详细,早在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时,就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坑、高地和平原,伽利略把这些坑叫做环形山。 3、知道什么是环形山了,有谁知道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吗? 真不错,我们的同学都已经知道了。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得出了新的结论(出示: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配合环形山图片) (三)质疑探究,讨论实验。 1、看着这些环形山,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会产生很多问题,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预设:怎样撞击?陨石为什么会撞击月球?撞击的陨石哪去了?为什么这些环形山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板书) 2、同学们探究的欲望真浓,这些问题,也是正是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今天我就着重来研究环形山为什么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这个问题,其他的同学们以后再研究好不好? 3、同学们,你认为环形山的大小可能会跟什么因素有关? (与陨石的大小有关、与陨石的下落的高度有关、与撞击的速度有关、与方向有关……)(板书) 4、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模拟一下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情景。 5、大家想一想,我们可用什么来模拟陨石?用什么来模拟月球的表面的土壤,也就是月壤? 你怎么会想到要用沙子的呢?(覆盖整个月球表面的月壤,由岩石碎屑、矿物颗粒、玻璃、陨石碎片、粘合集块岩等组成的松散堆积物。) 6、好,现在模拟的材料我们都有了,如果我们假设这大小与陨石的大小有关,这个实验该如何来做? 预设:将大小不同的石子从同一高度落下,观察在沙盘上形成的坑的情况。师: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一定要从同一高度丢下呢?怎么样才会使石子是在同一高度落下呢? 生:双手平举、用直尺来固定高度、两个人举到同一高度…… 小结:我们要验证环形山的大小是否与陨石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必须要注意让大小不同的石子从同一高度落下。(出示) 7、那如果我们的假设是环形山的大小是与陨石的高度有关,那这个实验又该怎么做呢? 预设:将大小相同的石子从不同的高度丢下,观察在沙盘中形成的坑的大小。师(追问):石子为什么要大小相同? 生:因为我们要判断是否与高度有关,石子的大小必须是相同的,否则就无法判断。 师:这大小相同的石子我们应怎样来选择?如果用同一个石子,我们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取石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把形成的沙坑破坏了。)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从不同高度丢下相同大小的石子。) 8、同学们考虑得真细致,在实验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丢石子时力度要均匀;重复做时,要把沙盘重新抹平;最后形成的沙坑要放在那儿,不要抹掉;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及时记录……)

登月之旅教案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备课人:高英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2、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3、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科学知识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4、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和探索火星工程的伟大。 2、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4、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记录纸、牙签、尺子、手电筒等,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人类登月工程的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对月球发生了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到月球上去。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你能讲给大家吗? 2、学生讲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 3教师讲述: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并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这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观察不断深入,天文学家开始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仍只能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1959年,苏联科学家开始利用火箭接近月球,发射月球探掘1号卫星,使它可以绕到月球的背面,对月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实地进行考察,并带回了月球的岩石和土的标本。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深入、更清楚的了解。(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边讲述边出示教学挂图或投影幻灯片) 二、探索和调查 1、你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月球有哪些了解?把你课前收集的有关于月球的知识绍给大家。 (①月球离地球有多远?平均距离38万公里) ②月球的大小怎样?月亮在太阳系的卫星中虽然不算最大的,但是跟它的主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1.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方案

《1. 登月之旅》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形成原因。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主要历程。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行动支撑。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月球基本情况。 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探索月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月球的图片。 2、谈话:神秘而美丽的月球激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人们总想着亲自到月球上去走一走,看一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次人类的——登月之旅。 二、了解月球 1、谈话:面对月球,我们的祖先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吗?你能大抵说说故事内容吗? 2、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 (1)课件出示:环形山、月陆和月海图片。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教师做适当补充:月球上较大的环形山有3万多个,这些环形山大多用古代和近代的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月海其实是月球的一些较低盆地,月海一般都被月球内部喷发出来的大量熔岩所填充。 3、环形山的形成 (1)谈话:那么你们知道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你们知道科学家们的看法是怎样的吗?

(2)师:怎样才能知道科学家们的看法呢?启发学生借助网络。 (3)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教师模拟实验: ①把面粉倒进培养皿,均匀地晃动,使面粉的表面尽量平坦。 ②从不同的高度将大小相同的石子丢入培养皿中。 ③用镊子小心地移走石子,观察面粉表面有何变化,并测量坑的深度。 ④再从相同高度把大小不同的石子落下,测量坑的深度。 ⑤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关? ⑥用手电筒照射砸出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讨论什么时候看环形山效果最好。 三、登月之旅 1、谈话。 从面对月球的无限遐想,到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实际观察,在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航天科技的发展为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奠定了成功的基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2、介绍阿姆斯特朗。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他的一句话至今还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一步!”。 3、介绍中国的登月计划。 (1)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目前只有美国成功登陆月球,而登上月球也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千年梦想,你们知道我国的登月之旅的相关信息吗?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航天事业的主要成就。 (3)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发现同学们对祖国的登月计划比较关注,相信通过我国科学家的努力,我们的航天员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能登上月球,我也衷心希望我们学生中将来也能出现航天员。 《1. 登月之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