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供求均衡理论

第三讲供求均衡理论

第三讲供求均衡理论

第三讲供求均衡理论

电路原理实验指导书(2019)

电路原理实验指导书(2019) 电路基础实验指导书 天津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2019. 1 目录 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 绘 ........................................................................... ............................ 1 实验二叠加原理的验 证 ........................................................................... .............................................. 4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 等效参数的测 定 (6) 实验四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 究 ........................................................................... ................. 10 实验五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 试 ........................................................................... . (13) 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 2. 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3. 掌握实验装置上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二、原理说明 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 关系I=f(U)来表示,即用I-U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 性曲线。 1. 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曲线所示,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 2. 一般的白炽灯在工作时灯丝处于高温状态,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通过白炽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越高,阻值也越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与“热电阻” 的阻值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所以它的伏安特性如图1-1中b曲线所示。

通信原理实验四 实验报告 抽样定理与PAM系统实训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四抽样定理与PAM系统实训 一、实验目的 1.熟通过对模拟信号抽样的实验,加深对抽样定理的理解; 2.通过PAM调制实验,使学生能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的特点; 3.通过对电路组成、波形和所测数据的分析,了解PAM调制方式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 1.取样(抽样、采样) (1)取样 取样是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时间离散信号的过程。 (2)抽样定理 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 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t),如果以≦1/2f H每秒的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则m(t)将被所得到的抽 样值完全确定。 (3)取样分类 ①理想取样、自然取样、平顶取样; ②低通取样和带通取样。 2.脉冲振幅调制电路原理(PAM) (1)脉冲幅度调制系统 系统由输入电路、高速电子开关电路、脉冲发生电路、解调滤波电路、功放输出电路等五部分组成。 图 1 脉冲振幅调制电路原理框图 (2)取样电路 取样电路是用4066模拟门电路实现。当取样脉冲为高电位时,

取出信号样值;当取样脉冲为低电位,输出电压为0。 图 2 抽样电路 图 3 低通滤波电路 三、实验步骤 1.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2KHz(2V)模拟信号送入SP301,记fs; 2.555电路模块输出抽样脉冲,送入SP304,连接SP304和SP302,记fc; 3.分别观察fc>>2fs,fc=2fs,fc<2fs各点波形; 4.连接SP204 与SP301、SP303H 与SP306、SP305 与TP207,把扬声 器J204开关置到1、2 位置,触发SW201 开关,变化SP302 的输入 时钟信号频率,听辨音乐信号的质量. 四、实验内容及现象 1.测量点波形 图 4 TP301 模拟信号输入 图 5 TP302 抽样时钟波形(555稍有失真) fc=38.8kHz ①fc>>2fs,使fs=5KHz: 图 6 TP303 抽样信号输出1 图7 TP304 模拟信号还原输出1 ②fc=2fs,使fs=20KHz: 图8 TP303 抽样信号输出2 图9 TP304 模拟信号还原输出2 ③fc<2fs,使fs=25KHz: 图10 TP303 抽样信号输出3 图11 TP304 模拟信号还原输出3 2.电路Multisim仿真 图12 PAM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图13 模拟信号输入 图14 抽样脉冲波形 图15 PAM信号 图16 低通滤波器特性 图17 还原波形 更多学习资料请见我的个人主页:

电路原理交流实验箱实验指导书

一、概述 交流电路实验箱是根据“电工基础”“电路原理”“电路分析”等课程所开发设计的强电类典型实验项目而设计的。版面设有Y型和△型变化法的三相灯组负载,日光灯实验组件,单相铁心变压器,电流互感器,R L C元件组,三相四线输入接线端子,三相电流插座,三相双掷开关及各种带绝缘护套的连接插头线,数字交流电压表、数字交流电流表、智能型多功能数字功率、功率因数表等。设计合理紧凑,操作方便。 二、技术性能指标 1、工作电源:三相四线AC380V±10%50Hz <180V A 2、使用环境条件:温度-10℃-40℃ 湿度<80% 3、实验箱外型尺寸:520mm×390mm×180mm 4、数字交流电压表: 三位半LED数码管显示,测量范围AC0~450V,精度0.5级。 5、数字交流电流表: 三位半LED数码管显示,测量范围AC0~2A,精度0.5级。 6、智能数字功率、功率因数表: 可测试: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精度0.5级。 6.1产品的主要性能特点: 本仪表可应用于交流功率或直流功率的测量与控制。 6.2、五位LED数码管显示,前四位显示测量参数,从0.01~99.99W到1~9999KW,六档量程自动转换,最小分辨力为0.01W(10mW),末位数码管显示测量参数的单号符号。 6.3、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等参数通过按钮可轮换显示。 6.4、仪表具有上、下限报警控制功能,内置继电器及蜂鸣器;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设置视在功率、电流、电压报警。

三、操作方法及说明 1、将该仪器三相电源插头插入三相电源插座。插入前,要先检查电源应是三相四线380V。接入后面板上三相电源接线端子带电,方可引出使用。使用时要从保险管右边“U、V、W、N”引出。 2、打开仪表部分船形开关,仪表带电工作,方可使用,电压、电流表使用时正确接入即可;功率、功率因数使用说明如下。 仪表的面板上设有5个LED指示灯、3个设定控制按狃(分别为K4、K1、K2、K3)、1个蜂鸣器自锁开关K4。 High 指示灯亮:表示上限报警控制信号输出状态。 Low 指示灯亮:表示下限报警控制信号输出状态。 有功指示灯亮:表示仪表显示读数以KW(千瓦)为单位。 无功指示灯亮:表示仪表显示读数为无功功率。 K1键为在设定状态下为功能设定键及确认键。 K2键在设定状态下为左右移位键(←→);在测量状态为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显示功能选择键。 K3在设定状态下为数字设定键和功能转换键(↑↓);在测量状态下为功率、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显示功能选择键。 显示部分: 末位数码管为被测参数符号指示管,“P”表示功率,“H”表示频率,“C”表示功率因数,“A”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 1、在功率测量状态下,如果功率值超过9999W,仪表的●KW指示灯亮,此时仪表显示读数以KW(千瓦)为单位。

电路原理实验 实验4-7.

实验4-7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交流阻抗的测量方法,验证电阻,感抗,容抗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测定R ~ f(电阻-频率),X L ~ f(感抗-频率)和X C ~ f(容抗-频率)特性曲线及电路元件参数对响应的影响。 2.加深理解R,L,C元件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学会测量阻抗角的方法。 二、电路图(按照个人数据表填写下图的元件值) 图4-7-1 RLC阻抗频率特性的仿真电路 图4-7-2 R阻抗频率特性的实测电路

三、仿真测量R 、L 、C 元件阻抗频率特性 1. 按照个人数据表填写下表左边的元件值,取样电阻为r=100Ω,测量时用万用表(毫伏表),将测量的U R 、U L 、U C 有效值填入表4-7-1。 2. 计算公式 3R i r 1051U U I -?-= 电阻测量电路中有:R r I I = R R I U R =∴ 32L 2i r 1051 U U I -?-= 电感测量电路中有:L r I I = L L L I U X =∴ 32 C 2i r 1051 U U I -?-= 电容测量电路中有:C r I I = C C C I U X =∴ 3. 从表4-7-1中任选1个频点,将电阻、电容和电感的仿真图分别插入到报告中指定位置。 图4-7-3 频点为5kHz 时电阻上U R 的电压 图4-7-4 频点为5kHz 时电感上U L 的电压

表4-7-1 R、L、C元件阻抗频率特性的测定输入电压U P-P=4V(有效值U i=2.83V) 4. 用Excels将仿真数据生成R、L、C阻抗频率特性图

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 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的诸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解答:和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一样,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也主要是与其价格有关。特别是,随着早餐牛奶价格的下降,我们对它的需求会有所增加,反之亦然。除此之外,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还与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有关。例如,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随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又例如,如果预期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即使目前收入没有增加),我们也会增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由早餐牛奶价格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而把由所有其他因素(包括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并用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和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来分别表示它们。 2. 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法。 解答:与需求一样,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这一特征被称为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因而生产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 与需求规律一样,供给规律也存在一些例外。例如,供给曲线可能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生产者只提供既定数量的商品。又例如,供给曲线也可能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在一个特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商品。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生产者对所有商品的供给都满足供给规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学中的规律并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精确。正如马歇尔所说,经济学中的规律“不过是一种多少是可靠的和明确的一般命题或倾向的叙述而已”。 3. 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并以此为例说明均衡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实验四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验四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验四 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 倍。 三、实验设备 序号 名 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 注 1 直流稳压电源 0~30V 可调 二路 2 万用表 1 自备 3 直流数字电压表 0~200V 1 4 直流数字毫安表 0~200mV 1 5 迭加原理实验电路板 1 DGJ-03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6-1所示,用DGJ-03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图6-1 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6-1。 表6-1 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U1 (V ) U2 (V ) I1 (m A) I2 (m A) I3 (m A) U A B (V) U C D (V) U A D (V) U D E (V) U F A (V) U1单独作用12. 09 0 8.6 9 -2. 04 6.2 2 2.4 7 0.8 2 3.2 8 4.4 4.4 1 U2单独作用0 6.0 8 -1. 2 3.6 3 2.4 1 -3. 67 -1. 17 1.2 3 -0. 6 -0. 6 U1、U2共同作用12. 6.07.4 1.28.6-1.-0. 4.5 3.7-3.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来验证线性电路中的叠加原理以及其适用范围。 2、学习直流仪器仪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器材 序号名称数量备注 1稳压、稳流源1DG04 2直流电路实验1DG05 3 1D31-2 直流电压、电流表 三、实验原理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他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线路如图3-4-1所示。 图3-4—1 1、按图3-4-1,取U1=+12V,U2调至+6V。 2、U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拨至U1侧,开关S2拨至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3、U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拨至短路侧,开关S2拨至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 4、令U1和U2共同作用时(将开关S1和S2分别拨至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线性叠加定理数据记录表 实验内容I?I?I?Uab Ucd Uad Ude Ufa U?单独作用8.360 -2.274 6.313 2.378 0.845 3.26 4.351 4.379

U?单独作用-1.06 3.586 2.422 -3.46 -1.24 1.245 -0.59 -0.537 U?,U?共同作 7.423 1.231 8.761 -1.248 -0.411 4.413 3.797 3.783 用 非线性叠加定理数据记录表 实验内容I?I?I?Uab Ucd Uad Ude Ufa U?单独作用8.556 -2.23 6.296 0.38 0.663 3.161 4.395 4.397 U?单独作用0.041 0.041 0.045 -0.002 5.872 0 0 0 U?,U?共同作 7.82 0 7.836 -0.002 -2.089 3.957 3.974 3.953 用 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另外一出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接置零。电阻改为二极管后,叠加原理不成立。 六、实验总结 测量电压、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这样纪录的数据才是准确的。

第二、三章 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论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一、填空题: 1、需求是和的统一。 2、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与之间的关系。 3、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 4、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可用需求函数表示为。 7、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 8、在图形上,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的变动表现为。 9、供给是与的统一。 10、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与之间的关系。 11、供给曲线向倾斜,表明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 变动。 12、影响供给的因素有、、、、 、、。 13、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的变动表现为。 14、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的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的变动。 1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与相等时的价格,它在图形上是和相交时的价格。 16、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方向变动,均衡数量 方向变动。 17、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方向变动,均衡数量 方向变动。 18、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 19、市场经济应当具备的三个特点是、、。 20、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是、、。 21、支持价格—定均衡价格。限制价格一定——均衡价格。 22、农产品支持价格一般采取了和两种形式。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A、技术水平下降 B、生产成本下降 C、商品价格下降 2、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3、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4、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5、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 A、是一回事 B、都是由于同一种原因引起的 C、需求的变动是由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而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价格的变动引起 6、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 )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与需求量的减少相同 7、需求曲线是一条:(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左下方倾斜的曲线 C、垂线 8、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 A、需求的变动 B、收入的变动 C、需求量的变动 9、供给曲线是表示:( ) A、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B、供给量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C、供给量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 10、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 A、由于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B、由于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 C、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11、均衡价格是:( ) A、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B、固定不变的价格 C、任何一种市场价格 12、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13、供给的变动引起:( )

实验四 微程序控制器原理实验

2015 年 5 月 24 日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名称:微程序控制器原理实验 班级: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__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2.通过用单步方式执行若干条微指令的实验,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二、预习要求: 1.复习微程序控制器工作原理; 2.预习本电路中所用到的各种芯片的技术资料。 三、实验设备: 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台,连接线若干。 四、电路组成: 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图见图4-1(a)、4-1(b)、4-1(c)。 图4-1(a)控制存储器电路

图4-1(b)微地址形成电路 图4-1(c)微指令译码电路 以上电路除一片三态输出8D触发器74LS374、三片EFPROM2816和一片三态门74LS245,其余逻辑控制电路均集成于EP1K10内部。28C16、74LS374、74LS245

芯片的技术资料分别见图4-2~图4-4. 图4-2(a )28C16引脚 图4-2(b ) 28C16引脚说明 工作方式 /CE /OE /WE 输入/输出 读 后 备 字 节 写 字节擦除 写 禁 止 写 禁 止 输出禁止 L L H H × × L H L L 12V L × × H × L × × H × 数据输出 高 阻 数据输入 高 阻 高 阻 高 阻 高 阻 图4-2(c )28C16工作方式选择 图4-5(a )74LS374引脚 图4-5(b )74LS374功能

图4-8(a)74LS245引脚图4-8(b)74LS245功能 五、工作原理: 1.写入微指令 在写入状态下,图4-1(a)中K2须为高电平状态,K3必须接至脉冲/T1端,否则无法写入。MS1-MS24为24位写入微代码,由24位微代码开关(此次实验采用开关方式)。uA5-uA0为写入微地址,采用开关方式则由微地址开关提供。K1须接低电平使74LS374有效,在脉冲T1时刻,uAJ1的数据被锁存形成微地址(如图4-1(b)所示),同时写脉冲将24位微代码写入当前微地址中(如图4-1(a)所示)。 2.读出微指令 在写入状态下,图4-1(a)中K2须为低电平状态,K3须接至高电平。 K1须接低电平使74LS374有效,在脉冲T1时刻,uAJ1的数据被锁存形成微地址uA5-uA0(如图4-1(b)所示),同时将当前微地址的24位微代码由MS1-MS24输出。 3.运行微指令 在运行状态下,K2接低电平,K3接高电平。K1接高电平。使控制存储器2816处于读出状态,74LS374无效因而微地址由微程序内部产生。在脉冲T1时刻,当前地址的微代码由MS1-MS24输出;T2时刻将MS24-MS7打入18位寄存器中,然后译码输出各种控制信号(如图4-1(c)所示,控制信号功能见实验五);在同一时刻MS6-MS1被锁存,然后在T3时刻,由指令译码器输出的SA5-SA0将其中某几个触发器的输出端强制置位,从而形成新的微地址uA5-uA0,这就是将要运行的下一条微代码的地址。当下一个脉冲T1来到

电路原理A实验指导书

《电路原理A》 实验指导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目录 前言 (2) 一、叠加原理的验证 (3) 二、戴维南定理 (6) 三、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0) 四、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13) 五、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16) 六、二端口网络测试 (19)

前言 电路原理实验面向电类专业,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电学知识,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技能。设置的实验项目中,有一定数量的设计性实验。 各项实验的具体要求在正文中有明确要求。各专业具体选作的实验项目根据课程实验大纲选定。 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

实验一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用DG05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图1-1 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1-1。

3. 令U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1。 4. 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K1和K2分别投向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1。 5. 将U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入表1-1。 6. 将R5(330Ω)换成二极管1N4007(即将开关K3投向二极管IN4007侧),重复1~5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1-2。 7. 任意按下某个故障设置按键,重复实验内容4的测量和记录,再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出故障的性质。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或者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降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正确判断测得值的+、-号后,记入数据表格。 2.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六、预习思考题 1. 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1、U2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U1或U2)短接置零? 2. 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

课程习题:第十一章第三讲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827655

第十一章第三讲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一、填空 1.不论如何划分,总需求的实现手段和载体是。 2.货币供给 = 现实流通的货币+ 。 3.市场需求 = 现实流通的货币×。 4.货币需求 = 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 。 5.我国的“三平”理论在以后的发展中又加上,扩展为“四平”理论。 二、判断 1.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 2.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 3.现实流通的货币与现实不流通的货币之间是难以转化的。() 4.货币“面纱论”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5.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三平”理论追求的目标就是市场总供需均衡。()三、单选 1.能够形成市场需求的是:() A.企业定期存款 B.居民定期存款 C.现实流通的货币 D.现实不流通的货币 2.货币“面纱论”认为,货币的变动只会影响:() A.价格的变动 B.储蓄的变动 C.投资的变动 D.经济增长的变动 四、多选 1.市场需求的构成,通常包括:()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支出 D. 进口需求 2.如果企业与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形成当期的需求,而又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相对则会形成:() A.总供给不足 B.总供给过多 C.总需求不足 D.总需求过多 3.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三平”理论是指在安排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保证:() A.财政收支平衡 B.信贷收支平衡 C.外汇收支平衡 D.物资供求平衡 五、问答

1.简述物价水平变动对货币均衡的影响。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利率的关系。 3.扼要说明货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4.试析市场总供给与货币需求关系。 5.试就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作一归纳、描述。 6.试析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 7.在如何处理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时,为什么有时候通过紧缩货币供给也达不到市场均衡的目的?

《电路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路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分: 二、实验总学时:8 三、应开实验个数:4 必开实验个数: 4 选开实验个数: 四、适用专业:物理学 五、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根据实际操作及实验报告评分 六、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比例:10% 七、实验教材或自编指导书:自编指导书 实验一:叠加原理实验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加深对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的理解;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六)实验内容: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测量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DGX-1实验装置。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掌握测量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六)实验内容:测定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电路的外特性、入端电阻、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测定等效电路的外特性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可调直流恒流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万用表、可调电阻箱、电位器、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板。26套(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三:一阶动态电路的研究 学时:2

(一)实验类型: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研究一阶电路方波响应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学习自拟实验方案,正确选择 元器件、确定实验参数;学习用示波器测定电路时间常数的方法;掌握微分电路与积 分电路的测试方法。 (六)实验内容:设计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分别分析和研究对应的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电路实验板。 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四:用三表法测量电路等效参数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学会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交流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 (六)实验内容: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等效参数;测量电感、电容串联与并联后的等效参数;验证用串、并试验电容法判别负载性质的正确性。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自藕调压器、镇流器、电容器、白炽灯。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4 使用Altium Designer绘制电路原理图(上机)

实验4 使用Altium Designer绘制电路原理图 一、实验目的 1、熟悉Altium Designer的软件使用界面 2、掌握Altium Designer的原理图绘制流程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机器狗控制板的前端电路是主要由多个三极管构成的触发脉冲产生电路,如图4-1所示。咪头S1采集声音信号,经电容C1耦合送入由三极管Q1与电阻R1、R2、R5组成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声音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再经电容C2耦合作为三极管Q2的基极控制电压。如果控制电压足够大,则Q2管发射结导通,Q2管处于饱和状态,集电极电压为低电平,经接头P2的1脚送出去触发后端的单稳态触发器;如果控制电压不够大,Q2管发射结不导通,Q2管处于截止状态,集电极电压为高电平,将无法触发单稳态触发器。 图4-1 机器狗控制板前端电路原理图 接头P2的2脚接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端。当单稳态触发器被触发了,则该端接高电平,经二极管D2给电容C3充电,当C3两端电压足够高了,这三极管Q3导通,将Q2的基极电位强制拉回到低电平,Q2截止,为下一次触发做准备。但Q3导通后,电容C3放电,C3两端电压下降到一定值后,Q3截止。通过D2、C3和Q3组成的反馈控制,使得单稳态触发器可以被多次重复触发。 三、实验条件及设备 1、计算机

2、EDA设计软件Altium Designer 13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绘制电路原理图步骤见图4-2。 步骤1.创建PCB设计项目(*.PrjPCB) 启动Altium Designer,创建PCB设计项目:Cat.PrjPCB。 步骤2.创建原理图文件 File】/【New】/【Schematic】,创建原理图文件,并另存为“AD初步.SchDoc”。这里应注意的是做项目的思想,尽量把一个工程的文件另存为到同一文件夹下,方便以后的管理。 进入原理图编辑器后,设计者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熟悉环境、各菜单命令。这里对一些常用菜单做简单说明。 如图4-4,【File】是对项目创建管理的窗口,【Edit 辑,【View】具有查看、放大、缩小的功能,【Project】可以对原理图进行编译,检查错误,【Place】中有一些常用器件,可直接放置,【Design】可以进行一些高级设计,【Tools】平时用得比较多点,可以对元器件进行自动排序,查看元器件的封装等。 如图4-5,这个工具栏可以直接对连线、总线、文本、地线、电源等进行放置。 如图4-6,这个工具栏可以直接对电阻、电容等进行放置。 步骤1:启动Altium Designer, 创建PCB设计项目 步骤4:放置图件,如元件、 导线、节点、网络标号等步骤2:创建原理图文件, 进入原理图编辑器 步骤3:加载/卸载元件库 步骤5:为元器件添加标注, 规范原理图 步骤6:电气规则检查,原件 封装检查 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roject】/【PCB Project】, 弹出项目面板。面板显示的是系统默认名 “PCB_Project1.PrjPCB”的新建项目文件,将它另存为 其他项目文件名,如“AD初步.PrjPCB”。在创建PCB 工程之前也可以先创建一个Workspace,执行菜单命 令【File】/【New】/【Design Workspace】就可以创建 一个Workspace,在这个独立的工作环境下再重新创建 工程,但最好不要把workspace和创建的PCB工程存 在同一个根目录下。因为workspace包含了新建的工图4-3 新建项目面板 图4-2 绘制电路图原理步骤 图4-5 常用工具栏2 图4-4 常用工具栏1 图4-6 常用工具栏3

《电路原理》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三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的研究 实验四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 实验五戴维南定理——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实验六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研究 实验七 R、L、C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 实验八用三表测量电路等效参数 实验九单相铁芯变压器特性的测试 实验十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实验十一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实验十二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实验十三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测量 实验十四直流双口网络研究

实验一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二.原理说明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变动而变动。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变化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间电位的变化情况。 在电路中参考电位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在作电位图或实验测量时必须正确区分电位和电压的高低,按照惯例,是以电流方向上的电压降为正,所以,在用电压表测量时,若仪表指针正向偏转,则说明电表正极的电位高于负极的电位。 三.实验设备 1.直流电压表0~20V 2.直流毫安表 3.恒压源(+6V ,+12V ,0~30V ) 4.EEL —01组件(或EEL —16组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1.分别将E 1、E 2两路直流稳压电源(E 1为+6V 、+12V 切换电源;E 2为0~+30V 可调电源)接入电路,令E 1=6V ,E 2=12V 。 2.以图1—1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 、C 、D 、E 、F 各点的电位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 、U BC 、U CD 、U DE 、U EF 及U FA ,测得数据填入表1—1。 E 2 A B C D E F 510Ω 510Ω 510Ω 330Ω R 1 R 2 R 3 R 4 R 5 E 1 12V 6V I I 3 图1—1

电路原理实验的指导书

电路原理实验的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识别常用电路元件的方法。 2.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3.掌握实验装置上直流电工仪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 任何一个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I=f(U)来表示,即用I-U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1.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3-1中a曲线所示,该直线的斜率等于该电阻器的电阻值。 2.一般的白炽灯在工作时灯丝处于高温状态,其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白炽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越高,阻值也越大,一般灯泡的“冷电阻”与“热电阻”的阻值可相差几倍至十几倍,所以它的伏安特性如图3-1中b曲线所示。 3.一般的半导体二极管是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其特性如图3-1中c曲线。正向压降很小(一般的锗管约为0.2~0.3V,硅管约为0.5~0.7V),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的升高而急骤上升,而反向电压从零一直增加到十多至几十伏时,其反向电流增加很小,粗略地可视为零。可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 性,但反向电压加得过高,超过管子的极限值,则会导致管子击穿损坏。4.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特性与

普通二极管类似,但其反向特性较特别,如图1-1中d曲线。在反向电压开始增加时,其反向电流几乎为零,但当反向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称为管子的稳压值,有各种不同稳压值的稳压管)电流将突然增加,以后它的端电压将维持恒定,不再随外加的反向电压升高而增大。 三、实验内容 1.测定线性电阻器的伏安特性 按图1-2接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从0伏开始缓慢地增加,一直到10V,记下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2.测定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按图1-3接线,R为限流电阻,测二极管D的正向特性时,其正向电流不得超过25mA,正向压降可在0~0.75V之间取值。特别是在0.5~0.75之间更应多取几个测量点。作反向特性实验时,只需将图1-3中的二极管D反接,且其反向电压可 加到30V左右。正向特性实验数据 反向特性实验数据 3.测定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只要将图1-3中的二极管换成稳压二极管,重复实验内容2的测量。正向特性实验数据 反向特性实验数据 四、实验注意事项

《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实验技能测试题

《电路原理(电路分析)》实验技能测试题 一、电源等效变换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实验电路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能正确选择实验设备; 2,学习和掌握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3,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电路及其测试结果,验证电源等效变换条件与戴维南定理; 4,加深对电压源和电流源特性的理解,了解电流源及其外特性。 (二). 实验内容: 1,自行设计一个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选择适当的实验设备测定其伏安特性; 2,将电源连接成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戴维南模型和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的诺顿模型,利用测得的结果验证电源等效变换条件与戴维南定理; 3,设计一个其中包含有两个以上电源的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测定其开路电压V OC、短路电流I SC和内阻R O,进一步验证电源的等效变换关系。 (三).实验环节和报告要求: 1,说明设计原理,画出实验电路,计划测试方法和内容,列明所需实验器材; 2,正确连接电路,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测试数据并进行验证计算; 3,写出包含设计原理,测试方法和内容,数据处理和验证结果分析的实验报告。(四).可提供的主要实验器材: 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电压表,直流毫安表,电阻,晶体管,导线等。 二、一阶RC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一阶RC电路的响应; 2 . 掌握测定一阶RC电路时间常数的方法; 3. 掌握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设计方法及电路特性。 (二). 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一阶RC电路,时间常数τ=0.1 mS 用R=10kΩ的电阻和适当的电容设计一个一阶RC电路,输人电压为方波信号,幅

度与频率选择适当,用示波器观测并记录输入电压和电容C两端电压的波形,测量得到时间常数值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2.设计一个一阶积分电路,T=2.5 mS(并满足τ≥10T ) 用R=10kΩ的电阻和适当的电容设计一个一阶积分电路,用示波器观测并记录输入、输出电压的波形,测量输入、输出电压的幅值和输入方波信号的频率; 3.设计一个一阶微分电路,T=2.5 mS(并满足T≥10τ) 用R=10kΩ的电阻和适当的电容设计一个一阶微分电路,用示波器观测并记录输入、输出电压波形,测量输入、输出电压的幅值。 (以上T为输入方波信号的脉冲宽度)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注意事项: 1.写出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的设计过程,画出实验电路; 2.用坐标纸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输入、输出波形曲线,并在图中标出输入、输出信号的幅值、脉冲宽度和周期的参数; (四).可提供的主要器材: 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10kΩ电阻,电容,导线等。 《模拟电路》实验技能测试题 一波形发生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波形发生电路的典型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2掌握波形发生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3 熟悉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基本要求:用通用元器件设计一个方波发生电路; 2 扩展要求:实现输出信号的占空比可调 实现输出三角波发生器和锯齿波信号 (三)、实验环节和报告要求: 1,说明设计原理,画出实验电路,计划测试方法和内容,列明所需实验器材;

第二章供求、需求和均衡价格答案

第二章供求一般理论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因为市场经济是以价格调节为中心的经济。主要介绍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包括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弹性理论、蛛网理论三节内容。 本章重点: (1)需求含义与需求定理。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3)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 (4)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5)均衡价格的含义。 (6)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7)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8)需求弹性的含义与弹性系数的计算。 (9)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的含义。 (10)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11)蛛网定理。 习题: 1、名词解释 需求、需求法则、需求的变动、供给、供给法则、供给的变动、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均衡价格、均衡数量、限制价格、支持价格、蛛网定理。 2、选择题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不变?( A )。A.商品本身的价格 B.个人偏好 C.其他商品的价格 D.个人收入 (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 )。 A.需求量增加 B.需求量减少 C.需求增加 D.需求减少 (3)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影响是( B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4)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C )。 A.需求函数的斜率 B.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C.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弹性( A )。 A.相同 B.不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 (6)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种说法(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