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学维生素总结

营养学维生素总结

营养学维生素总结

营养学维生素总结

营养学试题-----有答案

1.维生素D缺乏症有(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手足痉挛症)。 2.必需脂肪酸最好的食物来源是(植物油类)。 3.除8种必需氨基酸外.还有(组氨酸)是婴儿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4.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5.(奶和奶制品)含钙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钙的良好来源。 6.烟酸缺乏引起的“三D”症状包括(皮炎)、(腹泻)和(痴呆)。 7.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形成密切相关的维生素是(叶酸)。 8.硫胺素缺乏引起的脚气病主要有(干性脚气病)、(湿性脚气病)二种类型。 9.人体的热能消耗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生长发育)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四方面。 10.蛋白质和能量同时严重缺乏的后果可产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 11.目前认为营养学上最具有价值的脂肪酸有(n-3系列)和(n-6系列)两类不饱和脂肪酸。 12.营养学上,主要从(食物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来全面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13.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水)、(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七大类。 14.凡在人体内总重量小于(0. 01%)者,称为微量元素。 15.正常成人体内.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6%一19%),每天约有(3%)蛋白质被更新。16.一个正常成年人即使一天不摄入蛋白质,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向体外排出大约(20g)的蛋白质。 1.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A)具有节约蛋氨酸的作用 A.半胱氨酸B.酪氨酸C.精氨酸D.丝氨酸 2.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D) A.氮平衡B.负氮平衡C.排出足够的尿素氮D.正氮平衡 3.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是(B) A.体力活动耗能B.基础代谢C.非体力活动耗能D.食物热效应耗能 4.能促进钙吸收的措施是(A) A.经常在户外晒太阳B.经常做理疗(热敷)C.多吃谷类食物D.多饮酒 5.具有激素性质的维生素是(B )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D D.烟酸(维生素PP) 6.维生素B2缺乏体征之一是(A) A.脂溢性皮炎B.周围神经炎C.腹泻D.牙龈疼痛出血 7.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是(D) A.棉籽糖B.果胶C.纤维素D.淀粉 8.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B)具有节约苯丙氨酸的作用 A.半胱氨酸B.酪氨酸C.丙氨酸D.丝氨酸 9.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居民的碳水化合物的膳食供给量应占总能量的(C) A.45%一50%B.70%以上C.55%一65%D.30%以下 10.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D) A.45%B.25%—30 C.20%以下D.20%一30% 11.( C )不是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A.食品中蛋白质含量B.蛋白质消化率C.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D.AAS

食品营养学维生素

维生素 概述 1.1维生素的特点 1.均以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2.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调节 3.大多数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4.人体的需要量很小,但一旦缺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1.2命名 一是按发现的历史顺序,以英文字母顺序命名,二是按其生理功能命名,三是按其化学结构命名 1.3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A D E K 水溶性维生素C B1 B2 B6 B12 叶酸B9 泛酸B5 生物素B7 烟酸B3 胆碱 脂溶性维生素可储存,易出现中毒症,不易发生缺乏症 水溶性维生素无法储存,易出现缺乏症,会发生过量症 维生素A 2.1性质 性质:耐热,不耐氧气和射线 在植物中不含有已形成的维生素A。某些有色植物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其中一小部分可在小肠和肝细胞内转变成视黄醇和视黄醛的类胡萝卜素称为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中最重要的是β-胡萝卜素 抗癌三大维生素:维A C E 2.2生理功能 1.维持正常视觉 2.维持上皮组织健全 3.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4.防癌 5.参与正常骨代谢 6.增强免疫力 7.延缓衰老 2.3缺乏与过量 缺乏: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症,干眼病,不同组织上皮干燥、粗糙、增生及角质化,食欲降低,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过量: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及致畸毒性 2.4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男性为每天800μg视黄醇当量,女性为每天700μg视黄醇当量 最好来源是动物性食品,其中以肝脏、鱼肝油、鱼卵、奶类、蛋黄等含量丰富,有色蔬菜(菠菜、苜蓿、胡萝卜青椒等)中含β胡萝卜素0.8mg,即80g鳗鱼、65g鸡肝、75g胡萝卜或其他 维生素D 3.1性质 耐热,不易被氧化(通常烹调加工不会引起维D的损失) 3.2生理功能 1.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2.调节钙、磷代谢 3.维持血浆钙磷正常含量 4.促进骨与牙齿的正常生长 5.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6。抑制炎症7.促进肾小管对钙、

营养学之维生素

营养学之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营养素。它们并不是一类化学性质和结构相近似的一类化合物,但其生理功能和营养学意义有类似之处。 (一)维生素的共同特点 虽然各类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功能各异,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其均以本体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2其既不参与机体组织的构成,也不供给能量,主要作为调节物质,调节各种生理机能。 3.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能大量储存于组织中,所以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 4.维生素常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的功能。 5.维生素的人体需要量很少,但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绝对不能缺少。 6.不少维生素具有几种结构相近、生物活性相同的化合物,如维生素A1.A2,维生素D2.D3等。 (二)维生素的命名 维生素的命名可分为三个系统。一是按发现的历史顺序,以英文字母顺序命名,如维生素A、B、C、D、E等;二是按其生理功能命名,如抗坏血酸、抗干眼病维生素和抗凝血维

生素等;三是按其化学结构命名,如视黄醇、硫胺素和核黄素等。 (三)维生素的分类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等;后者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等。 脂溶性维生素可溶于脂肪而不溶于水,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在酸败的脂肪中容易被破坏。在体内的吸收与脂肪相似,当脂类吸收障碍时,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大为减少,甚至会引起继发性缺乏。吸收后可在体内贮存而不易排出体外,过量摄取易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如摄入不足可缓慢出现缺乏症状。 水溶性维生素溶解于水,在体内仅有少量储存,较易从尿中排出。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常以辅酶的形式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水溶性维生素摄取过多时,多余的维生素可从尿中排出,一般不会因摄取过多而中毒,但极大量摄入时也可出现毒性。若摄入过少,可较快地出现缺乏症状。 一、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维生素A是指含有视黄醇结构,具有其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它包括已形成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A原以及其代谢产物,包括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视黄基酯复合物和一些类胡

(完整版)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3_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模拟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 1、基础代谢率 2、Specific dynamic action 3、amino acid score 4、Mlaillard 反应 5、功能食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为了指导居民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许多国家制订有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即:(。 A、DRIs B、RDAs C、RNI D、EAR 2、胃酸由(构成,由胃粘膜的壁细胞分泌。 A、硫酸 B、盐酸 C、醋酸 D、鞣质酸

3、胃粘液的主要成分为(。 A、胃蛋白酶原 B、胃蛋白酶 C、胃酸 D、糖蛋白 4、小肠液是由十二指肠和肠腺细胞分泌的一种(性液体。 A、酸性 B、弱酸性 C、碱性 D、弱碱性 5、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 A、消化食物 B、吸收营养素 C、吸收水分 D、消化食物残渣 6、一般来说,机体所需要能量的(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 A、30% B、50% C、60%

D、70% 7、据用“弹式热量计”测定,1g脂肪在体外燃烧平均产生热量为(。 A、17.15 kJ B、39.54 kJ C、23.64 kJ D、18.61 kJ 8、食物中的营养素在消化道内并非100%吸收,一般混合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吸收率依次为(。 A、96%,92%,98% B、98%,95%,92% C、98%,92%,95% D、95%,98%,92% 9、人体内铁的总量约为(。 A、4~5g B、8~15g C、14~15g D、114~115μg 10、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接近,平均约为(。 A、10%

营养学基础知识点

一、绪论 决定健康四大因素: 1.内因:即父母的遗传因素,占15%。 2.外界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共占17%。 3.医疗条件:占8%。 4.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占60%。 食物与健康 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1.食物(食品): ①定义: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饮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②食物的作用:..营养功能..感观功能生理调节功能 2.营养(nutrition):人体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3.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食物营养、人体营养规律,从而指导人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的科学。 4.特殊人群营养学:是以营养学为基础,用以指导特殊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的科学。

二、营养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5.营养素(nutrients) 定义: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是机体构成成分、参 与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的食物中的化学成分。 分类: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三大能量营养素),需要量相对较大 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 ):维生素、矿物质,需要量相对较小其他:水、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 ..内容:食物营养、人体营养 ..意义:指导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 量营养素与能量代谢 适合中国成年人的BMI范围(kg/m2) ≥28 24-27.9 18.5-23.9中国 ≥30 25-29.9 20-24.9 WHO 肥胖超重正常

1斤体重有多少能量?1斤体脂=3850千卡(kcal) 一般速度跑步15分钟耗能1.95×62kg=120kcal半小时240kcal 能量代谢 Energy metabolism 人类所需能量来自何方?光合作用的产物食物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能量是无形的,它是以食物为载体。将食物中的能量营养素加以“处理”,便能使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能量的表示 来自食物的能量..卡路里(calorie)、千卡(kcal) ..焦耳(joule)、千焦(kJ) ..单位换算关系1 kcal=4.18kJ 营养素能量系数的研究 ..每克营养素在体内体内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 ..至今,三大营养素能量系数也称做Atwater能量转换系数”Atwater (1844-1907) 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系数 ..蛋白质(4 Kcal/g)碳水化合物(4 Kcal/g).脂肪(9 Kcal/g) 能量系数的应用.计算摄入能量的多少指导食物的选择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 填空题10个空,10分(全部来自习题册);选择题20个,20分(全部来自习题册);名词解释5个,10分;问答题5个,30分;综合应用题1个,30分。 一、名词解释 1、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2、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3、抗生酮作用:当碳水化合物不足时,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而产生过多酮体,会产生酮症酸中毒;当碳水化合物充足时,可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这种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 4、碱性食品::指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包括蔬菜、水果、豆类、牛奶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5、血糖生成指数: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GI值越高,说明这种食物升高血糖的效应越强。 6、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7、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或缺乏,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 8、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9、营养质量指数:即营养素密度(待测食品中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热能密度(待测食品所含热能占供给量的比)之比,作为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指标。 10、酸性食品:指含硫、磷、氯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酸性,包括肉、鱼、蛋、禽类、谷类及硬果中的花生、榛子、核桃等 11、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其中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12、蛋白质互补作用:由于食物蛋白质中限制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如将几种食物进行混合,能起到取长补短,使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量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3、节约蛋白作用:机体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能量为基础,当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时,将由蛋白质、脂肪产能来弥补,即为糖类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 14、混溶钙池: 在人体内,99%的钙元素以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形式存在于牙齿和骨骼中,其余1%的钙元素大多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血液中,这部分钙统称为混溶钙池。 15、膳食营养状况变迁:从膳食匮乏低劣和体力活动强大为主的状况,向膳食能量、脂肪过多,同时缺少运动占主导的状况转变。 16、反式脂肪酸 : 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 17、n-3PUFA:n-3(或w-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即从甲基端数,第一个不饱和键在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间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 n-6PUFA :n-6(或w-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从甲基端数,第一个双键在第六和第七碳之间。 18、产能营养素: 在人体摄取的营养中,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能产生能量,营养学上称这三种营养素为“产能营养素”或“热原质”。 19、氨基酸需要量模式: 是蛋白质仲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用来反映人体蛋白质即食物蛋白质在必需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上存在的差异。 20、膳食指南: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本国国情提出的一组以食物为基础的,知道人们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已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为目的的指导性意见。 21、营养调查:是通过膳食调查,实验室检测,体格检查,能量消耗观察,了解个体或群体营养状况的方法。营养调查是营养监测的基础。

营养学维生素基础知识

营养学维生素基础知识 营养学维生素基础知识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分布:维生素A广泛存在于动物及海 产鱼类体中,尤以动物肝脏中最多,不存在于植物组织中。 日常食品,除鱼肝油中VA含量比较丰富外,在鱼肉、牛肉、蛋黄、牛乳及乳制品中含量也比较丰富。 生理功能:维持正常视觉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维持上皮组织的 健康促进年幼动物生长,有助于动物生殖和泌乳抑制肿瘤生长促进 铁的吸收缺乏:①夜盲症②干眼病③皮肤改变④生长发育迟缓过量:①急性中毒②慢性中毒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分布:VD广泛存 在于动物性食品中,以鱼肝油中含量最高,鸡蛋、牛乳、黄油和干 酪中均含有少量的VD。 生理功能:调节血钙平衡促进小肠钙和磷的吸收转运促进肾小管 对钙、磷的重吸收缺乏:维生素D摄食不足,不能维持钙的平衡, 儿童骨骼发育不良,产生佝偻病,因此,V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 孕妇和授乳妇人的脱钙作用严重时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易折,牙齿易脱落。但一般,维生素D是由维生素D原经过日光照射形成的,因此,凡能经常接受阳光照射者不会发生VD缺乏症。 过量: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恶心呕吐、腹泻、头痛,软组织钙化,增加患肾结石的几率。维生素E(生 育酚)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在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及菠菜、莴苣叶、甘薯等食物中含量较多;在蛋类、豆类、坚果、植物种子、绿叶蔬菜中含量中等;在肉、鱼等动物性食品、水果 及其他蔬菜中含量较少。

生理功能:1.抗氧化作用2.维持生殖机能3.提高免疫力4.抗肿 瘤5.抑制血小板的聚集6.保护红细胞7.降低胆固醇水平缺乏:生 殖系统的上皮细胞毁坏,导致不育。肌肉(包括心肌)萎缩,形态改变,代谢反常。血胆固醇水平增高,红细胞破坏,发生贫血。过量:相对毒性较小。每天摄入800mgα-TE/d以上有可能出现中毒症状, 如肌无力、视力模糊、恶心、腹泻等。维生素K(叶绿醌)分布:维 生素K1在绿色蔬菜中含量丰富,如菠菜、白菜等;其次是奶及肉类 VK1含量也较多;但水果、谷类中VK1含量很少(占40-50%);VK2能 由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合成,人体很少缺乏。(占50-60%)生理功 能:1参与凝血功能2.参与骨骼代谢缺乏:引起低凝血酶原症。 过量:正常膳食来源的维生素K不产生毒性,但大剂量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可能会引起中毒。尤其是婴幼儿和孕妇,会引起溶血等 不良反应。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硫胺素或抗脚气病维生素)分布:硫胺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尤其全粒谷物、动物内脏、瘦肉、豆类、坚果中含量较丰富。生理功能:1辅酶功能:硫胺素参与体内 a-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对糖代谢十分重要;2.非辅酶代谢:维持神经、肌肉特别是心肌的正常功能有明显作用。缺乏:硫胺素在体内 储存量极少,若摄入不足,可引起硫胺素缺乏症,即脚气病。硫胺 素缺乏,主要损害神经血管系统,导致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及心脏功 能失调,早期表现为疲倦、烦躁、头疼、食欲不振、便秘及工作能 力下降等。过量:硫胺素摄入过量可由肾脏排出,毒性非常低。维 生素B2(核黄素)分布:在食品中,核黄素与磷酸和蛋白质结合而形 成复合物。动物性食品中含量一般较高,尤其以肝、肾和心的核黄 素最丰富,奶类和蛋类中含量也较多,鱼类以鳝鱼含量最高植物中 绿色蔬菜如菠菜、韭菜、油菜及豆类含量较多,野菜中含量也较高,而一般蔬菜核黄素含量较低。 生理功能:1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2参与维生素B6和烟 酸的代谢3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4与铁的吸收、储存及动员 有关缺乏:导致组织呼吸能力下降,机体代谢过程障碍,表现出口 角炎,皮脂溢出性炎症,角膜炎、唇炎,阴囊炎等。 过量:过量摄入一般不会引起中毒维生素B6分布:维生素B6包含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种化合物,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于动

食品营养学文献综述模板

文献综述 维生素E的抗辐射作用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班王宁 指导教师李志亮副教授 太阳辐射是指到达地球表面的连续电磁辐射[1],包括部分紫外线和可见光,99%以上的有害紫外线被地球周围位于平流层中[2]的臭氧层吸收掉,从而使我们的地球生机盎然, 充满活力[3]。紫外线的波长在200—400 nm范围内,分为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和短波紫外线UVC三个波段[4]。不同波段紫外线辐射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及皮肤疾病不同,其中UVB主要引起皮肤红斑、免疫抑制及皮肤癌,UVA则引起皮肤晒黑、皮肤光敏反应及皮肤光老化[5]。因此,进一步掌握光致皮肤损伤机制及正确的紫外线防护措施,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1 紫外线辐射的损伤机制及其研究意义 1.1紫外线辐射的损伤机制 紫外线辐射可造成机体表皮细胞DNA损伤,亦可诱发表皮细胞酶活性进行损害DNA 的修复系统的启动[6]。紫外线辐射还可以诱发活性氧自由基[7],自由基作用于细胞膜、核酸、蛋白质和酶类,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8],与衰老、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1.2 紫外线辐射损伤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对辐射引起自由基损伤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9],同时,辐射损伤的保护一直是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抗氧化剂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0]。所以,研究清除氧自由基的物质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11]。 2 维生素E及其功能 维生素E是脂溶性维生素,又名生育酚,属于酚类化合物。天然维生素E有多种,均为苯骈二氢吡喃衍生物,各型维生素E在生物体内的活性不同[12]。实验证明,天然维生素E 比合成维生素E更有效[13]。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功能[14],可以抗氧化,保护多价的不饱和脂肪酸免受氧化破坏[15],预防和阻止诱发脂质过氧化,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可以抗自由基,其自身结构决定了其具有还原性和亲脂性,当自由基进入脂相,发生链式反应时,维生素E可以起到迅速捕捉自由基的作用;还可以缓解心血管病的发生。

食品营养学(8.1.2)--维生素习题

1. 维生素的分类、缺乏或不足的原因 答:维生素的分类:通常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将其分为两大类,即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维生素各自都有其特性。 维生素缺乏的原因:1) 各种原因使食物中维生素的供应严重不足;2) 吸收利用降低;3) 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高;4) 长期服用营养素补充剂者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有相应增加。 2. 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微生物的特点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1)都属于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2)在生理上既不是构成各种组织的主要原料,同时也不会向机体提供能量,然而它却在能量产生的反应中以及调节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一般都以其本体的形式或以能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由于其在机体内一般不能合成或合成量较少,同时也不能大量储存于机体组织中,时常不能充分满足机体需要,因此需要量虽然很小,但必需由食物供给。 不同点:1)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是指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

机溶剂(如苯、乙醚及氯仿等)中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在食物中它们常与脂类共存;其吸收与肠道中的脂类密切相关;吸收后易储存于体内(尤其在肝脏)而不易排出体外(除维生素K外);摄取过多易在体内蓄积而导致毒性作用,如长期摄入大剂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超出人体需要量3倍)易出现中毒症状;若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发生缺乏症状,但出现时间较水溶性维生素缓慢。2) 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是指可溶于水的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PP、B6、叶酸、B12、泛酸、生物素等)和维生素C。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仅有少量储存,较易从尿中排出,但维生素B12是个例外,它甚至比维生素K更易储存于体内;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常以辅酶的形式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没有非功能性的单纯的储存形式,当机体饱和后摄入的维生素就会从尿中排出,不会过多储存;反之,若组织中的维生素耗竭,则给予的维生素将大量被组织利用,故从尿中排出量减少。水溶性维生素一般无明显毒性,但极大量摄入时也可能出现毒性;若摄入过少,可较快出现缺乏症状。 3. 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有哪些?

食品营养学研究进展

食品营养学研究进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食品营养学研究进展 题目: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开发中的应用 日期:2016年12月30号

摘要 膳食纤维特殊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使它在生理代谢过程和预防疾病等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要保障人体健康,需要适量摄入膳食纤维。本文综述了膳食纤维的定义,膳食纤维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并且简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以及膳食纤维在食品开发中的应用。 Abstract The speci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dietary fiber make i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and disease prevention.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the human body, the need for adequate intake of dietary fiber.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of dietary fibe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dietary fiber were reviewed, and the extraction methods of dietary fibe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ietary fiber in food development were introduced. 关键字:膳食纤维生理功能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精细,所摄入的食 物中,的含量越来越少,现代“文明病”诸如、、、、糖尿病等,严重 地威胁着现代人的身体健康,在人们的食物中补充膳食纤维已成为当务 之急。膳食纤维被公认为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 质和水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因此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此外,膳食纤维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食品成分,也已经成为功能性食品领 域研究的热门课题。 一,膳食纤维的定义及分类 1.1膳食纤维的定义 膳食纤维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膳食纤维具有的特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 一、人体所需营养素 ①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②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和脂溶性维生素(维 生素A、D、E、K等) ③矿物质: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铜、 碘、锌、锰、、、铬、锡、钒、硅、镍、氟) ④膳食纤维:水溶性纤维(果胶和树胶)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 维素和木质素) ⑤水 二、人体所需能量及营养素的计算 1.标准体重:身高(cm)-105 2.体型:体质指数(kg/m2)=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为消瘦,之间为正常,24-28属超重,>28属肥胖。 3.计算每日所需总能量: 总能量=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 kg)(见表1)。 表1 成人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kg标准体重)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0%-65%,每克碳水化合物产能4kcal 蛋白质供能比:10%-15%,每克蛋白质产能4kcal 脂肪供能比:20%-30%,每克脂肪产能9kcal 5.举例: 某女性,身高160cm,体重50kg,从事轻体力活动。 ①标准体重=160-105=55(kg) ②BMI=50/=,体型正常,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按30 kcal/ kg计算 ③计算总能量:总能量=55×30=1650(kcal), ④计算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供能:1650×(50%-65%)=(kcal), 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4=(g) 蛋白质供能1650×(10%-15%)=(kcal) 所需蛋白质的量:()/4=(g) 脂肪供能1650×(20%-30%)=330-495(kcal) 所需脂肪的量:(330-495)/9=(g) ⑤所需食物举例 设定其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210g,粮谷类含碳水化合物75%,则每日所需粮谷类食物为210/=280g,若食用薯类及杂豆类食物,则应按相应的交换比例,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资料

1.第1题 下列植物性食物中( )富含优质蛋白质。 A.豆类 2.第2题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元素为()。 A.硒 3.第3题 供给机体能量最迅速经济的来源是( )。 A.碳水化合物 4.第4题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矿物质是()。 A.钙 5.第5题 ()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A.维生素C 6.第6题 多数食物蛋白质含氮量为( )。 A.12% 答案:A 7.第7题 ()在谷类加工中损失最多。 D.B族维生素 8.第8题 对于举重、投掷等项目要求较大的力量,含氮物质代谢强,所以食物中()供给量应提高。 B.蛋白质 9.第9题 下列哪种不是人工合成色素() B.胡萝卜素 10.第10题 婴儿膳食中合理的钙磷比例为( )。 D.2∶1 11.第11题 UL是()的水平。 A.日常摄取高限 12.第19题 下列属于双糖的是( )。 A.蔗糖 13.第20题 下列哪项不是脂类的营养学意义() D.提供必需氨基酸 14.第21题

鱼类食品有一定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是因为含有()。 C.不饱和脂肪酸 15.第22题 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 C.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 16.第23题 RDA是为了保障居民()所提出的食物营养素供应标准。 B.保证既不患营养缺乏病又不患营养过剩性疾病 17.第24题 以下属于成碱性食品的是()。 C.茶叶 18.第25题 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以下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表达正确的是( )。 B.豆类>禽类>奶类 19.第26题 大豆制品与米饭同时食用() A.大豆可弥补米中的赖氨酸不足 20.第27题 下列哪些食品老年人不宜多食,以免引起高胆固醇血症( )。 A.动物脑、鱼子 21.第28题 烟酸即( ),又名维生素PP、抗糙皮病维生素或抗癞皮病维生素。 C.尼克酸 22.第29题 食醋具有袪病保健功能,经常食用可以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堆积,防止( )疾病。 B.心血管 23.第30题 果糖是一种( )。 C.单糖 24.第31题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在全日总能量中所占的百分比以()为宜。A.10-15%,20-30%,55-65% 25.第32题 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D.赖氨酸 26.第41题 以下食物中生物价最高的是()。 A.鸡蛋 27.第44题 菠菜、苋菜等蔬菜中钙、铁不易吸收是由于含有一定量的( )。 B.草酸

营养学试题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在人体内氧化产生200kcal能量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是( ) A.10g B.25g C.50g D.100g 2.如果膳食是以粮谷类为主而动物性食物少,则人体易缺乏( ) A.组氨酸 B.赖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3.人体中最经济、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 A.碳水化合物 B.脂肪 C.蛋白质 D.矿物质 4.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 ) A.鸡蛋 B.瘦猪肉 C.牛奶 D.蔬菜 5.判断7—14岁儿童贫血的标准是血红蛋白浓度低于( ) A.110g/L B.120g/L C.130g/L D.140g/L 6.膳食中铁的最佳来源是( ) A.蔬菜 B.动物肝脏 C.牛奶 D.谷类 7.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E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B2 8.海产品是哪种矿物质的主要食物来源?( ) A.铁 B.氟 C.镁 D.碘 9.膳食提供500kcal的能量可转换成乳汁的能量为( ) A.200kcal B.300kcal C.400kcal D.500kcal 10.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是( ) A.4~6个月 B.1~3个月 C.8个月 D.1岁 11.婴儿必需氨基酸的种类较成人多一种,它是( ) A.色氨酸 B.赖氨酸 C.组氨酸 D.蛋氨酸 12.天然牛奶中缺乏的营养素是( ) A.钙 B.铁 C.维生素A D.蛋白质 13.大豆中不含 ..以下哪种营养素?( ) A.脂肪 B.钙 C.铁 D.胆固醇 14.婴儿首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 ) 浙03000# 营养学试题第1 页共12 页

营养学练习题

【A型题】 1、人体需要的五大类营养素中不包括(D)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膳食纤维 E.维生素 2、健康成人每天需要水量(ml)约为(D) A.1000 B.1500 C.2000 D.2500 E.3000 3、植物化学物是指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C) A.营养素 B.抗营养成分 C.除营养素以外的生物活性成分 D.纤维类物质 E.天然有害物质 4、下列属于植物化学物的食物成分是(A) A.类胡萝卜素 B.牛磺酸 C.肉碱 D.海藻糖 E.木质素

5、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四大营养缺乏病不包括(E) A.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B.缺铁性贫血 C.缺碘性疾病 D.维生素A缺乏病 E.佝偻病 6、如果已知某种营养素EAR的标准差,则其RNI值为( B ) A.EAR+SD B.EAR+2SD C.EAR-2SD D.EAR-SD E.EAR±2SD 7、在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中,脂肪的理想的摄入范围是( C ) A.10%~15% B.20%~25% C.20%~30% D.25%~35% E.30%~35% 8、大豆和谷类混合食用时,可以弥补下列哪种氨基酸的不足(E) A.亮氨酸 B.组氨酸 C.缬氨酸 D.苯丙氨酸 E.赖氨酸 9、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D)

A.猪肝 B.牛肉 C.鸡蛋 D.大豆 E.小米 10、粮谷类蛋白质的最好互补食物是(C) A.赤豆 B.绿豆 C.大豆 D.豌豆 E.花生 11、零氮平衡状态常见于(B) A.疾病恢复期病人 B.健康成年人 C.儿童、青少年 D.老年人 E.孕妇 12、下列属于优质蛋白质的是(D) A.花生蛋白 B.小麦蛋白 C.大米蛋白 D.大豆蛋白 E.胶质蛋白 13、EPA、DHA主要来源是(E) A.花生油

最新7月全国自考食品营养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食品营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98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对营养学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不吃脂,只吃油B.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C.早餐吃少,晚餐补齐D.多吃蛋白,健美肌肉 2.近年来我国饮食结构的变化特点不.包括 ..( ) A.以粗粮消费为主B.油、盐有上升趋势 C.铁的食物来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D.动物蛋白比例上升 3.239千卡相当于( ) A.1kJ B.4.18kJ C.1MJ D.4.18MJ 4.水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 A.参与人体构造B.调节体温 C.润滑功能D.提供能量 5.某人服用的营养素补充剂中含5000IU维生素A,相当于视黄醇当量为( ) A.416μg B.833μg C.1500μg D.5000μg 6.维生素B l缺乏可引起( ) A.蛋白质—能量缺乏B.干眼病 C.坏血病D.脚气病 7.预防佝偻病最经济、最方便、最安全的办法是( ) A.补充鱼肝油B.补钙 C.目光照射D.喝牛奶 8.缺乏时引起青春期性器官发育延迟的营养物质是( ) A.镁B.锌 C.铁D.钙 9.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眼部症状是( ) A.夜盲症B.比托氏斑 C.雀目眼D.畏光流泪并有烧灼感 10.洗米时淘洗次数过多损失较为严重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B12 11.以下不属于 ...谷类食物的是( ) A.稻米B.玉米 C.青稞D.红薯 12.在国外有“维生素C之王”美誉的水果是( ) A.葡萄B.草莓 C.猕猴桃D.番茄 13.下列蔬菜所含类胡萝卜素最丰富的是( ) A.红心甘薯B.苦瓜 C.白菜D.圆白菜 14.以下植物性食物是维生素B1最佳来源的是( ) A.水果类B.豆类 C.坚果类D.蔬菜类 15.猪肉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是( ) A.里脊肉B.后臀尖 C.肋条肉D.奶脯 16.以下各种食物所含蛋白质,生物价最高的是( ) A.牛奶B.牛肉 C.鱼肉D.鸡蛋 17.牛奶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特别是( ) A.维生素B2B.维生素B6 C.维生素D D.维生素C 18.炸熟的肉会损失较多的营养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E D.维生素D 19.油炸土豆中膳食纤维含量增加的原因是( ) A.抗性淀粉的形成B.蛋白质变性 C.糖类水解D.油脂氧化聚合 20.在烹调过程中加入料酒、醋可以去除鱼腥味,与这个过程有关的营养物质变化是( ) A.蛋白质变性B.淀粉糊化 C.脂肪的水解D.淀粉老化 21.以下油脂中最容易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的是( ) A.大豆油B.橄榄油 C.麻油D.亚麻油 22.为了十分精确掌握调查对象钙摄入量水平,宜采用的膳食调查方法是( )

三营养学基础知识6维生素

、营养学基础知 识 六)维生 素 1、哪种维生素是构成脱氢酶的主要成分? B A、维生素B i B、维生素B2 C、尼克酸 D、维生素C E、叶酸 2、有利于毒物解毒过程羟化反应的维生素是 C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3、 4、 5、 6、 7、 D、维生素E E、维生素 具有抗油脂氧化作用的营养素 A、维生素E B、维生素 成人维生素 C 的安全摄入量上限为 A、60mg/d B、100mg/d C、维生素B i D、铁 E、磷 C、500mg/d D、1000mg/d E、2000mg/d 水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为 D A、一般有前体物 D、宜每日供给 B、不易吸收 C、会积蓄中毒 E以上都是 负荷试验可用于哪种营养素营养状况的评价 A、脂溶性维生素 B、水溶性维生素 口角炎和舌炎是哪种营养素摄入不足 C A、维生素A不足 B、蛋白质摄入不足 C、蛋白质 D、钙 E、 C、维生素B2摄入量不足 D、维生素C烹调损失过多 E、烟酸摄入不足

8、有关维生素,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C A、维生素A、C、D、E为脂溶性维生素 B、水溶性维生素不需每日供给 C、大量摄入水溶性维生素不会引起中毒,但长期大量可能引起机体不适 D、缺乏水溶性维生素时,症状不明显 E、大量摄入维生素E、A不会引起中毒9、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烟酸的氨基酸为 C A、赖氨酸 B、亮氨酸 C、色氨酸 D、胱氨酸 E、丝氨酸 10、维生素的共同特点是 A A、每日需要量很少 B 、部分可体内合成,无需从食物获得 C、构成人体组织 D、以上都对 11 、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有 A、VA B、VD C、VC D、VE 12、导致维生素缺乏的原因是 D A 、以玉米为主食,易患烟酸缺乏 B、长期烹调方法不当如煮粥或炖肉时加碱可破坏维生素B i C、慢性消耗病的病人维生素需要量增加,但摄入量相对未增加,导致维生素缺乏。 D、以上都对 13 、下面哪项不是维生素 A 功能 C A 、参与造血作用,减少贫血B、与明视觉及色视有关 C、促进糖代谢 D、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

食品营养学复习题含答案201515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一、填空 1.维生素D的缺乏症有( )、骨质软化症、( )、和( )。 2.必需脂肪酸最好的食物来源是( )和()。 3.除8种必需氨基酸外,还有()是婴幼儿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4.水溶性维生素包括( )和( )。 5.()和()含钙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钙的良好来源。 6.人体热能需要的测定方法有( )和( ) 7.烟酸缺乏引起的“三D”症状包括( )、( )和( )。 8.与胎儿“神经管畸形”形成密切相关的维生素是( ) 9.硫胺素缺乏引起的脚气病主要有()、()、急性暴发性脚气病三种类型。 10.人体的热能消耗包括( )、( )和( )三方面。 11.缺铁性贫血期主要表现为()和()下降。 12.铁损耗的三个阶段包括(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 )。 13.蛋白质和能量同时严重缺乏的后果可产生()症。 14.亚油酸主要存在于()中。 15.目前认为营养学上最具价值的脂肪酸有()和()两类不饱和脂肪酸。 16.营养学上,主要从()、()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来全面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17. 膳食纤维的主要特征是()作用、()作用、()作用和()作用。 18. 豆腐蛋白质的消化率高于整粒大豆,主要原因是去除了(),并破坏了()。 19. 当出现口角炎、口腔粘膜溃疡时,很可能是缺乏()。 20. 味觉减退或有异食癖可能是由于缺乏()。人体患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是由于缺矿物质()引起的。 21. 蔬菜水果是()、()和()的主要来源。 二、单选题 1.血胆固醇升高时,血中( )浓度增加。 A HDL B LDL C 糖蛋白 D 球蛋白 2.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 )具有节约蛋氨酸的作用。 A半胱氨酸 B 酪氨酸 C 精氨酸 D 丝氨酸 3.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 ) A 氮平衡 B 负氮平衡 C 排出足够的尿素氮 D 正氮平衡 4.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是( ) A 体力活动耗能 B 基础代谢 C 非体力活动耗能 D 食物热效应耗能。 5.能促进钙吸收的措施是( ) A 经常在户外晒太阳 B 经常做理疗(热敷) C 多吃谷类食物 D 多吃蔬菜、水果 6.具有激素性质的维生素是( )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2 C 维生素 D D 维生素PP 7.维生素B2缺乏体征之一是( ) A 脂溢性皮炎 B 周围神经炎 C “三D”症状 D 牙龈疼痛出血 8.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是( ) A 棉籽糖 B 果胶 C 纤维素 D 淀粉

食品营养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绪论 一、营养:指机体通过摄食事物,经过体消化、吸收和代,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 二、营养素: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6大类 第二章食物的体过程 一、蛋白质的消化在胃开始,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主要在小肠进行,且氨基酸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进行,为主动转运过程 二、脂肪的消化是从食物进入口腔后开始的,脂类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小肠上段。脂类吸收的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下部和空肠的上部。消化和吸收是同时进行的。 三、淀粉在口腔消化很少,淀粉的消化主要在小肠进行。糖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的空肠,糖的主要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完成 第三章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一、3种产能营养素的生理有效能量值(或称净能量系数)为:碳水化合物,16.8KJ (4Kcal);脂肪,37.6KJ(9Kcal);蛋白质,16.7KJ(4Kcal) 二、食物的热效应:也称食物的特殊作用,指人体摄食过程而引起的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即摄食后一系列消化、吸收、合成活动及营养素和营养素代产物之间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不同食物食物或营养素的热效应不同 三、一般建议成人的碳水化合物占热能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1%—15% 四、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提供和储存能量。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最经济、最主要和有效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在体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 2.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3.节约蛋白质作用 4.抗生酮作用 5.解毒作用 6.增强肠道功能 7其他功能。研究表明,一些来自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多糖具有特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 五、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 1.改善大肠功能 2.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 3.改善血糖生成作用 4.膳食纤维的其他生理作用。除上所诉,膳食纤维还能增加胃部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具有预防肥胖症的作用 六、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1.改善肠道功能,预防疾病 2.生成并改善营养素的吸收 3.热值低,不引起血糖升高 4.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癌变发生 七、脂类的生理功能 (一)脂肪的生理功能 1.供给和储存能量

相关主题