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将出兵朝鲜

中国将出兵朝鲜

中国将出兵朝鲜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朝关系及展望

中朝关系及展望 中国和包括今天南北两个朝鲜在内的整个朝鲜的关系,源远流长。远的不说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更和朝鲜密切相关。让我们中国人痛彻心脾的中日甲午战争,就是从日本侵夺朝鲜开始的。结果,应朝鲜政府之请出兵朝鲜的清朝军队,在平壤不明不白地让借机侵入朝鲜的日军占了上风,之后清军的北洋水师又在海战中全军覆没。软弱的中国清朝政府不仅损兵折将,还要赔日本银子,还被迫割让了台湾。 此后的朝鲜和中国,先后都投入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斗争了几十年,终于打到日本投降了,朝鲜半岛却分成了两半。是谁分的?不是朝鲜人,也不是韩国人,是一个美国人。他随随便便这么一划,就出来了这条三八线。虽然当时仅仅是作为苏美军队的临时受降分界线,但后来却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的格局中变成了朝鲜半岛南北分治的政治分界线。而这个格局,显然是三八线两边的朝鲜人都很难以接受的。虽然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1948年先后成立,使得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政权,但是南北双方都想完成半岛上同一民族的统一大业--甚至不惜诉武力,摩擦不断,最终酿成了内战。虽然南北双方矛盾尖锐对立,但在完成民族统一的意愿上是具有同一性的:都不甘于充当强权政治棋盘上的棋子,都要对强者决定弱者命运的国际强权政治实行反抗和挑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朝鲜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多的几个国家之一。不到一年之后,就爆发了朝鲜战争。这场原本属于朝鲜民族内战的战争因美国军队率先介入而转化成为一场有20个国家和地区军队卷入的国际局部战争,而且因美国军队兵临鸭绿江边危及了新中国的安全,迫使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援朝,成为这场国际局部战争中冲突的一方。 抗美援朝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金日成也是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最早知道的外国领导人之一。我听说在我们棉布供应紧缺的时候,朝鲜的维尼纶帮助了我们。那时候,朝鲜是我们的"哥们儿",而韩国是敌视我们的。 可是,逐渐的,我开始感觉到这个"鲜血凝成的"友谊并不那么单纯,而是疙里疙瘩的。好像我们中国老是有些人对朝鲜不高兴--先是不高兴他们不赞成我们的文化大革命,之后不高兴他们不赞成我们的改革开放,现在更不高兴他们一个劲地在那里试验核武器,搞得东北亚的人和全世界的人都不得安生。有些中国学术界的人甚至把中国派志愿军出兵朝鲜抗美援朝,都说成是中国"上了金日成的当",对朝鲜的"主体思想""先军战略"等等一概嗤之以鼻。 与此同时,中国在1992年和韩国达成了建交协议。韩国不再是我们的敌国了。两国关系17年来不断升温,按照官方的说法,已经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形之下,虽然中国和朝鲜也保持着高层往来,也有文化交流,特别是《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还有效力,至少继续有效到2021年,但是与中韩关系相比,中朝关系明显冷清很多。两国贸易以边境贸易为主,只有中韩贸易量的零头。对于朝鲜核试验的问题,中国官方谴责的调门也愈来愈严厉。总之,从我个人的感觉,中国和朝鲜虽然建交以来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关系--历史让我们血流在了一起,《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也让我们两国成为盟友,但是中国官方和媒体造成的舆论,尤其是中国竟然认可了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已经让这鲜血凝成的友谊大大降温。 反观中国与韩国建交以来,关系已经上升到"战略合作伙伴",虽然中国奉行和平外交,也确实主张与朝鲜半岛任何一方的交往都不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但是这些年来对南北朝鲜的实质性交往,一冷一热,对比实在鲜明。 朝鲜自从进行了核试验,就成了大逆不道的"挑战者",被说成是挑战了半岛、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和安全。 中国一贯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金日成在世时,也曾与韩方达成过实现半岛无核化的共识。但是,朝鲜从无核到有核,只是表象,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追根溯源。事实已经证明,谴责

中情局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评估的重大失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情局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评估的重大失误 导语: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尤其是美国军队仁川登陆后,美国以中央情报局(以下简称中情局)为核心的各个情报部门均对中国是否出兵援助朝鲜进行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尤其是美国军队仁川登陆后,美国以中央情报局(以下简称中情局)为核心的各个情报部门均对中国是否出兵援助朝鲜进行过评估。遗憾的是,美国的情报分析专家们出现了重大失误。面对中国政府一遍遍发出的公开警告,他们竟然置若罔闻,认为中国不会在军事上大规模地卷入朝鲜战争。其情报评估的结论影响到华盛顿最高领导层对该问题的判断。最终,美国越过三八线打到鸭绿江边、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行径激怒了中国领导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重重困难的条件下,毅然出兵朝鲜。美国不得不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仓促作战。这样,中美两国关系持续恶化,时间长达约20年。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美国对中国出兵朝鲜的情报评估:首先,美国如何把中国出兵与否置于苏联全球战略的框架下进行情报评估;其次,美国如何判断中国参与战争的意图和能力;第三,美国怎样误解中国政府发出的公开警告。以这几方面的讨论为基础,本文最后分析美国对情报判断失误的真正缘由。 一、美国对中国出兵朝鲜的可能性的评估 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决策层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认为朝鲜发生的事件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向“自由世界”的挑战,苏联无疑是在冒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至少是苏联对美国抵御共产党阵营“扩张决心”的一个试探,或是挑起一场全面战争的前奏。例如,国务院情报研究室的情报评估小组在战争爆发当天便做出判断,“北朝鲜政府完全受克里姆林宫控制,北朝鲜人不可能在未获得莫斯科指示的情况下 生活常识分享

内幕揭秘 中国为何要把一半长白山划给朝鲜中朝关系

内幕揭秘中国为何要把一半长白山划给朝鲜中朝关系 长白山一向被视为满洲民族发迹的“龙脉”之地。由于进入长白山挖参、猎捕之人众多,请政府担心这些活动会断绝龙脉。 1762年始,清政府对东北实施了长达200余年的封禁政策,严禁进入长白山地区,鸭绿江、图们江中朝边境地区成为封禁的重点地区。 后来,由于长期的封禁政策致使东北边疆地广人稀,边备空虚,潜藏着严重的国防危机。特别是清道光之后,由于沙俄等列强的侵略扩张,这种危机日益加重。这给朝鲜边民非法越境进入中国创造了客观条件。 长白山 后来,1860至1870年间,朝鲜北部地区多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民不聊生。许多朝鲜人出于生计,冒禁非法渡鸭绿江、图们江越境,到对岸中国奉天、吉林省垦荒。 之后人数众多,开垦土地越来越多,为清政府带来诸多政治、社会问题。后来,清政府于1867年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允许汉人迁移至此,后来在对待朝鲜移民的政策上也有所放松,在其“易服雉发”,准其领照纳租,加入中国国籍的情

况下留在中国。并将此咨文通报朝鲜政府。1882年8月,朝鲜国王要求清廷允许朝鲜“刷还”在中国非法垦居的朝鲜人,清朝允许朝鲜的这一做法。 但后来朝鲜移民朝鲜政府不但未刷还越境边民,反而并以穆克登碑为据,于1883年7月提出土门、豆满并非“一江之名,而为两江”的主张,认为中国延边地区的海兰江为土门江。这一主张,不仅原来的非法流民未被刷还,反而有更多的朝鲜越境民迁移至此。这一举动成为后来“间岛”问题的发端。 1885年6月,朝鲜咨清政府,再次主张土门、豆满两江之说,指称海兰江南本来是中国的延边地区为朝鲜领土,并要求双方勘界。1885年9月30日至11月29日,中朝两国派使共同勘界。但双方意见发生严重分歧:其一、关于江名,中方认为土门、豆满、图们为一江名称之谐音;朝方主张土门、豆满(图们)为两江。其二、关于正源,中方主张红丹水为图们江正源,以此水划界;朝方主张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源,以此水划界。

朝鲜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珍宝岛是中苏边境河流乌苏里江中的一个小岛,这个岛及其附近的卡脖子岛和七里沁岛,均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就是按沙皇俄国强加给中国的《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它应属中国管辖。岛上有中国边防部队巡逻,有中国居民进行生产。 1969年3月2日,苏方派出大批武装军人,分乘四辆装甲车、汽车,从下米海洛夫卡和库列比亚克依内两个方向侵入珍宝岛,开枪开炮,袭击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中国边防军,打死打伤我战士多名,我边防部队被迫还击。此后,苏联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于3月4日至17日,又出动几十辆坦克、装甲车和大批武装部队入侵珍宝岛,并向中国岸上纵深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再次进行有力反击,将入侵者击退。事件发生后,我国外交部三次向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3月4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题为《打倒新沙皇》社论。全国各地纷纷集会,抗议苏联军队的武装挑衅,支持我国政府的立场。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就中苏边界问题的事实真相和自己的一贯立场,作了申述。提出在肯定以有关目前中苏边界的条约为基础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和平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对边界上的个别地方作必要的调整。主张和平谈判,反对诉诸武力。并重申:珍宝岛是中国的领土,珍宝岛事件是苏联政府挑起的,有关目前中苏边界的条约是沙俄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朝鲜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一个稳定、富足的朝鲜,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朝鲜是一个天然屏障。朝鲜的稳定,可以使中国的国土更为安全。 2、在美日安保条约下,一个稳定的朝鲜对中国来说更为重要。如果朝鲜政权发生改变,出现一个亲美的政权 ,美国的军事基地就很有可能出现在鸭绿江边。 3、如果朝鲜发生动乱,大批的难民就会涌入我国,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4、如果美国进攻朝鲜,中国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都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不论支持或反对,对我国来说都有损害性。 内容管理 数据加载中... 写博客,参与“我的2008--我记录活动”,赢现金大奖!注册┆登录┆发表文章朝鲜战争及其结果对中国的意义 2007-03-29 14:53:29 大中小 标签:朝鲜战争中国 本文是去年作者投书致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络版的一篇文章,并被早报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风吹稻田 我是<联合早报>的忠实读者,从97年接触网络,就经常看贵网站,以前只是看时事评论,从未发 表过文章,今天看了署名千秋的文章<抗美援朝战争:谎言和神话的牌坊 >和署名彭谷清的文章<从朝鲜战争的结果看其战争的正义性与必要性>后,想想自己做为中国北京的一名青年有责任说几句: 千秋的整篇文章充满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污蔑和诽谤,充满对50年前那场朝鲜战争的歪曲 和诋毁,其在文章的一开始就以大陆人士自居,似乎这样以大陆人的身份和经历证明自己的所知所言,才更有可信度和客观性,其实也更具有欺骗性.但其实他是一个在台湾成长对祖国大陆充满敌视的人,

中国为何出兵朝鲜——前景理论的解释性分析

中国为何出兵朝鲜——前景理论的解释性分析 摘要:传统上对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原因分析旨在围绕中国国家安全,中苏同盟协作、意识形态斗争这三方面。而随着心理学中关于人物心理影响决策的相关理论的发展,前景理论揭示了人们决策时注重损失、收益的相对量,并且在“损失厌恶”的机制下容易做出风险接受的行为。在朝鲜战争前期,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出兵台湾海峡、轰炸东北边境等措施,使得中国领导人在心理层面上处于不断地损失状态。在“损失厌恶”机制下,中国领导人做出了出兵朝鲜这一风险性决策。前景理论的运用有助于探析中国领导人得心理认知对于整个决策的影响。这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分析上对于微观心理层面关注不足的缺陷,也完善对于出兵朝鲜这一决策的认识。 关键词:前景理论;朝鲜战争;损失厌恶;冒险性决策; 一、问题的由来 朝鲜战争自爆发开始就并非简单的南北朝鲜的统一战争,而是涉及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这一广阔的国际局势。而且朝鲜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特殊,与中国相邻,与日本隔海相望,更是涉及到苏联的东北亚地区和美国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因此,在朝鲜战争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中国决定是否出兵朝鲜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中国决定出兵朝鲜,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 (一)以往出兵朝鲜原因研究概述 以往的研究中,最初针对于毛泽东决定出兵朝鲜的动机是基于主动还是被动主要形成了两种看法。一种是:中国出兵完全是毛泽东主动要求的,斯大林冒着扩大战争的风险被迫同意了中国的主张。另一种看法是:要中国出兵援助朝鲜是

从中国单方面援助看中朝关系走向

从中国单方面援助看中朝关系走向 「摘要」:中国对朝鲜的援助自从抗美援朝开始,至今仍未断绝。其中包括粮食、药品、资金、技术、国际支持等不同的形式。1961年7月11日,《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在北京签订,同年9月10日起生效。《条约》决定双方根据国际主义原则,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一方受到武装进攻,另一方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双方不参加反对对方的同盟、集团、行动或措施;发展经济、文化、科技合作,给予经济、技术援助等。将援助朝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了。虽说是友好“互助”,可是从一开始似乎就是中国的单方面援助,而朝鲜则是一味的接受。近几年中朝之间关系不断波动,国内要求取消对朝援助的呼声也很高。中朝两国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本在此浅做探讨。 「关键词」:中国朝鲜单方面援助国际关系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中心,对我国而言有着重要战略地位。朝鲜作为朝鲜半岛的国家之一,与中国山水相连,有着 1300 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是中国安全和对外战略的要冲。中国与朝鲜一衣带水,两国均有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同时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皆属于东方文明。朴实、勤奋、自强、自立与和谐相处是东方民族的共同特点。在中朝两国交往的千年历史中,无论是从文化方面还是经济方面中国对朝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近代开始,中国共产党与朝鲜共产党关系就密切了起来,并对朝鲜伸出了援手。中国共产党员在建党前夕就接触过朝鲜革命者,毛泽东与何叔衡在湖南长沙与朝鲜革命者共建“中韩互助社”。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1921年到1945年对朝鲜独立运动更是做出了巨大的援助。1926年朝鲜共产党代表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会讨论中国革命时 说:“朝鲜革命运动得到了中国革命运动最广泛、最积极的支持”。②在1953年的侵朝战争中,中国更是倾力而出,抗美援朝;在成功的将美帝国主义驱逐出朝鲜境内后,中国又在国内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援助朝鲜战后重建。一直到今天的朝核问题,中国依然坚定不移的站在朝鲜这一边,坚持相信“朝鲜半岛无核化”,③中国对朝鲜的援助情况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但是中朝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中国 ① [日] 金正明:《朝鲜独立运动》(二)东京原书房1957年版,第289页。 ② 《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5-247页。 ③ 姜龙范:《朝鲜半岛核问题———朝核问题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东疆学刊,NO.3 Jul .2007。

从现有文献看中国出兵朝鲜决策过程

从现有文献看中国出兵朝鲜决策过程 郭柱成 (国际关系学院国政0902 学号:20094209) 摘要: 1950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从而使中国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名义下参与了朝鲜战争。从客观后果看,由于中国的参战,朝鲜战争实质上成为中美之间的一场大战,朝鲜半岛变成了世界两大阵营对抗和冲突的战场,而且最终确定了中美苏三角关系及远东国际局势的格局和走向。因此,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及其原因,是战后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史中最令各国学者感兴趣的题目之一。在此,我将以中国出兵朝鲜的部分文献为基础,阐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 关键词:朝鲜;出兵;决策;毛泽东;东北; 一、中国无意介入朝鲜冲突 有学者提到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把大量的朝鲜籍士兵送回国,从而说明中国参与或至少是支持了北朝鲜的军事行动。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大体是:早在1949年1月,李立三、周保中与崔庸健等人就在苏联顾问的参与下,在哈尔滨举行过一次会议,讨论中国军队中的朝鲜籍士兵回国的问题。11950年1月,经聂荣臻请示中央,1月22日批复同意。从客观上讲,这批朝鲜籍战士加入人民军,增强了北朝鲜发动军事进攻的实力,但是毛泽东的主观意图却与此没有关系,因为在1949年底和1950年初他根本不同意金日成通过发动一场战争来解决朝鲜统一问题。 1949年3月金日成访问莫斯科时,提出了以武力解决统一问题的可能性。但斯大林说“没有必要”进攻南朝鲜,只有在对南朝鲜军队进行反击时才可以越过三八线。2遭到斯大林拒绝之后,金日成曾一度寄希望于得到中国的支持。毛泽东同意金日成关于南北冲突在所难免的看法,但表示对此不必担心,因为苏联和中国都站在北朝鲜一边,一旦情况需要,中国会派兵援助。但是,毛泽东并不支持金日成立即实行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毛泽东说问题要等到 1陈兼:《中国通向朝鲜战争的道路:中美冲突的形成》(Chian's Road to the Korean War: The Making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rontation),纽约1994年版 2青石:“金日成阻止了毛泽东进攻台湾的计划”,载《明报月刊》1994年7月

论朝鲜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论朝鲜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从朝鲜核问题以来,朝鲜这个国家一直都是世界关注的神秘而又头疼的国家,近日随着朝鲜金正日的逝世,80后金正的上台,还有最近几天世界目光聚集的朝鲜“光明星三号”的四月即将发射,再次将这个亚洲小国推向世界新闻头条。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三面环海,半岛上两个国家的政治现状于1953年才被确定。之前两国曾经为了半岛的统一而爆发波及韩朝两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朝鲜战争。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便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半岛内两国的同宗同族性及其因历史原因分开,都使得国际社会在研究半岛未来发展时多关注了一份“统一进程”的可能性。近年来,朝鲜的核试验更是将各国的目光聚焦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只是重点不是在“统一”上,而是在半岛无核化上。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冲。两国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外交关系,尽管两国关系经历了60年风风雨雨的考验和历练,但是中国始终如一地立足于两国之间特殊的传统友谊的基点,一直以国家利益为基本准则,坚持全面而可持续的政治外交战略,在中朝关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朝鲜的主要贸易伙伴。中朝两国在军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始终保持着较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已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商航海协定、航空运输协定、领事协定等多项条约和协定,每年都签订教育、科技、体育等部门的交流计划。中国在朝鲜的清津,朝在中国的沈阳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分别设立了总领事馆。中国的辽宁、黑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分别同朝鲜的平安北道、咸镜北道、江原道、咸兴市等建立了友好省市关系。 半个世纪以来, 朝核问题始终是影响东北亚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至冷战结束以来, 朝鲜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冷战期间的苏中朝同盟对峙美日韩同盟, 随着冷战的结束, 同盟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朝鲜失去了中国和苏联的绝对军事保障。与此同时, 美日韩同盟却在继续不断强化, 加上朝鲜国内连年自然灾害, 以及长期存在的粮食难、能源难、外汇难等问题得不到解决, 朝鲜的经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时任朝鲜领导人的金正日根据国内外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与自身发展的急切需要, 提出了先军治国理念。通过发展核武库, 强调国防建设缓解形势剧变给朝鲜带来的冲击, 以维持国家政治体制的延续和争取更多外援发展本国经济。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战略目标以亚洲为重。这并不难理解。亚洲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并且在以后的数十年里,亚洲的这个中心不会消弱,只会强化。任何时候,战略是跟随着经济中心的。当亚太地区成为经济中心的时候,各国的战略中心也随着转移到了这个地区。美国更不例外。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它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对中国一直怀有敌对之心,美国企图联合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中朝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5世纪以前,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交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周秦时期与箕氏朝鲜的交往,两汉时期与卫氏朝鲜的交往和“汉四郡”的设置,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朝鲜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之间的交往。其中箕氏入朝鲜的传说,“汉四郡”时期创立的光辉灿烂的乐浪汉文化及其对“三韩”的影响,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与中国魏晋南北朝各政权展开的政治外交,无疑是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交往的重要事件。 自1910年被日本吞并后,朝鲜半岛人民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独立复国运动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韩国独立运动。“朝鲜”与“韩国”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称谓,在二战结束前并无特别政治意义。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朝鲜半岛的爱国者们纷纷组成政党和武装团体进行反日斗争。他们的名称有的冠以“大韩”,有的称为“朝鲜”。所以,在1910年至1945年8月,“朝鲜”与“韩国”的两种称谓是混用的。朝鲜半岛分裂后,朝鲜、韩国分别与北方、南方两个政权相对应,具有特定意义。。由于日本殖民统治者防范严密,以及地理上和中国邻近等原因,朝鲜民族主义者和爱国志士长期把中国作为独立复国运动的基地。 1919年4月10日,朝鲜独立党人在上海建立韩国临时政府,领导国内及海外的独立运动。上海在朝鲜半岛独立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45年9月,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人金九在即将凯旋归国之际把上海称为“韩国独立运动的海外发祥地”。参见石源华:《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1919~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第590页。当时的中国也是遭受列强侵略奴役的国家,中国人民也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并在为自己的民族独立进行奋斗。共同的命运遭遇把中朝两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并肩作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支援,除对朝鲜国内人民反日斗争的积极声援外,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境内朝鲜革命者反日独立运动的支持。同样,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也表现在中国境内的朝鲜革命者对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支持,甚至许多朝鲜独立运动人士直接参与到中国的革命队伍中来。在这一时期,中国朝野各政党、政治集团对朝鲜独立复国运动的政策成为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两国自身历史演变过程相关联,中国与朝鲜独立运动的关系呈现出了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从1919年朝鲜的“三·一”运动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朝鲜独立运动成为中日外交交涉的主要内容,当权的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均不愿开罪于日本,对在华的朝鲜独立运动进行压制。与之相反,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护法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虽然不是执政当局,但仍给予朝鲜独立运动力所能及的支持。第二阶段,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在国难当头,日本对华侵略扩张企图昭然若揭之时,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对朝鲜的独立运动进行了或明或暗的支持。第三阶段,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随着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朝鲜独立运动通力合作,共同

浅谈中国与朝鲜在历史疆域问题上的分歧

浅谈中国与朝鲜在历史疆域问题上的分歧 图:长白山天池 朝鲜、韩国史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将整个“朝鲜通史”划分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青铜时代——古朝鲜(新金属时期、卫满朝鲜、汉的郡县)——诸联盟王国(高句丽、辰国与三韩)——三国时期(高句丽、百济、新罗)——南北国时期(新罗、渤海)——高丽——朝鲜——韩国。还有一种非学术意味更多一些的观点,则是以传说中的“檀君朝鲜”,来标记青铜时代和古朝鲜时期。 对于这个历史延续关系的表述,中国学者的观点与朝、韩学者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朝鲜半岛的青铜时代比中原大约晚了2000年。正是青铜时代的中原居民将青铜文化带入了朝鲜半岛,从而才开创了那里的文明史。公元前11世纪,箕子(名胥余,殷商王族)在朝鲜

半岛北部建立了“箕子朝鲜”,其政体是西周王朝的一个侯国。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以及汉朝设置的诸郡县之间,有着确凿 无疑的历史传承关系。箕子朝鲜的存在与否,关系到朝鲜半岛文明史的起源和民族国家的源流等关键问题。如果我们把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时期称为“古朝鲜”时期,那么这个“古朝鲜”与现在的朝鲜、韩国古代民族国家显然并无直接的渊源关系。而这恰恰正是朝鲜、韩国一些人极力否认“箕子朝鲜”历史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高句丽、渤海诸民族源出我国东北地区。在某些历史时期,它们的活动范围或者政治统治范围曾经扩展到朝鲜半岛的中部。但高句丽和渤海国仍属于 古代中国地方民族政权,沿袭的是汉四郡的统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句丽史和渤海史研究被人为地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其核心就是归属问题。 高句丽古国是公元前1世纪勃兴于浑江、鸭绿江中上游一带的古代中国地方民族政权。最初,其无论从政治、种族以及地望上都与朝鲜半岛南部的居民没有直接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日益强大,向西扩张到辽河流域,向南则进入了朝鲜半岛。它首先攻击乐浪郡,迫使其内徙,然后才开始与半岛南部的土著城邦小国发生直接联系。迫于中原王朝的压力,高句丽于公元427年将都城迁移至平壤城(今朝鲜平壤),但这并不说明它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朝鲜古代国家。除地望相接外,高句丽与百济、新罗

浅谈中朝关系

浅谈中朝关系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1级9班李奉 摘要 中国做为朝鲜的近邻,在历史上对朝鲜关照有加,关键时刻为朝鲜不惜“赴汤蹈火”,提供过许多的帮助,做出过许多巨大的牺性。但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朝鲜似乎对来至中国的恩惠并不领情,甚至在中朝关系上,常常干出一些忘恩负义,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导致中朝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好的影响。 关键词:帮助;忘恩负义;影响 新华社平壤2月6日电(记者高浩荣张滨阳)今年的“中朝友好年”将成为一幅美丽的长卷画,向世人展示中朝传统友谊的巨大生机、深厚底蕴和时代风采,将为两国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和富有成效的合作提供一个大舞台,同时也将为中朝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新的希望,有力推动中朝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1,中国驻朝鲜大使刘晓明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本条报道指出中国和朝鲜素两国来就有着非常友好的关系,而且定期还有着“中朝友好年”,还会在以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个人觉得这个报道是相当片面的,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的,这其中存在不小的问题,难道实际上中国和朝鲜的关系有表面上这么融洽吗?难道朝鲜真的从心底里很感谢我们中国为他们做的一切吗?难道朝鲜愿意一直把中国当成他们的老大哥么?难道朝鲜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对得起中国为朝鲜所做的一切吗? 朝鲜虽然作为同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在一些事情上也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但是在历史上,从以前到现在,朝鲜却是经常忘恩负义,做出了不少伤害中国和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导致了中朝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好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中国给予了朝鲜如此多得帮助,做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而且就当今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比朝鲜要好,和中国处好关系,对朝鲜有着很大的帮助,那么朝鲜为什么要忘恩负义,去做出一些破坏两国人民感情和两国整体政治关系的事情呢?通过查阅相关信息,以及结合自己的一些看法,个人认为朝鲜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分别是历史纠葛、领土纠纷、治国差异。 从中朝两国的历史纠葛2看:历史上朝鲜曾长期是中国的附庸国。朝鲜的第一个王朝,是由汉族于公元前1050年所建。朝鲜的国号也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长期以来朝鲜对历史上中国对该国的帮助、支援甚至作出的很大牺牲避而不谈,却对曾经的附庸经历耿耿于怀,怨恨在心。 从中朝两国的领土纠纷看:长期以来,中朝两国在长白山、和间岛的归属权上存在分歧3。长白山天池座落于中朝边界,历来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朝蜜月期,朝鲜以天池是伟大的金将军革命事业的发源地为由,提出分长白山天池一角的要求。中国为了照顾两国关系,就将天池一半和分水岭东侧的三座山峰划给了朝鲜。后来,朝方得寸进尺,继而对整个长白山提出领土要求。除领土纠纷外,中国与朝鲜存在着黄海大陆架4的争议。中朝两国有300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区;中韩两国有6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此外,中韩两国在东海还有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中朝、中韩之间领土、领海争议面积达2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朝鲜半岛的面积。主权纠纷是国与国之间,最敏感,最难以调和的矛盾。是引发国与国之间冲突的主要原因。 从朝鲜的治国理念上看:现在朝鲜治国的两大基本原则是金日成创立的“主体思想”和其子金正日提出的“先军政治”。此外,金日成还以“主体思想”为幌子,大搞个人崇拜。篡改朝鲜战争和中朝关系历史,删除了教科书和官方通讯中关于中国志愿军参战的事实,淡化、抹杀中国志愿军的作用,将中朝人民共同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据为已有。中朝两国被誉为

论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论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中朝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冲。两国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外交关系,尽管两国关系经历了64年风风雨雨的考验和历练,但是中国始终如一地立足于两国之间特殊的传统友谊的基点,一直以国家利益为基本准则,坚持全面而可持续的政治外交战略,在中朝关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朝鲜的主要贸易伙伴。中朝两国在军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始终保持着较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已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商航海协定、航空运输协定、领事协定等多项条约和协定,每年都签订教育、科技、体育等部门的交流计划。中国在朝鲜的清津,朝在中国的沈阳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分别设立了总领事馆。中国的辽宁、黑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分别同朝鲜的平安北道、咸镜北道、江原道、咸兴市等建立了友好省市关系。 1949年10月6日,中国和朝鲜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结盟,此间,中朝关系十分密切。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随即以“联合国”名义进行军事干涉,并将战火直接引烧到中国边境鸭绿江沿岸,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朝鲜政府的请求下,中国政府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派兵入朝,与朝鲜人民共同作战,抗击侵略者,用鲜血凝成了中朝友谊。1953年11月,中朝两国签订经济文化合作协定,中国又向处于战后恢复经济期的朝鲜提供了大量无私的援助,帮助朝鲜重建经济。1961年7月,中朝两国缔结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更加强化了两国具有共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战略同盟关系。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受到严重影响。在整个文革期间,中朝关系处于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低潮。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东西方关系趋向缓和,同时,中国也为了改变自己的国家安全形势,摆脱“孤立”的地位,逐渐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调整为“一条线”的外交政策,中朝关系也进入平稳时期。80年代,朝鲜与中国加大了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密切合作,两国高层领导人以及政治、经济、军事、贸易等方面的代表团频频互访,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团结。同时中国也进入了和平自主的外交政策时期,中朝两国关系的发展比较顺利。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不再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中国的外交战略也更加突出了和平外交的理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后,中国保持了低调姿态,并没有直接介入,但中国在关注之余也在积极地发挥着比较特殊的协调作用,即希望美朝通过双边谈判和平解决核问题。1992年8月,中韩建交,中朝两国关系一度处于胶着状态,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90年代末,尽管国际环境的变化在客观上给中朝关系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中国仍然始终强调中朝之间的传统友谊,一直致力于中朝关系的友好发展,努力为两国间全面改善和发展关系营造着良好的氛围,这样,两国关系逐渐走出低谷,并且逐步由同盟关系向伙伴关系转变。 然而,在反复无常的关系发展史中,朝鲜拥有的100万人以上军队已是不小威胁,若再加上核武这一先进武器,中方自然是不情愿让这一局面出现。然而核武的研究与民族自立的情感使得北朝亦有更多的切身利益。中国对朝鲜核问题是双重标准,自己发展核武器的时候说是自卫,朝鲜发展核问题是威胁,是没有这种道理的。二者于此僵持,因而也是横眉冷眼,不舒服。 中国对朝鲜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会以维护朝鲜政权稳定作为其行动方针。其次,中国对朝鲜实施经济刺激措施,目的是防止朝鲜采取破坏地区稳定的军事冒险主义,比如针对韩国的武装挑衅。再次,从中国在去年那两起冲突事件中的表现来看,在可能损害其自身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不大可能谴责朝鲜。造成韩国海军军舰沉没的“天安号”事件发生后,中国没有加入国际社会对朝鲜的谴责声浪。中国认为这样的厉声谴责可能会将朝鲜逼上绝路,促使其诉诸更极端的挑衅

兰德: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国不出兵的九大理由

兰德: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国不出兵的九大理由 兰德: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国不出兵的九大理由 -1.第二次朝鲜战争不同于第一次朝鲜战争,美国无意把战火扩大到中国本土,将会以打击KB国家的名义发动这场战争,这会使中国政0府对这场战争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底线,不会贸然出兵朝鲜。 2.国际战略态势不利于中国出兵朝鲜。前苏联的垮台使中国失去了最大的战略盟友,今天中国已不再具有当年的战略均势做后盾,如果中国以一己之力与北约的多国部队相抗衡那是不明智的,这首先在战略上就使自己陷入了劣势。而印度对巴基斯坦的虎视眈眈和日本对华的野心又使中国不得不考虑战争的后果。 3.未来的战争模式主要是空中打击和远距离打击,靠的是飞机和导弹,陆军的作用降到配角地位。中国军队目前显然尚未转变传统的作战模式,另外不论是中国的军队结构、还是中国的军工生产,都还没有做好应付一场高科技现代战争的准备。一旦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军方对这场干预战争毫无胜算的把握。

4.中国目前的基本国策是韬光养晦,发展经济。这就决定了中国将会最大限度的容忍美国在朝鲜的军事打击,不会轻易惹祸上身。如果中国妄图干预朝鲜战事,相信这种基本国策的转变对决策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那将意味着彻底改变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毕竟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Mao.ZD,也只有Mao.ZD具备那种胆识和魄力,敢于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向美国宣战。 5.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兼之刚刚加入WTO,迫切需要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来发展经济,化解各种内部矛盾和危机。如果在此期间贸然干预美国在朝鲜的军事行动,势必会招致发达国家的经济制裁,促使国内危机全面爆发。 6.中国干预美国在朝鲜的军事行动还有可能引发另一个重大隐患,那就是台湾问题。目前台湾在美国的压制下还不敢轻易宣布独立,如果中国出兵朝鲜,台湾完全有理由宣布独立,届时中国将陷于两难境地。收复台湾,则犯两面作战的兵家大忌,而且容易将战火引向本土;不收复台湾,则等于默认台湾的独立,这样中国政0府不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无法交待。

北朝鲜人与中国人的血缘关系

北朝鲜人与中国人的血缘关系从族源上看,大陆和朝鲜比南韩都近得多。其实朝鲜的先民古时称秽貊,系中国古代东夷族群的一支,最早居住山东半岛一带,后来经过多次迁徙,到了中国东北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北部。周代时,周王封殷商贵族箕子于朝鲜。箕子教秽人“礼义田蚕,有制八条之教”,古朝鲜开始从事农业,并发展起来。 秦末汉初,今北京附近的燕人卫满,利用中原动荡的机会,带领一部分燕人迁到朝鲜半岛的北部,自立于朝鲜,定都王险(今平壤),为北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卫氏朝鲜。 前108年,汉东征朝鲜,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今天北朝鲜的区域正式并入汉王朝的版图,包括今天的首尔和汉江区域,所以首尔过去叫汉城,那条江现在还叫汉江。 后来,中国东北北部秽族形成夫余国;南部貊族形成高句丽。 公元前37年(西汉元帝建昭二年),朱蒙在汉玄菟郡管辖范围内建立政权,史书记为高句丽国。都城称纥升骨(今吉林桓仁县境)。公元3年,琉璃明王迁都国城(今吉林集安市区内)。高句丽国盛时控制的区域:东临日本海,西至今辽宁省境辽河,南约达朝鲜半岛汉江一线,东北有栅城(今吉林省珲春市)地,西北至今第二松花江为限。公元427年,长寿王迁都平壤(今朝鲜平壤市区内)。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朝和新罗联军灭掉。至此,在我国东北历史上存在了705年的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国家消亡了。高句丽族一部被迁入中原融入汉族;一部融入靺鞨人;朝鲜半岛的重组为高丽族。

高句丽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对今天的朝鲜族的形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高句丽在迁都后改称高丽,高丽国亡后,其国民扶余人貊貉人主要流入唐朝和渤海,融入汉族和满族,进入朝鲜半岛的只是极少数;今天的朝鲜族的主体来源於半岛的土著三韩族;因此高丽之对於朝鲜族的影响主要是在精神上而不是在血缘上,这与拓跋鲜卑人对汉族的影响只是精神而不是血缘颇有些类似之处]。 唐朝在平壤建立安东都护府。朝鲜半岛仅剩下新罗和唐朝势力。倭又很快和新罗恢复了国家关系。907年,唐朝灭亡。 935年,王建推翻新罗王朝,建立高丽王朝(王氏朝鲜)。936年,乘中国的分裂,高丽统一朝鲜半岛。英语中KOREA就是“高丽”的译音。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 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李氏朝鲜,明太祖朱元璋同意“朝鲜”作为李氏政权的国号,这是“朝鲜”作为国号的开始。李氏朝鲜尊明朝为永世的父国和天朝,直到甲午战争后朝鲜“独立”为止。 后来的李氏朝鲜长期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一个羁縻国。1905年中日战争后,日本的势力进入半岛,而大批不愿做日本属民的朝鲜人,渡江进入中国,成为中国朝鲜族的主体部分,1911年,日本灭掉李氏朝鲜,将之变成起一个省,1945年重新独立。这个历史过程显示,汉江以北地区几千年来都和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中国与朝鲜自古以来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在几个世纪以前,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交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周秦时期与其氏朝鲜的交往,两汉时期与微氏朝鲜的交往和“汉四都”的设置,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朝鲜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之间的交往。其中其氏入朝鲜的传说,“汉四都”时期创立的光辉灿烂的乐浪汉文化及其对“三韩”的影响,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与中国魏晋南北朝各政权展开的政治外交,无疑是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交往的重要事件。 现在中国与朝鲜表面上是同盟关系,因为双方签订有《中朝友好合作条约》。并且在现行朝鲜半岛体制下,中国不得不承担在战时为朝鲜打仗的义务。中国政府的确每年向朝鲜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朝鲜市上的主要货物也都是有东北的朝鲜中国人供往朝鲜的。可以说,中国目前是朝鲜经济基石。没有来自中国的政府的援助以及民间的贸易,朝鲜将迅速陷入崩溃的境地。 但事实上,中国与朝鲜的同盟关系已经崩解。比如朝鲜在进行核试验时,不通知中国政府,根本没有将中国同盟关系放在眼里。朝鲜的核试验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安全。 另外,朝鲜不断地向国际社会挑衅,又依仗着中国的经

援,使得外界普遍产生中国是朝鲜的大老板的印象,损害中国的国际声誉。 但从现在来说,我们在处理朝鲜关系时更多的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不再像当年那样无偿援助,之所以如此除了本身的认识之外,当年越南反戈中国最让人刻骨铭心的伤痛。解放后中国援助越南,越南摆脱殖民统治,后来又援越南抗美。 朝鲜问题中国的态度是维持这种现状既不让朝鲜半岛发生战争,也不让其统一,就像美国维持台湾的局面一样,因为这样对我们国家最有利。一来有朝鲜作为缓冲地带,二来朝鲜也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因为其自身的最大任务是完成国家统一,其他的事还没有来得及构思,中国现在对朝鲜的政策就是如此,维持现状,这是心照不宣的只是不便说出来罢了。 所以,一言蔽之,中朝关系,表面上的盟友,事实上早已分崩离析、貌合神离。中朝关系仅此这样。 姓名:周银 学号:1301070116 班级:安全工程系2013级救援技术1班

中国出兵朝鲜战争的关键原因

中国出兵朝鲜战争的关键原因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今天反省历史应尽量从历史本来面目来分析,不应穿凿一些主观想象。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朝鲜战争各方的胜负和卷入的原因各不相同,并不是象两大铁板一样的东,西阵营交战那样简单明晰,这个问题主要应从各方的政治和战略目标来分析。 1,从北朝鲜方面看,这场战争是一个失败。从1950年6月25日发起战争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订,朝鲜半岛局面重新回到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前。北朝鲜的战争的目标没有实现,政治上没有统一南朝鲜。但在人员,经济上的损失是巨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北朝鲜失败了。金日成应为这场巨大的战争灾难负责。 2,从南朝鲜方面看,从1950年6月25日遭到入侵,到停战时恢复战前原状,在战略上和政治上是胜利了。但是,这个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并在政治,军事上严重依赖美国。 3,从中,美双方这两个在战争中交手的主要力量来看,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在人员和物质上付出的代价大大高于美国付出的代价。但从战争的目标和结果来看,是中国达到了战略的目标,而美国则没有达到。对于交战的中美双方来说,战争的开始是在鸭绿江边,停战时是在三八线。这是评判的主要根据。而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超出原来的战略目标,跨过三八线,意图以南方来统一北方这一根本性战略错误。战后,美国对这场战争的反省不是针对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反击侵略,而是集中在美军在三八线以北对中国军队作战上,正说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说美国没有达到战略目标呢?中美在朝鲜正式交战前,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彻底摧毁北朝鲜军队,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中国出兵前,战火已经抵达鸭绿江边,美国的战略目标已经接近实现。但中国出兵朝鲜使得麦克阿瑟功败垂成。从1950年10月19日中国军队进入北朝鲜开始,到1953年7月停战协议签字,事实上是中国军队把美军推回到三八线。中方达到了政治和战略目标,而美方在仁川登陆后希望通过战争由南方统一北方的意图失败。

当年朝鲜为何支持中国打越南

当年朝鲜为何支持中国打越南 人说"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喂个仇人",公元1979年之后,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感觉出这句话的分量。 有些事想起来真让人啼笑皆非。记得1977年11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黎笋还在说:"越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主席情至义尽的讲话:‘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越南人民的胜利是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兄弟的中国人民的强有力支持和巨大援助分不开的。越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的这种慷慨的支援。"话音刚落,越南的军队便用中国的枪支朝中国边防军开火了...... 古往今来,像越南这样翻脸如翻书的国家,笔者还是第一次遇到。恩将仇报之速度啊,恐怕亦开古今之先河。 本来,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最喂不饱的白眼狼是古巴的卡斯特罗,反华最凶。最翻脸不认人的是阿尔巴尼亚的霍查",没想到越南当局的以怨报德的速度亦是如此之快。一时,中国震惊,世界哗然。 但当时的中国起初选择的是沉默,而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依然故我。中国政府忍无可忍,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陆军、装甲兵、炮兵几个师的兵力,在空军的掩护配合下,向越南北部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在中越战争正酣之际,国际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且听: 1.老挝政府发表声明:"老挝政府和人民对这一不愿看到的新事件感到十分遗憾。老挝政府不变的立场是:呼吁双方谈判解决问题。为给双方进行谈判创造条件,所有中国军队必须从越南领土上撤走!"明显,老挝公开支持越南当局; 2.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重申:"中国趁为时未晚的时候尽快从越南撤军!"听得出,苏联对中国成见日深。警告的口气,比较生硬,比较霸气,但中国不是纸老虎; 3.美国政府声言:"中国有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政治中发挥有影响的作用。但中越要和平解决争端。"美国态度很明朗,在苏联因素下,中美结盟已见端倪。不仅如此,美苏两国的军舰在东南亚加紧了活动; 4.英国和澳大利亚联合声明:"已经正式停止再对越南提供经济援助,反对越南入侵柬埔寨。"文字没有提到"中国"字眼,两国态度耐人寻味; 5.法国政府指出:"越南被迫放弃了柬埔寨战线以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中越边界上。为了吓唬中国,苏联已再三扬言要加入这个角逐场。然而,看来它不会冒同中国发生任何重大对抗的风险。"足见,法国措辞直截了当,入木三分,因为反感苏联霸权,法国有向中国倾斜的意向。 6.日本内阁政府:"对事态发展表示遗憾。"这是个简短而极具例行意义的外交用语,由于日本外交长期追随美国,其态度自然是观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